普贤道场吧 关注:34贴子:788

良因法师《南山律》讲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正式进入这个主题之前,首先简略的说明:我们研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我们都是佛弟子,回忆当初为什麽要学佛?因感人世间有种种的苦恼、无奈,所以我们来到佛门,寻求解脱。既然目的是为了求解脱,就必须要掌握到它的根源—到底是什麽力量,使令我们不能解脱、不得自在?透过般若智慧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虽然外在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是可爱的境界,但这些并不是捆绑我们的主因;真正使令我们不得自在的关键,是来自於内心的执着。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以佛法般若智慧,来破除心中的颠倒、妄想,以成就自己与他人的解脱。
但是在学习般若般罗蜜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例如学习《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般若心经》等大小乘经典时,法义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令我们十分法喜。但是实际运用时,却往往使不上力。为何如此呢?当然这有诸多的因素,对於初学者来说,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戒波罗蜜不圆满,所以心中的定慧无法生起,也因此无法调伏烦恼。
所以在学习般若般罗蜜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戒波罗蜜。可以举个譬喻帮助理解,好比1999年,很多人都经历过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相信遭遇过的人,对大地震的印象还很深刻。在大地震中,有的房子盖得非常庄严,可是却很不凑巧,刚好盖在断层带上。所以尽管这些房子盖得再庄严,大地震一来、一瞬间就土崩瓦解。
从这个譬喻中,我们可以了知: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只是在定、慧上下功夫,却没有戒的基础;就好像很庄严的房子,却盖在断层带上。当障碍现前时,往往是禁不住考验的!所以我们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的过程中,戒是第一先决要务。
但是所谓持戒,并不是像交通规则,只是事相上的遮止。我们对於持戒必须先要有一个完整、概括的认识,才能真正生起信心,与如法的持守清净。为了建立持戒的信心、及了解其方法,我们必须学习《南山律在家备览》这门课程,以上是简略地说明我们研习的目的。


1楼2013-06-12 19:29回复
    【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曰「南山律」。南山律以「法华」、「涅盘」诸义,而释通《四分律》。】
    南山律的创建有两点殊胜之处,简略说明如下:第一创见:「以《法华》、《涅盘》诸义,而释通《四分律》」:在《四分律》中规范出家人什麽事该做、什麽事不该做、三衣和钵要怎麽蓄、施主供养的饮食及钱财要如何处理、或是男女众之间要怎麽防范等等。所以《四分律》的内容,以「明显义」来说,当体是声闻戒法,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比丘能够少欲知足,透过修学戒法,而成就声闻、缘觉的果报。因此《四分律》并没有要求修行的比丘,要发无上菩提心,所以这只是佛陀的方便说。
    然而「南山律」不仅是声闻戒法,亦即道宣律祖以《法华》、《涅盘》的义理,来开显《四分律》。
    在《法华经》中,主要的宗旨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毕竟成佛。」佛陀过去所施设种种方便教法,是由於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粗重,善根还不成熟,所以佛陀就开示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法门,各有各的因果。但是佛陀并没有很明确的说: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
    因为方便教法的重点,是在破粗重的执着。而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特别炽盛,如果一开始就宣说《法华经》一佛乘的道理,众生不仅无法接受,甚至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佛陀就先开方便门,说五乘法门,各有各的因果,互相不混滥。


    2楼2013-06-14 16:43
    回复
      直到《法华经》中,众生的善根成熟了,佛陀就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告诉大家:其实过去的教法,都是方便说。如《法华经・化城喻》的譬喻:有一位大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要到五百由旬外去采宝。路途非常的遥远辛苦,一路上又有很多的毒蛇猛兽,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跋涉,走到三百由旬的时候,大家都累得不想再走,想打道回府。这位大商主知道,再过两百由旬就到宝所了,那里有无量无边的宝藏,等着他们去取;可是这些商人根本就不知道,跟他们说了,也不会相信。
      怎麽办呢?这位大商主就善巧的变化出一座化城,这座化城里有很多美好的饮食、卧具、汤药,让五百商人进入休息。等休息够了,精神养足,气力也都有了,大商主就把化城收了起来。然后告诉这些商人:其实这座化城并不是真正的宝所,真正的宝所在两百由旬之外,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地。这时五百位商人已经吃饱喝足、休息也够了,精力旺盛,大家就一鼓作气的,再往前走了两百由旬,到达宝所,每个人都得到了无量的珍宝。
      《法华经》化城喻的意思是说:之前所宣说的五乘法门,都是方便说。因为如果直告诉众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会成佛。有的根劣众生一思惟,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乃至无量无数阿僧只劫,那麽漫长,便退了道心。所以就方便说:修五戒、十善,将成就人天可乐的果报。修声闻、缘觉的四谛、十二因缘,就能证得无余涅盘等等,这些都是安乐处。而这些说法,就只是暂时安慰根机不成熟的众生。
      而佛陀的真实义:是希望众生先得到短暂的安乐后,再为众生开权显实,告诉众生真正的宝所,其实就在不远的两百由旬外。所以《法华经》的宗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管修五乘佛法之任何一门,最后都必定要成佛。这就是《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宗旨。


