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定陶的县貌相比5、6年之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可是当我们每天走在定陶的街头,会不会觉得身边总有一些事一些人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到不舒服?在这里我举件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有一次步行出去逛街,走到定陶某段较为繁华的路段,路对面过来一个大娘蹬着三轮车,车上坐着2个10岁左右的小孩,走到离我较近位置的时候,我听到车上的小孩对大娘说自己想拉屎,大娘就说那下来在路边拉吧!小孩下了车就在路边的铺着水泥板的人行道上大号,完全不顾从身边走过的行人,类似的这种事情我在定陶县时常见到,在牡丹区住的时候也见到过,我每次看到,就会觉得很反感,觉得这些人的素质为什么这么差?当然我也常想也有可能是我太矫情了,因为我发现看到这种事情的大多数人都是面无表情,似乎觉得这种事情很平常没有什么的。但是想想大家都希望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肯定也希望身边的生活环境变的整洁变的更好,而不希望每天生活在一个露天粪池里,小事情反映一个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专门评论这种现象文章,作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过快的城镇一体化进程,导致一些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突然间身份的转变,当起了城市人,而自己的生活仍然沿袭了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在农村小孩可以随地大小便)。作者的分析虽然有道理,但是 ,我认为不是所有农村人都这样,我也见很多城市人的小孩也在马路上大小便。所以我觉得根源应该是教育的缺失和国民素质普遍不高。我们可以看到大街上随便乱扔垃圾的,随地大小便的,甚至有些人在路边去买个东西,下了车就去,把自己的交通工具停放在道路的中间也不知道往路边靠一靠,真的是什么车都有。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路边的空间很宽敞,为什么不能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呢?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改变当下的应试教育,重视从小培养一个人的素质和品德的话,我们身边就多一些欢笑,多一些温暖,多一些感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