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固里淖简介<撰稿:铁志军>
“安固里淖”位于大西湾境内,“安固里淖”,为古湖泊名,蒙语曰:昂吉尔图,亦称安固里淖尔。意为“有鸿雁和水的地方”。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口北三厅志》载:“金史地理志,抚州(今张北)有昂吉泺,又称鸳鸯泺。。。。。。今呼为昂古里脑,即金之鸳鸯泺也”。“安固里淖”辽称“鸳鸯泊”,金称“鸳鸯泺”,元明清称昂兀脑儿,元朝历代皇帝巡幸的南归西路,共24个纳钵中其中一个,安固里淖名“遮里哈刺”纳钵。明后又称集宁海子。清时,皇帝转至承德围场畋猎避暑,安固里淖由此被冷寞。鸳鸯泺曾是一处人间乐园,早在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已经是著名的皇家游乐之地,辽国皇帝春游和理政的行宫,时称“春捺钵bo”,据《辽史》记载,辽代从圣宗到天祚zuo帝的120年间,鸳鸯泊常年设行帐,辽圣宗先后七次驾临此地,辽兴宗四次,辽道宗五次,天祚zuo帝七次。可见此地是辽朝皇帝的钟爱之地。史书记载,辽帝驾临此地时喜欢做的几件事情中,就有这么一件“春猎”,猎取头鹅者能获得皇帝的赏赐,狩猎之余举行的群臣宴饮,被称为“头鹅宴”。清代诗人陆长春《辽宫词》一诗对当年辽帝打猎场面,有如下生动的描写:“弓开满月箭流星,鸳泊弥漫水气腥。毛血乱飞鹅鸭落,脱鞲gou新放海东青”。辽末耶律延禧皇帝,曾从居庸关逃到这里避难,到了金代皇帝在此建有清凉殿,至元代忽必烈的孙子武宗皇帝,在安固里淖东南方向建了中都,每年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狩猎娱乐活动,现在还留有西山六字真言石刻庙宇遗址,在清代这里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商贸活动中心,汉蒙族商人在这里歇脚,并进行贸易往来商品交换,商贾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繁华。明仍称昂兀脑儿。以元惠帝为代表的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以后为鞑靼游牧地。《明史·杨洪》传载:“参将杨洪于正统三年,击寇于伯颜山(安固里淖东北部)。洪马蹶伤足,战益力,擒其部长也陵台等四人,追至宝昌州,又擒阿台答刺花等五人。寇大败,遁去。”《明史·朱谦》传载:“万全都指挥佥事朱谦于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清称昂古立脑。清世祖于顺治四年曾游猎于此。八百年前,这里水面广阔,草原坦荡。天上有成排的大雁飞翔,地上则鲜花盛开。各种鹅鹭狍鹿栖息草丛,从辽至金、元,鸳鸯泺一直是皇室游猎避暑之地。辽时,南伐点兵,多在千里鸳鸯泺,安固里淖,车威风,马嘶鸣,显赫了四百余年。到了元代,安固里淖游猎,进入鼎盛时期。事实上,安固里淖的美丽远不止于此,在其鼎盛时期,安固里淖有十万亩水面,水中盛产草鱼和鲤鱼,水边有二十余万亩如茵草滩,草滩上栖息着成群的鹿、獐狍、兔。可能是因为湖面上生活着很多鸳鸯,也可能是湖泊系由两支河流汇合而成,历史上这里也被称为鸳鸯泺或鸳鸯泊,在草原上有水就有生命,安固里淖一带,南临中原腹地,北倚漠北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实为洞天福地。“安固里淖”素有“坝上明珠”之称,是海河流域最大的高原内陆湖,水域面积曾达10万多亩,2004年由于气候干旱,安固里淖彻底干涸(he )
“安固里淖”位于大西湾境内,“安固里淖”,为古湖泊名,蒙语曰:昂吉尔图,亦称安固里淖尔。意为“有鸿雁和水的地方”。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口北三厅志》载:“金史地理志,抚州(今张北)有昂吉泺,又称鸳鸯泺。。。。。。今呼为昂古里脑,即金之鸳鸯泺也”。“安固里淖”辽称“鸳鸯泊”,金称“鸳鸯泺”,元明清称昂兀脑儿,元朝历代皇帝巡幸的南归西路,共24个纳钵中其中一个,安固里淖名“遮里哈刺”纳钵。明后又称集宁海子。清时,皇帝转至承德围场畋猎避暑,安固里淖由此被冷寞。鸳鸯泺曾是一处人间乐园,早在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已经是著名的皇家游乐之地,辽国皇帝春游和理政的行宫,时称“春捺钵bo”,据《辽史》记载,辽代从圣宗到天祚zuo帝的120年间,鸳鸯泊常年设行帐,辽圣宗先后七次驾临此地,辽兴宗四次,辽道宗五次,天祚zuo帝七次。可见此地是辽朝皇帝的钟爱之地。史书记载,辽帝驾临此地时喜欢做的几件事情中,就有这么一件“春猎”,猎取头鹅者能获得皇帝的赏赐,狩猎之余举行的群臣宴饮,被称为“头鹅宴”。清代诗人陆长春《辽宫词》一诗对当年辽帝打猎场面,有如下生动的描写:“弓开满月箭流星,鸳泊弥漫水气腥。毛血乱飞鹅鸭落,脱鞲gou新放海东青”。辽末耶律延禧皇帝,曾从居庸关逃到这里避难,到了金代皇帝在此建有清凉殿,至元代忽必烈的孙子武宗皇帝,在安固里淖东南方向建了中都,每年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狩猎娱乐活动,现在还留有西山六字真言石刻庙宇遗址,在清代这里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商贸活动中心,汉蒙族商人在这里歇脚,并进行贸易往来商品交换,商贾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繁华。明仍称昂兀脑儿。以元惠帝为代表的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以后为鞑靼游牧地。《明史·杨洪》传载:“参将杨洪于正统三年,击寇于伯颜山(安固里淖东北部)。洪马蹶伤足,战益力,擒其部长也陵台等四人,追至宝昌州,又擒阿台答刺花等五人。寇大败,遁去。”《明史·朱谦》传载:“万全都指挥佥事朱谦于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清称昂古立脑。清世祖于顺治四年曾游猎于此。八百年前,这里水面广阔,草原坦荡。天上有成排的大雁飞翔,地上则鲜花盛开。各种鹅鹭狍鹿栖息草丛,从辽至金、元,鸳鸯泺一直是皇室游猎避暑之地。辽时,南伐点兵,多在千里鸳鸯泺,安固里淖,车威风,马嘶鸣,显赫了四百余年。到了元代,安固里淖游猎,进入鼎盛时期。事实上,安固里淖的美丽远不止于此,在其鼎盛时期,安固里淖有十万亩水面,水中盛产草鱼和鲤鱼,水边有二十余万亩如茵草滩,草滩上栖息着成群的鹿、獐狍、兔。可能是因为湖面上生活着很多鸳鸯,也可能是湖泊系由两支河流汇合而成,历史上这里也被称为鸳鸯泺或鸳鸯泊,在草原上有水就有生命,安固里淖一带,南临中原腹地,北倚漠北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实为洞天福地。“安固里淖”素有“坝上明珠”之称,是海河流域最大的高原内陆湖,水域面积曾达10万多亩,2004年由于气候干旱,安固里淖彻底干涸(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