      3楼2013-06-14 16:44
      回复

        《四分律》也是如此,虽说表面上是声闻法,透过持戒可以帮助成就阿罗汉的无余涅盘,永远不再来三界。事实上,佛陀的内心,是希望大家透过持声闻戒法,使令烦恼渐渐淡薄;等内心安定之后,佛陀再为大家开显《法华经》一佛乘的思想。
        所以佛陀在《法华经》的譬喻说完之后,接着赞叹一佛乘,并赞叹声闻法:「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不仅《法华经》是诸经中王,乃至决了《四分律》、《阿含经》等「声闻法」,都是诸经中王。为什麽呢?虽然它只是个化城,但是毕竟还是在通往宝所的道路上,跟一佛乘的路是相同的。所以道宣律祖藉由《法华经》的义理,将佛陀出世的本怀彻底开显,告诉我们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不只是为了人天乃至二乘的果报。
        此外《涅盘经》的重点在「扶律谈常」。「谈常」是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与《法华经》的宗旨是相同的。但是《涅盘经》更加强「扶律」,也就是重新强调戒律的重要性。佛陀在《涅盘经》中开示佛弟子:「欲证佛性,证大涅盘,必须深心修持净戒。」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虽是如此,但是想要恢复本具佛性、证得大涅盘,必须要深心去修持佛陀的净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持净戒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要成佛。
        所以道宣律祖就以《法华》、《涅盘》的义理来会通《四分律》,成立一乘圆顿之妙戒,这是他跟古人不共之处。这样的创见发表之后,对整个教界、僧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今日。
        第二创见「以善种子为戒体」:这个创见也是过去古德所不曾提及的,宣祖依止《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等瑜珈派的思想,来发挥戒体的概念。过去实法宗认为戒体是色法,而假名宗却认为戒体是非色、非心法。这两派几百年来互相争论、僵持不下,无人能提出一个真正圆满的说法。但是当道宣律祖提出「种子为戒体」——我们所纳受的戒体,它的本质是阿赖耶识的一个善种子,此时对戒体,就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了。所以。所以说它是色法或是非色、非心法,都是有所偏颇,不圆满的。
        结论:南山律有两个重要的论点:
        一:「以法华、涅盘诸义,来释通四分律。」
        二:「戒体是阿赖耶识之善种子」(以善种子为戒体)。
        这两个论点,对当时及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南山律的殊胜处。


        4楼2013-06-25 09:01
        回复
          宣祖略史
          一、出生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丙辰四月八日,律祖生于京兆。】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也就是丙辰年四月八日,正好是佛诞节,道宣律祖生于京兆(即今西安一带)。律祖出生前,他的父母亲曾经祈求观音大士加被,使他们能够生个孩子。结果有天晚上律祖的母亲在睡觉时,突然梦到天上的月亮贯入她的怀里。后来又作了个梦,梦中一位西域来的梵僧告诉她说:「你所怀的孩子,是梁朝的僧佑律师,而僧佑律师的前身,是南齐的僧护律师」。
          这两位都是魏晋南北朝的大德。梁朝的僧佑律师专弘《十诵律》,皈依他的佛弟子有上万人之多,甚至皇帝对他也非常的尊重。而他前世的僧护律师,也是持戒修行都很精进的高僧,在《高僧传》里都有这两位大德的记载,这是道宣律祖的前世。
          梦境中西域的梵僧接着又说:这小孩子以后会弘扬佛法,所以他长大后,你应该放他出家,使他能够弘扬释迦牟尼佛的圣教。
          【曾祖陈朝驸马都尉;祖;父名士申,吏部尚书;母姚氏。】
          接着说明宣祖的家世,祖上三代皆任大员。曾祖父在陈朝任驸马都尉,祖父则任陈留太守,父亲钱士申官至吏部尚书。而他的母亲姓姚,虽是官宦人家,但同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
          【十岁遍览群书,十二岁善闲文藻。】
          律祖天资相当聪慧,十岁时就遍览诸子百家的书;十二岁时便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文笔十分流畅、优美。所以弘一大师曾经很感叹地说:我们要是常常读道宣律祖的文章,不但帮助佛学上的解悟,同时也会使我们文学造诣提升呢!


          6楼2013-06-25 09:04
          回复
            宗体篇
            我们所依止的是弘一大师所编辑之《南山律在家备览》,不过为了方便初学者,在此将宗体篇分为十课,作为入门之引导:
            第一课—总明宗趣
            第二课—示相彰名
            第三课—略明戒德
            第四课—皈依功德
            第五课—持戒功德
            第六课—预习发戒
            第七课—正式作法
            第八课—问答释疑
            第九课—戒体相状
            第十课—戒行戒相
            第一课、总明宗趣
            所谓宗趣,「宗」,就是宗旨。从因地的持戒,到果地的成佛,必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才不会在面对开、遮、持、犯的戒相时,迷失了方向。「趣」,是趣向,依止宗旨能够趣向的目标,也就是成佛。这是总说—总明持戒的宗趣,从因到果作个梗概的介绍。
            「南山律」之宗趣,主要是根据《法华经》、《涅盘经》的思想: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麽我们会这样的颠倒、迷惑、烦恼、业障重?难道我们的佛性失去了吗?其实不是的!《法华经》有「穷子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有一个穷人潦倒一生,实在是穷的没办法,就到有钱的亲戚家求援,他的亲戚也非常热心的款待他,让他饱餐喝足,并打算送他一颗宝珠,让他下半辈子受用无尽。但是穷人因为吃太饱睡着了,而有钱的长者又突然有事要外出,无法把穷人叫醒,只好将一颗摩尼宝珠,系在穷人的衣领里,希望穷人醒来后会看到。
            没想到穷人命里该穷,他醒来后,以为有钱的亲戚弃舍他,什麽都没给,就很失望的离开了,继续过着乞讨的生活。几年后他偶然又遇到有钱的亲戚,他的亲戚对他说:「我过去在你的衣领里,系了一颗宝珠,你怎麽不拿出来用呢?」这时穷人才知道,这几年乞讨的生活都白过了,原来自己是个有钱人,只是因为不知道,才过着乞丐的生活。
            这个譬喻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的衣领里,都有一颗摩尼宝珠;也就是说,在我们苦恼的身心中,含藏无量功德的佛性。今天就是透过持戒的方法,将衣领里的宝珠(佛性)开显出来,这就是持戒的「宗趣」。


