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吧 关注:261贴子:479

欲海回狂 白话文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1-20 11:34回复
    《欲海回狂》原序
      辛酉年(1681)夏末,我与周安士先生在荷花亭边乘凉,执手倾心交谈,纵论天下古今得失,因此谈及行善得福、作恶招祸的世间规律。周先生喟然长叹一声说道:“色欲对人的迷惑实在太大了!贤人智士尚且难免,更何况其他的人?”我低头沉思良久,心想:“以口头劝人,只能收到一时的成效。不如著书立说,可以长久传世。”便劝他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本劝善戒淫的书。周先生说:“我所作的《万善先资集》一书,刊板已经快两年了,还需筹集资金才能完工。新书即使写好,恐怕也难以问世。”我说:“只要对国家人民有益,我决不吝惜钱财!”周先生听后很高兴,于是发心编写此书。
       日子过得很快,一眨眼到了今年秋天,七月的庚午日那天,我再次向周先生提起这件事。他便在这一天里,焚香净手,正式提笔构思。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力求精辟透彻,使人眼界顿开,豁然开朗。同时还广泛搜集三教经典,以备参考。写作中他心无旁骛,连吃饭睡觉都在思考书中内容。等书稿完成,前后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我便按照此前的约定,出资招募刻工,开始进行刻板,以使此书得到广泛传播。
       衷心希望见到这本书的人,把它当作清夜里的钟声,饥荒中的食粮,常放在书案上反复研读。若能由此领悟人生的智慧,福缘自然会变得愈加深厚。至于书中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及对生活哲理的阐释,精辟生动,流光溢彩。当代自有名家慧眼,我又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十一月十六日,姑苏顾萼青林氏题。
    ---------------------------------------
      【注】蓂荚,古代的一种瑞草,每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每天生一荚;从十六日至月终,每天落一荚。三更,即变换了三次。蓂荚三更,指蓂荚生长、脱落的过程经过了三次,也就是过了三个月。


