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正式刊行之前,曾在致他的朋友伊拉斯莫斯的信中谈到这书,他开始还是直接用拉丁文“Nusquama”(“乌有之乡”),后来,在1516年11月12日致伊拉斯莫斯函中,莫尔第一次把希腊语中的“ou”和“topos”缀合为一个新词“utopia”,其中“u”是拉丁文对“ou”的译法;表示否定和没有,“topia”是“topos”的变形,表示地方,地区。这看来还是“乌有之乡”的意思,然而,“u”和希腊语的另一个词“eu”(表示好、理想、完善、繁荣等肯定意义)也有一种联系,后来,在莫尔书正文的前面,虚拟了乌托邦一位诗人的诗句,诗中认为自己的国家合适的名称并不是“utopia”而应称之为“eutopia”——“一个福祉之乡”(a place of felicity)。在此,前缀“u”看来既可以使人联想到“ou”(否),也可以使人联想起“eu”(好),而玩心甚重,有新词癖的莫尔甚至是有意开这样一个玩笑也未可知,要不他为什么不直接用“nusquama”呢?他也许故意让这个词带上一点隐含有双重意义的模糊性。这样,“utopia”这个词可以说一开始就有否定和肯定两层含义,它否定的是地方,肯定的是制度,合起来就表示“一个美好的、但子虚乌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