            12楼2013-06-27 15:07
            回复


              14楼2013-06-27 15:18
              回复
                乙一、示相
                【《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
                所谓「示相」,就是显示戒法的功德相状。首先解释「法」的意思,「语法而谈」,就是依着「法」来定义,是不局限于凡夫和圣人的,这是「不局凡圣」。凡夫有凡夫的法;圣人有圣人的法。为什麽呢?因为「法」的基本定义是「轨持」。轨持可以分内、外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就外在来说」:「轨」:是说它能够「轨生物解」,即透过法的语言文字,使众生能了解所诠的内涵。
                例如,当我们一看到“桌子”这个名相时,自然就会联想到它的意义,就是一个平板,底下有四支脚,这是桌子的意义。当我们讲「人」,这也是一个法,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一个头、躯干、四肢,有高度思考能力的一种生物称之为「人」。
                依止语言文字的定义,使令众生生起对事物的理解,这是就外相来说,有「轨生物解」的意思。
                第二、「就内在来说」:「持」,就是「任持自性」。每一个法都有它不可改变的自性,即任运保持的自之体性。例如地、水、火、风四大:地大是坚性,所以提到地,它必定是坚性的;水大是湿性,就不会是坚性、热性。每一个缘起法都有它不可改变的自性,这就称为「法」,有「任持自性」的功能。
                所以从法的基本定义可以知道,「法」,是通于凡夫、圣人的。凡夫的法,好比眼前的山河大地、桌子、椅子等。圣人的法,好比无量的三昧、陀罗尼等。
                不论圣人的法或是凡夫的法,其基本定义都是「轨持」。戒法是法的一种,所以也有轨持,「轨生物解、任持自性」的功能。
                【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
                因为透过戒法的轨持,能够轨范我们,成就出离生死之道。因此,就轨持的功能来判定,戒法的内涵属于圣法。
                为什麽戒法能轨范我们,成就出离生死之道呢?因为出离生死,最根本就是要破除心中的颠倒妄想,这主要来自于般若波罗蜜的力量。但是凡夫的心,是如此的染污和不安定,而般若法门,观诸法实相,是极其清净、微细的。这样微妙的佛法,和凡夫业障深重的心,如何相应呢?这就要靠戒法的力量,使凡夫的心先安定下来,接着才能熏染般若清净正法,并因此破除颠倒妄想,而得解脱。
                所以依止戒法,般若法门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就出离生死之道。
                【要令受者信之有此。】
                为什麽一再强调,戒法本身是圣法,能轨范我们,成就出离生死之道?
                因为很多佛教徒都曾受戒,但是每个人受戒的心态不同:有些人希望身体健康而受戒;有些人希望事业顺利,或者家庭美满而受戒;有的人则是为了成就二乘的涅盘而受戒...各种原因而来受戒,但这些都不是佛陀施设戒法的究竟义。
                佛陀施设戒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我们成就究竟出离之道,也就是达到成佛的究竟解脱。因此必须要强调戒法是圣法,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会忽视它,或者只求人天、二乘小果,那实在是很可惜!
                同样的努力,从放逸的境界,到受了戒后收摄身心的努力持戒,结果只是为了换取人天安乐,或者二乘的小果,就如同将把摩尼宝珠,拿来换糖果一样,那是很可惜的!
                相反的,如果我们知道受戒的目的,是为了要成就圣道,戒法本身是圣法的话,我们就会生起殷重心,而且同样的努力,换来的是佛果涅盘。
                所以受戒的时候,一定要有「要期」,就是要成就圣道,毕竟成佛的究竟目标。以上就是第一段的「示相」,显示戒法的功德相状。


