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香诗社吧 关注:136贴子:15,283

【箜谈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用笔名为箜,所谓“箜”着,箜篌也,乃一种乐器,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富有表现力。古有诗《李凭箜篌引》曰:“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是以表现箜篌演奏之极致。
以“箜”为笔名,是以笔韵竹子中空,可虚怀若谷,空中丝竹,亦宛若天籁,如今想起,却是自恃清高了。
箜谈,谐音空谈,可做夸夸奇谈,纵观古今,诗词者,多为抒怀为主,言实者少,皆可谓空谈也;箜谈,也可做箜谈诗词讲,即箜在谈论诗词,也就是不才鄙人谈论诗词;箜谈,亦可做以箜弹奏,所奏音乐即为天籁之音,虽箜不才,然《箜谈集》为箜毕生所学,可谓箜之作品中精品中的精华。故开此集,为藕想社增添生气,若有转,请尊重版权。


1楼2013-11-18 14:47回复
    所谓诗者,自古对韵律要求则极为严苛,首在成型,次在有意。然随时代变革,文言文已经日渐式微,且两千年封建王朝对于八股等古文体的要求已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解放出来,因此,愚以为,当代诗词,首在释怀写意,次在追求格律,不应因格律而削足适履,少了情意。古诗词作为中国璀璨文化的载体,不应在当代文学之中搁浅,相反应予以传承。古风,源自《诗经》,亦可理解为古人作诗写作的风雅,然而若自诩一个小女子晚生,说上个之乎者也则个则个就算是古风,则大谬矣。尊重古文化,当从自身、自心开始,敬畏古文化,传承古文化,是为当代喜欢文学,喜欢古文化之人的第一要务。
    本诗集旨在出精品,因此更新较慢,还请道友们多多原谅。


    2楼2013-11-18 14:55
    收起回复
      独立高阁醉倚帘,
      举杯邀月对苍天;
      惺忪赏尽繁星雨,
      迷离看透人世间。
      何以媚俗更屈颜,
      且凭潇洒似流仙;
      莫尽终生求问道,
      百年一生须常欢。


      3楼2013-11-18 15:00
      收起回复
        小雨惊春雷,
        细风惹芳菲;
        欲赠佳人伞,
        踟蹰对门扉。


        4楼2013-11-18 15:07
        收起回复
          一元复始乾坤变,
          两仪生息炫紫兰;
          三略六韬太公策,
          四书五经孺子谈。
          七星何须凭周易,
          八荒唯有问江山;
          九天之上邀神坐,
          十万朝代皆笑谈。


          6楼2013-11-18 15:33
          收起回复
            关于诗里和诗外,好的诗,不仅能让人读出来,更能让人读进去,是为诗里和诗外。
            诗者,能让人读之生情,能够在品读之后又产生无限联想,此便可称为佳作。品诗如茗茶,茗茶,需以茶水遍及舌的每一个部位,茶香遍及口腔中每一角落,进而茶香转移至鼻腔,能够产生闻茶香的效果,好诗就有如这好茶,能够让人回味无穷。
            一首诗,在诗外可以是遣词造句精妙,字字珠玑,句句生莲,然而,若仅仅是文字漂亮就略显肤浅,比如你侬我侬啊,爱你爱的病入膏肓啊,这类的,读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新奇特,然而却难以回味。
            诗同样相似于书法,书法者,字型好看但可以模仿,好字可以模仿型却不容易模仿其神,也就是书法的魂——书韵,好的书法,不只是看着漂亮,神韵同样重要。诗也如此,诗外好看,诗里同样重要,要让读者能够读进去,但又犹抱琵琶半遮面,给读者留有遐想的余地,一首诗在不同人读出来能读到不同的感觉,方为佳作。
            诗者,三分型而七分意也,自“风雅颂”起,便主张凡文学作品,便不宜太过情露于言,这也和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来讲究含蓄美的风俗相关。


            8楼2013-11-18 15:53
            收起回复
              欲书寄鸿雁,
              执笔却难言;
              相思又相念,
              流日复流年。


              9楼2013-11-18 16:08
              收起回复
                婆娑梦似真,
                惺忪了无痕;
                又见秦楼月,
                唯叹点绛唇。
                才子依如故,
                佳人断芳魂;
                再续一杯酒,
                已是几度春?


                11楼2013-11-26 09:20
                收起回复
                  甲士百战死,
                  沙场意更阑;
                  残阳尽染血,
                  染血透江山。
                  荒漠竟飘雨,
                  天泣终无言;
                  繁星环孤月,
                  将军夜更寒。


                  13楼2013-11-26 10:39
                  收起回复
                    望洋兴叹,怎一个好字了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1-26 17:29
                    收起回复
                      花落泥更香,
                      折柳醉亭廊。
                      无知问流水,
                      佳人在何方?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3-11-29 21:32
                      收起回复
                        琴音透青帘,
                        天子静无言。
                        飞燕今安在?
                        汉宫已无缘。


                        IP属地:黑龙江18楼2013-11-30 21:07
                        收起回复
                          箜篌引
                          一琴一剑一斑骓,披发长歌上翠微。
                          匣中如水龙夜叫,二十三丝咽声悲。
                          月流昆冈波流玉,孤雁惊弦落冰柱,
                          李凭推案嫦娥舞,鲛人闻之泪如雨!
                          箜篌未罢忽飞霰,一声长啸光似电,
                          九天龙跃堪裁云,何敢当此切玉剑?
                          问君佯狂为何人,寒衣飘飘奔云城。
                          公乎公乎,莫作白首狂夫,
                          秦客授首何足慕,尾生抱柱诚为愚。
                          君不见,
                          风卷大河沧浪白,江湖夜雨暗云霾,
                          蛟鼍水蜮藏波底,自古渡河无骨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3-12-07 2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