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 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 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 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 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 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 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 往在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以联考为例:一向不被看好的甲不小心猜 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 的乙不小心丢了二十分,而到附中。发榜 当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 雾,好像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 是,联考真的意谓着什么建国中学最后录 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 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只是侥 幸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 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 的实力,绝不会因为发榜时的排名而有所 增减。
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 程!所以,三年后乙顺利的考上台大,而 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发榜 的时刻,甲有什么好得意而乙又有什么好 伤心!同样的,今天念清大机械的人当年 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机械的高,可是 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机械的人 考得好?仔细比较甲与乙的际遇,再重新 想想这句话:“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 累积过程”,不会因为一时的际遇而终止 增或减。联考排名只是个表象,有何可 喜,可忧,可惧?
考试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 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际遇,更可悲 的,甚至只活在发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 的)时刻!
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的再重复一次:生 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 程(这是偶发的际遇也无法剥夺的),而不 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 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的是“功不唐 捐”,没什么好贪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 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 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么,然后安安稳 稳,诚诚恳恳的去累积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硕士毕 业到拿博士,虽然过程有些迂回,但期间 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这 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常人不 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 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独立 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 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每当讲 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 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 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 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 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 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
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 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那只能说 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 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 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 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也无须感到遗 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 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 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 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 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 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 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 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 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 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 候却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 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 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 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 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人生长的很,值得 发展的东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 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 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 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 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 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 完兵役时,长子已经出生,我却还找不到 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 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就不曾太放 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 水,省吃俭用,但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 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 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 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岁才要出 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 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却不曾丧 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 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 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 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 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 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 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 剧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 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 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
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 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以联考为例:一向不被看好的甲不小心猜 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 的乙不小心丢了二十分,而到附中。发榜 当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 雾,好像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 是,联考真的意谓着什么建国中学最后录 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 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只是侥 幸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 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 的实力,绝不会因为发榜时的排名而有所 增减。
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 程!所以,三年后乙顺利的考上台大,而 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发榜 的时刻,甲有什么好得意而乙又有什么好 伤心!同样的,今天念清大机械的人当年 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机械的高,可是 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机械的人 考得好?仔细比较甲与乙的际遇,再重新 想想这句话:“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 累积过程”,不会因为一时的际遇而终止 增或减。联考排名只是个表象,有何可 喜,可忧,可惧?
考试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 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际遇,更可悲 的,甚至只活在发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 的)时刻!
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的再重复一次:生 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 程(这是偶发的际遇也无法剥夺的),而不 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 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的是“功不唐 捐”,没什么好贪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 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 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么,然后安安稳 稳,诚诚恳恳的去累积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硕士毕 业到拿博士,虽然过程有些迂回,但期间 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这 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常人不 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 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独立 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 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每当讲 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 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 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 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 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 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
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 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那只能说 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 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 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 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也无须感到遗 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 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 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 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 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 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 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 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 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 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 候却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 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 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 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 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人生长的很,值得 发展的东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 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 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 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 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 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 完兵役时,长子已经出生,我却还找不到 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 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就不曾太放 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 水,省吃俭用,但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 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 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 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岁才要出 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 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却不曾丧 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 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 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 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 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 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 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 剧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 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 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
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 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