                17楼2013-06-27 15:24
                回复
                  甲一、正示戒法
                  ▲事钞云
                  示相
                  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彰名
                  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第二段「彰名」,彰显戒法的德号,也就是圣法之名。
                  乙二、彰名
                  【《事钞云》:「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虽然「法」是通于凡圣,凡夫有凡夫的法、圣人有圣人的法,「凡圣通有此法」。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受三皈依时,我们所纳受的戒体,「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所谓的「已成」,是针对戒体而言,就是在受戒时,念诵三皈依的过程中,已经在阿赖耶识,栽培了一个善法的种子,这就是「已成」,也就是「戒体」。
                  「今所受者,名为圣法」,就着所受戒体来说,名为圣法。为什麽呢?因为当初我们在受戒时,发广大的菩提心,因此在阿赖耶识中,纳受了成佛的种子,所以戒体的种子,称之为圣法。
                  从这段文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是惑、业、苦深重的凡夫,但是不要小看在佛前,虔诚恭敬心所纳受的戒体。因为此时在我们染污的心中,已经栽培了一个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它将来必定开花结果,引导我们到达成佛,大般涅盘的彼岸,所以绝对不能轻忽它。
                  好比我们看到世间的金矿,外表似乎是不起眼的石头,实在看不出有什麽殊胜处。但是金矿却为一切世人所爱,为什麽呢?因为虽说是石头,却夹杂着闪闪发光的金沙,因此金矿经过提炼后,可以成为黄金,故为众人所爱。
                  同样的道理,受戒后的心,就好比金矿,虽然外表看起来依旧像个矿石,充满着杂染;但是里面却闪烁着耀眼的金粉,这就是戒体,是成佛的种子,它必定引导我们,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受戒之后,必定要好好护持戒体。


                  18楼2013-07-01 21:37
                  回复

                    此外,也许诸位只受了在家五戒,没有受八关斋戒,或者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乃至菩萨戒,因此觉得只受五戒,算不了什麽。但要知道,当登坛纳受戒体时,缘着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殷重的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这时所成就的戒体,虽然是五戒的戒体,但它的本质,跟菩萨戒的戒体,为成佛的种子,是无二无别的,只是日后的随行,有广狭的差别罢了。
                    甲二、杂项料简
                    「杂项料简」,是一些戒学问题的讨论。以下说明三个问题,主要是为了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因为没有学佛、或是初学佛的人,有的可能认为持戒很呆板、很拘束,他不一定认同持戒,因此会有种种的疑惑。所以我们在这三科中,就是要断除各位的疑惑,并说明持戒对我们了生脱死,是非常必要的。先看第一科:
                    乙一、化教与制教差别
                    第一、「化教」。「化」,是指佛陀循序渐进的教化。依着众生根机的不同,佛陀以各种浅深不同的教法,来化导广大的众生,称为「化教」。
                    一般是指经论,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或《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这些经论,通称为「化教」。
                    第二、「制教」。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制定出家弟子必须要遵守的戒法,称为「制教」。
                    乙一这一科,除了解释化教跟制教的基本名相外,还可以从基本名相的定义中,了解一个观念:学习化教经论的同时,还要持戒。很多人认为学习经论就好了,不一定要持戒,我们在这一科中将解释这问题。