    4楼2014-01-20 11:36
    回复
      2025-08-05 10:2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卷 法戒录
      总 劝
      (共二则,一法、一戒)
        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众生的罪业深广如海,其中最难断除的就是色欲。世间万象纷繁扰扰,其中最容易触犯的便是邪淫。拔山盖世的英雄,因此而国破身亡。文采绚丽的才子,因此而身败名裂。从古至今,无论贤良与愚昧,全都在所难免。况且世风日下,古道沦亡,不仅放浪轻浮之人沉迷于色情场所,多才多艺的文人也慕恋风尘女子。嘴里说要节制欲望,欲望却更加强烈。耳中听到戒除淫欲,淫心却倍加旺盛。路边遇到娇美的女子,便不停地注目张望。闺中见到美丽的容颜,就情思缠绵难以排解。这都是由于心灵被肉体所驱使,理智被欲望所迷惑。相貌平平的女子,偶然打扮一番,就觉得像西施一样美丽。模样难看的村妇,一旦涂脂抹粉,便忘记了她原来的丑陋。
         哪知道这一念邪淫之心,天地难容,神人震怒。若毁坏别的女子的贞操,就会在自己的妻女身上偿还。若是玷污了别人家庭的名誉,自己的子孙也受到同样的报应。断子绝孙的原因,无非是刻薄狂妄。妓女的祖先,必定是贪色的浪子。本应家财富有的,被上天的神明所剥夺。本应地位显贵的,被从科举的金榜中除名。在世时遭受责打、杖击、劳役、流放、死刑等酷刑惩罚,去世后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忍受罪苦。从前种种恩爱,在这里全成泡影。昔日的雄心壮志,到此时荡然无存。
         普劝青年志士、才学名流,应当及时醒悟,破除色魔迷障。红润白皙的面颊,其实是带肉的骷髅。妆扮美丽的身体,不过是穿着衣服不断向外排泄的厕所。面对如花似玉的美女,也要像对自己的姐妹和母亲一样。没有犯下邪淫过错,须谨防失足。曾经做过此类恶事,务必悔改回头。更请展转流通戒淫书籍,使更多的人受到劝化,人人走出迷途,步入觉悟的正路。若以为劝人戒淫不过是迂腐之谈,请看冒嵩少所得的善报。如以男女风流韵事为佳话,金圣叹的结局便是前车之鉴。
         冒嵩少(《冒宪副纪事》)
         明代江苏如皋的冒嵩少先生,名起宗,己未年(1619)在科举考试中落第而归。在注解《太上感应篇》时,他对“见他色美”一句,下了很多功夫。当时帮助他抄写的,是他家请来的私塾老师罗宪岳。后来罗宪岳回到南昌,在崇祯戊辰(1628)正月时,梦见一个道士装束的老者,左右有两位少年陪从。老者手中拿着一本书,叫站在左边的少年朗读。罗宪岳悄悄听着,正是冒嵩少先生对“见他色美”这一句的注解。读完,老者说:“应该得中。”然后又叫站在右边的少年作诗,这位少年咏道:“贪将折桂广寒宫,哪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间迷眼相,榜花一到满城红。”罗宪岳醒后,确信冒嵩少先生一定会中进士,就写信把这一吉兆告诉了他儿子。等到发榜时,冒嵩少果然登第,后来官职一直做到宪副。
         金圣叹(姑苏盛传)
         江南的金圣叹,名喟,学识广博,喜欢涉猎奇闻异事,才思敏捷,自以为世上没人能超过他。他写了很多含有色情内容的书,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他所点评的《西厢记》、《水浒传》等,对书中淫秽的内容,往往引用佛经加以评述,当时人们敬佩他的才华,因此流传很广。他还写了一本《法华百问》,以个人的错误见解擅自解释经文,混淆视听,贻误众生。顺治辛丑年(1661),忽然因事被逮捕入狱,后来竟被处死,暴尸街头。   (原文作“荆某”,因为当时还有所顾虑。现在已过去很久了,所以特加订正。)
      劝有官君子
      (附吏役,共五则,四法、一戒)
         同样是人,有的劳心,当官治理他人。有的劳力,终身受人役使。有的享受荣华富贵,有的忍受贫穷困苦。这难道是天道不公平吗?其实还是由自己所招致。《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世富贵的人,都是前生修福行善所得。子孙能够享褔,全是因为祖上积德所致。这一切都遵循着必然的因果法则。然而享福的时候,还要注意继续修福。就像耕田种地,年年收获,还要年年播种。如果仗着权势寻花问柳,岂不是孟子所说的得人爵而弃天爵吗?难的是处于顺境,容易沉溺于享乐之中,因此而丧失善念,滋长淫欲之心。若能于此时蓦然悔悟,便是真正的福德深厚。
         韩魏公(《宋史》)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约后,这个女子忽然落下泪来。韩琦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我本来是供职郎郭守义的妻子,前年他被部使者捏造罪名弹劾,所以才落到今天的地步。”韩琦为她感到难过,就让她先拿着钱回家,等她丈夫的冤情昭雪以后再来。张氏走后,韩琦为她丈夫申明冤曲,准备调任其它官职。张氏按照约定来到韩琦的家中,韩琦没有见她,而是派人对她说:“我身为宰相,怎能以士人的妻子为妾?以前给你的那些钱不用还了。”便把契约还给她,又给她二十两银子作路费,使她们夫妻重新团聚。张氏感激地流下眼泪,向韩琦遥拜后离去。后来韩琦被封为魏郡王,谥号忠献,子孙极为昌盛。
         〔按〕宋代的司马光没有儿子,他的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妾,选了个时间送进书房,但司马光却不加理会。妾想试探他,就拿起一本书问他:“这是什么书?”司马光表情严肃地拱手答道:“这是《尚书》。”妾只好悄悄地离开。总之,只要欲心一淡,就能够把持住自己。韩琦能够见色不乱,全在于他的欲念淡薄。


