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国海军奉命开始秘密研制核潜艇。研制地点是在内陆深处烟波浩渺的云南阳宗海湖边。大西南是战略后方,军工企业密集。首批核潜艇研制人员集结了各行各业专家共29名,他们手中仅有的资料是两张模糊不清的核潜艇照片以及一件从美国带回来的儿童航模玩具。诚然,中国虽有核反应堆,但如何将它变成潜艇的中枢,却是困难重重。
美国在核反应堆的基础上造核潜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经历了“常规动力水滴型——核动力常规型——核动力水滴型”三部曲。苏联更为坎坷,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六部曲。而中国则要一步到位。
研制部门中最为繁忙的是一位木匠,他是通过最严格的技术考核(当然免不了苛刻的政审)筛选出来的。因为,核潜艇的模型是按1:1的比例完全用木头制作的,它有着逼真的五脏六腑,宛如一艘超级玩具。
国产核潜艇就是在阳宗海湖边的一条木壳“大雪茄”里孕育出来的。它被拆拆卸卸,敲敲打打,已逾几度寒暑。那些尖端科学的精英们就在纷纷扬扬的锯末与刨花中获取了大量的感性及理性知识。从木壳到铁壳,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终于移师到葫芦岛军港开工建造了。
美国在核反应堆的基础上造核潜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经历了“常规动力水滴型——核动力常规型——核动力水滴型”三部曲。苏联更为坎坷,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六部曲。而中国则要一步到位。
研制部门中最为繁忙的是一位木匠,他是通过最严格的技术考核(当然免不了苛刻的政审)筛选出来的。因为,核潜艇的模型是按1:1的比例完全用木头制作的,它有着逼真的五脏六腑,宛如一艘超级玩具。
国产核潜艇就是在阳宗海湖边的一条木壳“大雪茄”里孕育出来的。它被拆拆卸卸,敲敲打打,已逾几度寒暑。那些尖端科学的精英们就在纷纷扬扬的锯末与刨花中获取了大量的感性及理性知识。从木壳到铁壳,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终于移师到葫芦岛军港开工建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