                    19楼2013-07-01 21:41
                    回复

                      就像《楞严经》所说:我们要是依止化教修止观,而不持戒,会有什麽后果呢?
                      第一、如果止观修的还不错,但却不持戒的果报是:「上品魔王」,下辈子到天上作魔王,作魔王会造很多罪业,再下辈子就直堕地狱了;「中品魔民」,作魔王的眷属。「下品魔女」,要是福报比较差,就作魔王的女眷。
                      第二、止观修的不怎样,又不持戒,甚至于破戒,果报是:「决定直堕三途」,堕到三恶道去受苦。所以只学经论不持戒是不行的。
                      在《涅盘经》中佛陀也说:一个修行人,想要受持《大般涅盘经》,却不持戒,这个人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不允许他受持此最圆顿的《大般涅盘经》。
                      佛陀的意思是,希望化教跟制教要同时并行,绝对不能偏废,以上是化教跟制教的差别。
                      乙二、戒法与世善差别
                      这一科说明,戒法跟世间善法的差别。有人会说:我们心好、做好事就好了!为什麽一定要持戒?那样束缚,多不自在!以下就是针对这类问题的完整回答。
                      【▲《业疏》云『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
                      问:「一切世间的善法造作,都属于戒吗?」,所谓「善法造作」,比如我们布施、精进用功、生惭愧心、或是以慈悲心而不杀生等,这一切的法都称为「善法」。这一切的善法是否都属于戒呢?
                      我们知道「戒」的定义,是一种禁止,什麽事可以做、什麽事不该做。所以我们对自己有一种要期、一种约定。比如给自己一个规定,我在佛前发愿,从今天开始,再也不杀生了,这跟受戒不也是一样?同样是在佛前发愿;同样是善法;同样是禁止造恶,既然都是一样的话,何必一定要受戒、持戒呢?
                      【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
                      佛陀的律仪所收摄的善法,就称为「戒」。「律仪所摄」,就是佛陀在律典里,制教所规定的法则。「律仪所摄」善法的造作称为「戒」。
                      至于其它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业,只可称为「世间的善法」,不能称为「戒」。
                      世间的善法,身业不能做杀盗淫的事,口业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就事相上来看,与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的内容,好像都是一样的;但事实上,这十善法只能称为世间的善业,不能称为「戒」。
                      【▲「戒」有二义:有本期誓、遍该生境。余善反之,故不名戒。】
                      要成就「戒法」,必须同时具足两个条件:
                      (一)、「有本期誓」:就是在纳受戒体时,是有要期誓愿的。也就是当初我们在受戒时,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
                      第一、心中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
                      第二、同时也发愿尽形寿来护持这个戒体。
                      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有尽形寿要约的期限,才称为「有本期誓」,这是第一个条件。
                      (二)、「遍该生境」:你立下这个誓愿,同时还必须普遍该(含)摄所有众生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在登坛受戒时,心中的所缘境,是十法界有情无情,这是第二个条件。
                      所以就内心来说,第一有本期誓,第二遍该生境,二者同时具足。再就外境来说,加上三宝境界(佛宝——佛像;法宝——受戒之羯磨法;僧宝——受戒师长)的加持,共同和合之下,所薰成的种子,才可以称之为「戒善」。所以世间的善法,可能也有誓愿,但是相对是羸弱的,因为没有这些内、外因缘的共同和合。
                      例如我们发愿从明天开始,每天要拜一百拜,但是到明天可就不一定了,可能心情不好,或身体不舒服就少拜了,所以发这种誓愿,都是不牢固的。
                      或者我发愿要布施一百元,但这仅仅是一个有限的善法,它的内容没有涵盖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也没有尽形寿要奉行的誓愿,当然更没有坛场三宝境界的加持力,而且所缘的境界,也只是人法界的某些众生。所以这样布施量有限、时间也非常的短暂(心、境皆狭),因此它不能构成「戒善」,只能称为「世间的善法」而已。
                      思考题:
                      世间善法,跟纳受戒体后的戒善,有甚麽不同?
                      我们再进一步研究,「戒善」与「世间善法」,在果上功德的差别。
                      (一)、「无作的力量」,戒体有任运防非止恶的功能:因为当初在登坛时的要期誓愿,外加三宝的加持力,所以能够成就一个特别的善种子。这个善种子会产生一种无作的力量,以后碰到染污的境界,它会任运的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来抗拒染污心,使它不再继续蔓延下去,当然也就不会再造作恶法,这是世间的善法所没有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二)「增上的功能」:修世间的善法,例如布施一百块给别人,未来你会因此得到快乐的果报,可能会升天或做人,仅此而已;但若因为持戒而不杀生,甚至放生、不偷盗、布施等行为,事相上看好像同样是十善业,但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为了随顺于当初所受的戒体,也就是为了要随顺当初在登坛时,所发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因此必须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善法。由于种子的功能不同,所以未来的果报也就不同。
                      我们一再强调,当初我们在登坛时,所纳受的是成佛的种子,所以未来这个善法种子,会引导你到达成佛的彼岸。当然在这过程中,世间的福报,如安乐、富贵、健康这些副产品,也会随之而来,但是这种子,必然不断地引导我们,趋向涅盘的彼岸,这是世间善法所没有的,有这种「增上的力量」。
                      就好像种树一样,树的种子只是像芝麻般小,但经过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它就能长成一棵高大的树,能够让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在树下庇荫。
                      我们受戒亦复如是!刚受戒时的戒体,好像微不足道,就只是阿赖耶识中的一个种子。但要知道这是成佛的种子,是随顺于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要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随顺、忆念,不断地去行持,这个种子就会不断的引导我们,趋向涅盘的彼岸,这是世间善法所没有的。
                      因此,以后要是别人问我们说:我们心好就好了,为什麽要持戒呢?各位就可以很清楚的回答他了。
                      因为有以上这些殊胜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受戒,仅仅只有世间的善法是不够的。世间的善法,只能让你享受人天快乐的果报,不能引导我们究竟出离轮回,成就菩提道。这是乙二、戒法与世间善法的差别。
                      思考题:
                      请就果上的功德说明,持戒与世间善法的不同在哪里?


