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之路吧 关注:24贴子:168
  • 2回复贴,共1
感谢 @伊菲尔菲 对朱泥的详细阐述, 对于壶友认识朱泥有个初步的概念性的了解。 都说朱泥水深,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朱泥,还是要多看真壶 多上手。 这里有两本书推荐给大家《宜兴紫砂珍赏》和《宜兴紫砂矿料》 第一本书是顾景舟主编,收集古今名壶,对大家认识壶型和了解壶的气,神,韵,工,料等特征有着权威性指导价值,第二本书对于大家了解各种矿料提供了权威性的注释和讲解,网上的很多东西都是人云亦云,还是看书比较权威,可能有人不同意,不过对于比较学院派的我来说,参考资料的地位举足轻重。 说错勿怪
朱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称「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矿层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含氧化铁极高,质坚如石。但其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但因不利独自成陶,成型工艺难度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装土。若要制成历史上的「朱泥壶」需以80%的西山嫩泥(赵庄一带)和20%的东山甲泥,用水簸法淘洗而成。这是由于朱泥陶不耐火,烧成温度低,添加东山甲泥,可不转变红色,但进步 了耐火温度。而在西山嫩泥中拣出原料,敲击碎后找到石黄泥,「陶之乃变朱砂色」。
朱泥并非只有一种。一些人觉得,只有所谓的“皱纹”“梨皮”才是朱砂泥而且是好朱砂。这样的熟识是极其片面和浅薄的,首要是朱泥知识贫乏或被一些谣传所蒙蔽,使很多紫砂朱泥兴趣 者误入歧途。
在宜兴,朱泥产地不是一个,好比详细矿脉有:黄龙山朱泥、青龙山朱泥、赵庄山朱泥、象牙山朱泥、兰山朱泥、小煤窑朱泥、乌山老岩口朱泥、香山朱泥等等。而且在某个处所,又散播不同品象的小矿层和品种。矿脉不同,天然朱泥的内在矿物成分不同,因此烧出壶的特性也不同。
朱泥行内通常是指出产于黄龙山,在嫩泥层之间的一种含铁极高的黄色粘土,由于内含熔剂性原料偏高,故烧成易烧结玻化, 烧成后表面效果滋润光亮,但因其收缩率较大(通常在25%之上),这给成型制作带来很大不便,朱泥同时也因为烧结度较高,透气性也相应较差.紫砂透气性好的固有特性较弱,朱泥顾名思义,其颜色鲜艳红亮,特别是经过泡养以后,颜色变得酡红深沉,滋润晦明,极富亲和力。
真正朱泥矿料为嫩黄色,烧成后作品为橙红偏黄,小煤窑朱泥是紫砂朱泥中的珍贵品种,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这就是所谓的“无皱不朱”。
原矿小煤窑朱泥产于黄龙山麓红庙小煤矿1000米夹层处,是处于煤块和砂岩之间的夹脂泥块。泥层厚度仅在5公分到20公分之间。
小煤窑朱泥的烧结温度较低,窑温约1080度,但收缩比高达30%左右,非常容易扭曲、变形、破裂。在制壶中对于工艺师的技艺要求很高。朱泥壶不要偏面的求精致,要在泥料纯正的基础上谈做工。
朱泥并非都是红色,而是红、紫、黑、黄、绿等皆有,有如各种花朵的色彩;朱泥壶也不都是“皱”的,而是光润、褶皱、粗憨、细腻等质感不尽雷同,有如各种生果的表皮。这是由于矿脉不同、陈腐光阴不同、调配法子 不同、制作 工艺不同(好比生壶多用明针刮几下,烧成后壶的表面皱纹就大些)、烧制温度不同、调配比例和矿源不同、制作 工艺不同。。。天然使朱泥色彩万千,质感各异。在紫、段、绿、红四大泥类里,朱泥是品种是极其丰富的。这除了矿脉多外,还由于自古至今大家都喜爱朱泥,所以制壶者在朱泥的调配高低的工夫很大,积累 的经验也丰富、效果就大。I


IP属地:北京1楼2013-10-10 22:48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3-10-11 08:07
    回复
      学习学习 经验经验 凑够十五字拿分走人


      IP属地:广东3楼2013-10-15 2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