      5楼2014-01-20 11:40
      回复
        @ 刘18157313720


        6楼2014-01-20 11:42
        回复
          @刘18157313720


          7楼2014-01-20 11:42
          回复
            @刘18157313720


            10楼2014-01-23 11:26
            回复
              劝求功名者
              (共八则,四法、二戒、二法戒)
                美色是世间人想得到的,科举功名也是世间人想得到的。然而若想二者同时拥有,就像有人又想发财腰缠万贯,又想做官当扬州刺史,还想成仙骑鹤升天,无异于痴心妄想。无奈世间最容易使人迷惑的莫过于色欲,而与求取功名水火难容的也莫过于色欲。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华出众的读书人,最终被爱欲的大浪所淹没,可以说数不胜数。若是那些得过且过,平日对求取功名不肯努力的人,倒也罢了。若是雪夜寒窗,残灯独坐,慈爱的父母望明月而神伤,贤良的妻子听鸡鸣而堕泪。一旦该得到的朱衣官服被剥夺,在科举中式的黄榜上被除名,妻子多年的期望成为泡影,父母的养育深恩无法报答,此时自己的心中该是多么悔恨!男儿若想实现青云之志,就须把人间的女色看空。
                 林茂先(《文昌化书》)
                 信州的林茂先,每天闭门读书,非常用功。中了举人后,邻居有一个富户的妻子,嫌弃自己的丈夫不肯读书上进,钦慕林茂先的才华,就自己跑来想和他亲近。林茂先说:“男女有别,这样的事情为礼法所不容。况且天地鬼神,罗列森布,无处不在,看得清清楚楚。你怎能玷污我的品行呢?”邻妇惭愧地走了。林茂先在其后的考试中,中了进士。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也都中了进士。
                 〔按〕《中庸》开篇第一章,就说君子在独处时,对于各种诱惑要有戒慎和恐惧之心。而在评论小人时,则说他们“无所忌惮”。可见修身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林茂先所说的“男女有别,礼法不容”就是敬,“天地鬼神,罗列森布”就是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他平日的个人修养的确很深。
                 罗文毅公(《罗状元本传》)
                 罗伦到京城参加会试,中途船停靠在姑苏。夜里梦见范仲淹先生来看他,并说:“来年的状元将会是你。”罗伦谦逊地表示自己不行。范先生说:“某年的某座楼中发生的事情,上天已经知道了。”罗伦醒后,回忆起当年曾在那座楼中拒绝与一名女子发生私情,这个梦看来是真的。等到了殿试的时候,他果然中了状元。
                 〔按〕即使身在暗室之中,天神的眼睛也像闪电一样明察秋毫。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更要小心谨慎。
                 杨希仲(《科名劝戒录》)
                 成都人杨希仲,在科举考试还未中第以前,曾在外地读书,其间有一个美艳的妇人想与他发生私情,被他拒绝了。他在家乡的妻子当晚就梦见一位神仙说:“你丈夫客居他乡,也能够操守严明,我会让他在众多考生中取得第一。”他妻子醒后感到很奇怪,不知是什么意思。直到年底,杨希仲返回家中说起这件事,才弄明白。第二年的乡试,杨希仲果然得了四川省第一名。
                 〔按〕《优填王经》说:“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杨希仲先生可称得上是牵之不动了。
                 曹某(《不可不可录》)
                 松江的曹某,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寓所中有一个妇人想与他发生私情,曹某赶紧避开,走出寓所到别处借宿。半路上见到有官员出行,一队侍从举着灯火,喝令行人回避,走入古庙之中。曹某悄悄跟过去,听到里面正在念本年科举考试即将中榜的名单。念到第六名时,一名官吏禀告说:“此人做了恶事,已被削去,应该由谁来代替?”神说:“曹某不与寓所中的妇人发生私情,贞节可嘉,就由他来代替。”等到考试结果揭晓,果然是第六名。
                 〔按〕好色之人,若有女子投怀送抱,必定丧德败行,因此削福减禄,无异于灾星临门。积德之士,若有女子前来私会,必定不为所动,因此蒙神嘉许,正是福星高照。所以说祸与福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12楼2014-01-23 11:26
              回复
                有空请好好这个书 @国安爱火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01 14:40
                收起回复
                  2025-08-05 10:1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南无观音菩萨 南无观音菩萨 南无观音菩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5-23 07:4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2-06 17:0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2-06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