                      22楼2013-07-01 21:51
                      回复

                        乙三、遮戒与性戒差别
                        此章节介绍遮戒跟性戒的内容。因为会有人问:「经过了学习、分析,已经知道了持戒是必须,而且很重要的事,那我只要受持杀盗淫妄的重戒就好了。其它像饮酒、乃至八关斋戒中,不着香花蔓等轻戒,我应该可以不用受持吧?」初学佛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因此以下说明:为什麽遮戒(轻戒)跟性戒(重戒),要同时受持:
                        丙一、立名所由
                        【▲《戒疏》云:「 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此处没有直接解释性戒、遮戒,而是从反面的罪业来说明。因为制戒的目的是为了防犯罪业。由罪业的相反内容,我们就可以了解,什麽是遮戒?什麽是性戒?所以从罪业的角度来切入。
                        「明遮性者」:所谓遮罪和性罪,「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心缘着境界,常起贪、瞋、忌妒、骄慢等等种种恶心,如《地藏经》言:「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的心在所缘的境界上,十之八九都是起恶念。相貌非常多,非常复杂,「不可随说」,无法随其相貌一一说明。
                        所以我们将无量无边的恶心分类,「以义收之」,就是以它的内涵、义理来判断,大致可分为两类罪业:一是性罪;二是遮罪。就罪业的性质来论,大体离不开性罪和遮罪两种。首先说明性罪,从中就能了解什麽是性戒。
                        丙二、别明性遮
                        丁一、性恶
                        【《戒疏》续云:「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
                        「言性恶者」性恶的相貌:「如十不善。」性恶的当体,就是十不善法,即身业的杀、盗、淫,口业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的贪、瞋、痴。
                        十不善业「体是违理」,就着它的本质来说,是违背世间的道德,以及因果的道理。所以「无论大圣」佛陀制戒与否,「若作违行」必定感召三途的苦果。这类戒法,不管佛陀有没有制定、不论你是不是佛弟子、不论你是否有受此戒,只要造作违背世间因果的事,必定感召相应的苦果。
                        例如杀生,不管有没有受戒,只要你杀害众生,就会有不可乐的果报。
                        所谓不可乐的果报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花报」、你若杀生,今生就会短命、多病。因此有的人短命、多病,往往就是因为杀生,所感召到的花报,但这只是真正果报的前方便而已。
                        二、「果报」、杀生真正的果报是直坠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不论佛陀有没有出世、有没有制戒;不管你有没有受戒,只要杀生,未来终究必定感召此苦果,这称为「性恶」。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失明了,走路就只能靠双手摸索前进。当他摸到一个很烫的火炉时,手必定会被炉子的火烧伤;不会因为眼睛失明,碰到炉子的火,就不被烫伤。
                        性恶亦复如是,不管你明白道理与否,只要你做这样的事,必定感召相应的苦果,这称为「性恶」。
                        所以并不是佛陀故意要制定戒律,来约束我们;反而是因为佛陀的慈悲与大智慧,告诉我们因果律即是如此。不忍见众生受苦,所以用戒律的方式,使我们能奉行而免苦。所以真正懂的戒律人,就知道持戒,也就是持守因果律,不往三恶道里钻。
                        思考题:
                        甚麽是性恶?为什说不论受戒与否,造作都有过失?
                        以下就着性恶,来说明性戒的内容。
                        【是故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
                        如经典所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看到果报现前,短命、多病、妻离子散,或者种种衰败的境界出现,则内心苦恼、怨天尤人。为了离开痛苦,又去造作新的恶业,结果是罪上加罪。
                        「若不制者」,佛陀怜悯众生的愚痴,就制定性戒来约束防范我们造恶。假使佛陀不制定杀盗淫妄的性戒,「业结三涂」,我们必定是随着杀盗淫妄的恶业,到三恶道去受苦了。
                        「不在人道,何能修善。」不能生在人道中,怎麽可能修善?乃至修出世的无漏善行呢?
                        为什麽我们要解脱生死?就因为人身难得,若是到三恶道去,完全处在痛苦中,我们内心根本不可能提起正念,更不可能修行了。因此,制定性戒的第一步,就是要让我们离开三恶道,成就尊贵身,来到人道修行,这是制定性戒的缘由。以下是结论:
                        【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故因过制」,因为弟子犯了性恶的过失,而制定戒法来规范弟子。「从本恶以标名」,佛陀所制定的每一条戒,皆从性恶本身来标立其名,例如针对杀生的性恶,所以安立不杀生戒等。
                        「禁性恶故,名为性戒。」性戒是为了禁止佛弟子造作性恶,所以称为「性戒」。上述性戒部份,是通于世间的善法。
                        丁二、遮恶
                        【言遮恶者。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
                        什麽是遮恶呢?「圣未制前」,大圣佛陀未制定遮戒之前,造作遮恶本身,是没有罪过的。
                        我们看八关斋戒的附表。
                        【八关斋戒:性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
                        遮戒——不饮酒、不着香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所以八关斋戒的性戒,跟世间的十善法相通。遮戒,跟世间善法不相通,在佛陀没有制戒之前,造作这样的事,本身是没有罪的。
                        所谓没有罪,是指它不是「正业」,不是使我们堕三恶道的主因,杀盗淫妄才是正业。饮酒乃至非时食,并不构成正业。
                        「无妨福善」,它也不会妨碍我们修世间的福报和善业,例如有的人从事慈善工作,或修世间善法,但是他喜欢饮酒、唱歌跳舞、打扮自己;要吃晚饭、吃宵夜都有可能,但同时他也能不断地修善法。
                        因为广修善法的缘故,未来世也可会感召人天的果报,享受人天的快乐。因为这类遮恶,不是感召三恶道的正业,而且不会妨碍一个人修世间的善法,所以遮恶在佛陀未制戒之前,若造作是没有罪的。
                        思考题:甚麽是「遮罪」,体性、相貌为何?为什麽除了饮酒,其它在五戒中皆不制?
                        【自制已后,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佛陀为了成就那些真正想修行出离道的弟子,故制定了一些特别的戒,即「遮戒」。佛弟子若想今生就真正的出离生死,一定要受持遮戒。
                        反之,若受持遮戒后,有所违犯,则「尘染更深」:就是他所结的罪业就更加深重,比一个没有受戒的人,所犯的过失还重,为什麽呢?有两个理由:
                        (一)、「对于自己的损失」:
                        第一、「妨乱修道」,妨碍自己修出离道。「道」,就是以般若为主的戒定慧三学。我们要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必须要有一条道路来引导。这条路是什麽呢?就是戒定慧三学。
                        因此我们若受了种种遮戒,一旦有所违犯,就自利来说,会妨碍我们修学出离的圣道。例如,若是一个散乱心的学佛人,他也没想过要了生脱死,所以他对造作遮恶(见八关斋戒附表),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反之,一个人在佛堂念佛,念得心很安定、很安祥寂静,而走出佛堂后,却顺手打开电视看连续剧。当看完后,他整个心一定是一片混乱的,佛号全都忘失掉,内心想的就是电视剧情,之前在佛堂所栽培的念佛善根,随即隐没不现。至于香花鬘庄严其身、饮酒等亦复如是。所以遮戒对于真正想要修出离道、清净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佛陀鼓励在家弟子,也能够在六斋日,乃至十斋日学习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出世的戒法,因为它是修行出世道、了生脱死的要点。
                        第二、「招世讥谤」,招来世人讥嫌、毁谤。出家人要注意节身不放逸,在家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佛教徒,若行为放逸,整天酗酒、唱歌跳舞、做一些非法的事,违背了所受持的遮戒的话,一定会引起世人的讥嫌说:「一个学佛的人,怎麽也会这麽放逸呢?」相信各位都听过这样的话。
                        (二)、「对于他人的损失」:
                        「断人善根」,由于他人对你毁谤,除了自己的名誉损失外,更严重的是,他很可能因此在心中,栽培了一个对三宝失去信心的恶种子。觉得佛弟子行为尚且如此,学佛又有什麽用呢?
                        一个人做杀盗淫妄的罪固然重,但他若断了善根、甚至毁谤三宝,这过失就远远超过造做杀盗淫妄的罪了,这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是因为我们而毁谤三宝,除了他自身有很重的过失,我们也要负担一部份因果。
                        所以佛弟子若受了遮戒而有所违犯,就会招来世人讥谤,这样对别人固然不好,对我们也有所伤害。因此,佛陀制定遮戒让我们持守,遮止种种非法的行为,以上是简略说明遮戒及性戒的内容。
                        思考题:
                        请分别从自利、利他来说明,为甚麽佛陀制定遮戒?


