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edgear吧 关注:43,230贴子:1,658,416
  • 18回复贴,共1

【搬运】刀圈框高的选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见的大组赛轮组框高有24、38、50、60、88这几种尺寸,而不同的尺寸带来的实际区别有:1)车圈的空气动力优势;2)车圈和辐条的重量;3)辐条的空气动力优势;4)轮组的刚性。


【关于空气动力学】
其实在轮组的造型以及表面处理没啥好选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1)框高越大,扰流越小;2)辐条越少越短,扰流越小;3)辐条扁且截面越长,扰流越小。
所以框高较大的轮组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车圈的空气动力优势,一般情况下更能够削减辐条带来的扰流副作用,在减小滚动阻力方面会有更大的优势。
根据Mark V的解读,框高如果小于30,空气动力优势基本就跟没有一样。这也与国内车友通常的看法吻合。
【关于重量】
轮组的重量与车圈的重量是两码事。
高框轮一般情况下因为用料增加,会比低框轮有更大的重量。由于离心加速度的影响,一般认为框重在转动时的等效质量是实际质量的1.3倍,胎则是1.5倍。如果中性化花鼓润度和配重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认为高框轮组转动起来产生的惯性更强。因为骑车时双脚发力并非是持续强度,所以惯性好的轮组能为加速度丧失的瞬间保留更多的动能,从而使骑手在高速巡航中节省体力。
但与此同时,框比较重的轮组会增加骑手加速时的负担,对于腿力有限的群众而言,过弯后加速以及大集团拉扯中都能体会到高框轮组的拖重。而在山路环境中倘若坡度起伏不定,这种拖重带来的影响就更为严重。因此一般车友都认为不要用碳刀爬山,除了下山坑爹外,框重导致的惯性过大是一个主要问题。
Mark V这里关于车友要不要买一对所谓的爬坡轮组有三个参考问题:1)你是喜欢骑得轻松,还是喜欢骑得剽悍?2)如果你参与竞技,你是否基本都是跑上坡路且时速大于17英里每小时(27.4公里每小时)?3)你的整车似乎已经花了大力气来减重?
当然这哥们是认为减重与空气动力相比较,减重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1)减重不只是轮组减重,而是要整车减重;2)以上坡为主的比赛不多。我认同1观点,因为减重可以说是改车里最砸钱的目标了。
如果只是要避免拖重的问题,选择框高较小的空气动力车圈即可。
【关于刚性】
轮组的刚性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假设辐条的种类、数量、张力水平都处于标准水平,影响刚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车圈硬度;2)辐条编法;3)辐条长度。
Zonda的刚性根据坊间评价,绝对属于铝圈里的上好佳产品。但铝圈在硬度上无法跟碳圈媲美,应该是导致感受上比碳刀略软的主要原因。碳纤维材质与铝合金材质不同,常温下虽然有弹性但不具备可塑性,可以说这种硬度是材料所致,应该跟框高关系不大。
辐条编法方面传统认为直拉比交叉拉传动更直接,但扭力太大可能导致直拉的驱动侧辐条断裂。公路车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前轮全直拉,后轮非驱动侧直拉、驱动侧X2交叉拉的方案。比较独特的变种有CP和F系的1:2拉法,即后轮非驱动侧辐条数减少一半,以充分利用左侧辐条张力和节省重量和风阻;还有CP的G3编法,后轮7组共21跟辐条很有特色;以及Bontrager的后轮星芒全直拉法。比较特色的是shimano和mavic的后轮驱动侧直拉而非驱动侧交叉拉。
辐条越长,花鼓相对车圈的力矩越长,驱动也更为直接;反之框高而辐条短的话,驱动的响应速度会有所减慢。
综上所述,也是mobile01上车友们普遍认为的结论:碳圈轮组比铝圈轮组硬,低框轮组比高框轮组硬。
【结论】
出于以上这些要点考虑,在我目前两只50mm框高的寨刀轮组之上,我打算再进一只88mm前轮和一只24mm后轮。以实现前88/50后50的平路搭配和前50后20的东部山路搭配。不同框高轮组混搭除了专业赛公路TT赛中有常见的三叶刀+大饼轮组合外,也主要存在于广大如我一样预算不高的车友搭配中。
不同框高比较常见的搭配方案是前50/60后88,这种搭配的考虑是防侧风干扰。因为前轮决定着整车的平衡性,如果前轮框太高给吹歪了,很容易出现摔车的情况。
但我的考虑也得到国外很多车友经验的验证,即空气动力优势作用于前轮的效果要远超过后轮(一般是2倍以上,可参考Sheldon的文章,4.8对2)。按照Mark V的评述,这主要是由于前轮是整车破风的关键,前轮没破好,后轮遇到的就是各种坑爹的扰流,啥优势都白搭了。
当然在重量和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前后都大刀当然最好。可惜一方面花钱太多,另一方面我组寨刀前后80会很有点沉,尤其又是开口胎版本。到东部爬山的话因为并非纯坡,也需要一个50的前轮来破风。而驱动轮用个框轻一点的,相信会对加速的控制有更好的帮助。
by 冯唐难老


IP属地:贵州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10-09 22:15回复
    好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09 22:35
    收起回复
      这么长估计楼主自己也没看


      IP属地:江苏3楼2014-10-09 22:44
      收起回复
        好哒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09 22:45
        回复
          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09 22:51
          回复
            看完了 受用了


            IP属地:江西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7楼2014-10-10 00:09
            回复
              不错~


              IP属地:中国台湾8楼2014-10-10 00:11
              收起回复
                啥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10 00:16
                回复
                  好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0-10 00:36
                  回复
                    为啥辐条长的加速更直接……没懂,同样的一根辐条,肯定短的刚性更好啊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0-10 01:05
                    回复
                      那么多字,我有种不想看的冲动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10-10 01:08
                      回复
                        其实。。。。没钱上碳的不止我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10 01:26
                        回复
                          上周才搜索完没想到在贴吧看到,我也想尝试下前88后50的赶脚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10 01:30
                          回复
                            理论上前轮高框收益是大,但是实际骑行中,如果前轮框高过高会因为受侧风影响严重而出现摇摆,而一旦摇摆实际上风阻就会暴增。另外,操控性受影响的情况下,很难保持气动姿势,反而使风阻变大,因为人永远是风阻的大头。所以前低后高才是气动密码。
                            比如我前后88骑起来,稍微有点侧风就不敢趴tt姿势,前60后88,tt姿势随便趴,结果就是前60后88效果远好于前后88,更好于前88后60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6-11 11: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