                        23楼2013-07-01 21:54
                        回复

                          「有生死过」,是什麽意思呢?我们应当深思体会,为什麽我们对三宝的皈依心若有若无?在佛前发愿皈依三宝,但是出了佛堂,面对五欲的境界,我们依然颠倒、造业,又把三宝忘失了,为什麽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对於「有生死过」,没有仔细的去观察,因此皈依三宝的虔诚心没有如实生起,所以在皈依三宝之前,就要很清楚的知道生死的过患。所谓「有生死过」是什麽样的境界?我们根据宗喀巴大师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大纲,摘要出来跟各位说明:
                          【有生死过:死殁无常—「死亡必来;死无定期;一切无益。」
                          三恶道苦—「畜牲苦;饿鬼苦;地狱苦。」】
                          (一)「死殁无常」:我们众生都是「系属於魔」,生命随时都有结束的因缘,怎麽看待「死殁无常」这种过患呢?宗喀巴大师教我们作以下的观察:
                          一、「死亡必来」:阎罗王及其狱卒必定会来。不论是谁,处在何时、何地、何种阶位,死亡必来,谁也无法避免。
                          我们观察从有佛法到现在,佛陀入灭了,佛陀的圣弟子们:弥勒菩萨、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乃至中国的各大祖师:(智者大师、蕅益大师、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这些大威德的菩萨、祖师们都次第的入灭了,他们尚且都要面对死亡,何况我们业障凡夫,怎麽可能不死呢?
                          不论谁都会死,不论你是什麽阶位,是个大老板或大住持;不论什麽时间,可能是白天,可能是晚上;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老人;不论什麽处所,可能在教室、佛堂、家里、公司或者任何一个地方,死亡都有可能到来。
                          举《法句譬喻经•无常品》中的实例来说明:佛陀住世时,某国有四位外道的梵志,本身修为很了得,他们都有神通,知道再过七天就要死亡,於是这四兄弟,就聚在一起商量逃避死亡的方法。
                          老大说:我躲到菜市场里,菜市场人那麽多,黑白无常来找我时,就找不到我了。
                          老二说:我躲到大海的深处,大海那麽深广,让无常大鬼找不到!
                          老三说:我躲到须弥山里,此山那麽高大,我躲在里面肯定没问题的。
                          老四说:我躲在虚空中,虚空那麽广大,无常大鬼怎麽会找得到我呢?
                          商量完后,他们就各自去找藏身之处了。七天之后,有人报告国王:在菜市场里,发现梵志的老大死掉了。之后国王又去调查,结果躲在须弥山、大海、虚空里的三个梵志也都死了。佛陀在《法句譬喻经》中告诉我们:不要打妄想,不论是谁都要死,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所以不论在何时何地,死亡都会发生,这是我们观察死亡的第一步。
                          其次,观察我们的寿命在不断地减少。经典中譬喻生命就像瀑流一样,从悬崖上冲下来,直奔大海,我们的寿命不也是这样子吗?从小到大、现在听经,乃至未来的生活,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直奔死亡,直到生命结束为止,一刻也不停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转何其快速啊!我们的生命不断在减少,终要面对死亡,以上说明死亡决定到来。
                          思考题:
                          ○ 如何观察「死亡必来」?


                          31楼2013-07-10 22:53
                          回复
                            二、「死无定期」:死亡不仅会来,而且更重要的是,死亡时间是不决定的,随时都会发生。我们也可以透过三方面观察:
                            第一、「观察我们经验的实例」,大家都有这种经验,我们过去的朋友或者亲戚,在他年轻最壮盛的时期,突然有人告诉我们,他昨天死了。如此的年轻力壮,很难将他跟死亡联想起来,但是还是死了,透过这类实际经验的回忆,去亿想死无定期。
                            第二、「观察种种促死的因缘」,突然死亡的因缘非常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无情的因缘」,外在无情的因缘会导致死亡:
                            (甲)、「地震」,大地震,二、三十秒之间就带走了几千人的生命。像台湾的921大地震、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几千个生命就这样夺走了。
                            (乙)、「水灾」,像台湾的夏天常常有台风,台风一来往往会夹带大量雨水,於是就会有山洪暴发和土石流,有人便因此而丧失性命。
                            (丙)、「火灾」,可能是人为纵火,或是不可预防的天灾,导致火灾。火灾一发生往往会造成很多伤亡,都是在完全没有徵兆、没有警觉的情况下,就丧失了性命。
                            (丁)、「风灾」,像台风或是国外的龙卷风,也会有很多人因此突然结束了生命,这些都属於死缘中无情的因缘。
                            (二)、「有情的因缘」,有情的造作,使我们猝死的因缘如下:
                            (甲)、「人为的因素」,遇到冤家。报纸上有时会刊登,某某人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向他开枪,就把他打死了;或者是车祸,以及种种其它的人为因素,使得人突然横死。
                            (乙)、「非人的因素」,就是鬼神的力量,例如有的人他不小心触恼了鬼神,或者过去生的怨家找上门,因此发狂而死,或引发绝症,用种种药物治疗,都无法痊愈,这是非人的因缘。
                            (丙)、「畜牲的因素」,比如毒蛇、毒蝎、蜈蚣之类的畜牲;龙也是畜牲,若畜恼了它,也是必死无疑。还有其他畜牲的因缘,像蚊子、老鼠,它们携带种种细菌,使我们在不知觉中感染。乃至某些细菌本身,透过各种媒介传播,因此使人横死。
                            以上所述,都是外在的横死因缘,接着说明内在的因缘:
                            (三)、「自身的因缘」,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平常它们都保持在平衡的状态,如果有一天失去平衡,整个身体也就被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短命而死。
                            以上所述种种死缘,都环绕於我们身旁,就像为怨敌所围绕,因此生命是极危脆的。如《宝蔓论》所说:「人住死缘中,犹如风中烛」,应当多方殷重,且数数的思维观察!
                            思考题:
                            ○多方面思维观察,为何「人住死缘中」?


                            32楼2013-07-10 22:54
                            回复
                              「死殁无常」不是说一死百了,如果死了之后就像外道说的:「人死如灯灭」,再也没有任何知觉,那倒也没事。问题是人死了之后,后面的路还很长远,六道轮回中还有很多戏要演。
                              佛陀说人身难得,死了之后下辈子能够作人,乃至生天的机率是非常得少,堕落三恶道的比例,却是非常得高,这才是死无常,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如果死了之后没有往生极乐世界,或者没有投生到有佛法的地方,继续修行的话,那再下辈子的去处,大多是三恶道了。因为投生到三恶道的机会占大部份。所以我们应当进一步审谛思惟,如果我们没有皈依三宝的话,我们未来的去处是什麽样的境界!
                              (二)「三恶道苦」:
                              一、「畜生道」:又名血途,有人杀、及互相吞噉之苦。畜生的苦,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人杀」。像学人从南投沿着高速公路坐车过来,一路上看到很多的车子载着鸡鸭猪。这些鸡鸭猪它们的面色憔悴、没有希望,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处,即将被送入屠宰场。那是非常苦恼的境界,这就是被人杀害的痛苦。
                              第二、「鞭打」。纵然它作牛作马,没有人吃它,但是农夫常常鞭打牛马,它工作只要有点延迟,主人就会鞭打它,就是有苦役鞭打的痛苦。
                              第三、「互噉」。谚语说:「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畜牲界的法则是只要它力量大、个性凶暴的,就去吃小的动物,这就是畜牲界相处的轨则。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大家都活在怖畏之中,除了狮子老虎等大型猛兽,它们可能比较没有被食啖的畏惧心理;其它所有动物,几乎都活在恐怖中,因为它们随时都有被吞食的可能。
                              看动物奇观的影片,介绍羚羊和鹿,它们都是很神精质的,一边吃草随时还要注意四周有什麽动静,这就是互相吞噉,所引生恐怖的痛苦。
                              第四、「饥渴」。单就狮子来说,不要以为狮子是百兽之王很自在,其实它也有饥渴的痛苦。我也是看了动物奇观的影片才知道。
                              影片中拍摄有一头母狮,它为了要捕杀一群羚羊,就在树下等,从白天开始就盯住猎物、不敢轻举妄动,一方面睡觉养精蓄锐,另一方面让羚羊慢慢减少警戒心。
                              辛苦地耗了一整天,等到了黄昏,经过了七、八个小时的等待,羚羊对周遭环境已经慢慢熟悉,也降低警戒心了,同时此时天色已暗,狮子就快速冲出来捕杀羚羊。
                              但是它还不一定成功,有时候羚羊逃的很快,狮子当天就只有饿肚子了。如果是老狮子,那就更不用说了,捕杀猎物更困难。所以不要说其它动物有饥渴的苦了。即使万兽之王的狮子、老虎,它要捕杀猎物,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尚且有饥渴的痛苦。
                              第五、「寒热」。天气有大寒、大热。像外蒙古有一次冬天的寒流,就冻死了几十万的牲畜;在非洲太热的地方,也有成千上万的动物被热死,这是寒热的痛苦。
                              思考题:
                              ○想一想畜牲道的种种痛苦,再想想如果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如何?
                              (思考题重点,不必如同回答试卷,马上回复,而在多体会体会它的道理。也就是重点不只是要答案,而是在那深入薰习的过程)


                              34楼2013-07-10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