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道场吧 关注:34贴子:788
  • 7回复贴,共1

良因法师2014年11月11日~20日微博开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11/11

《禅林宝训》
湛堂谓妙喜曰:
参禅须要识虑高远,志气超迈。出言行事,持信于人。
勿随势利苟枉,自然不为朋辈描摸,时所上下也。
《宝峰记闻》
【演莲法师译文】
湛堂禅师对妙喜禅师说:参禅的人必须识见要高,思虑要远,志向要超群脱俗,气概要豪迈不凡。凡出言行事皆要存诚立信,才能使人信任。
更不可随顺势力,为贪图财利而做出有损出家人形象的事。
果能如此,自然使别人无处下手描摹你,你也就不会像一般庸俗的人被时世所左右,随潮流而沉浮。
赞曰:
无量劫来烦恼如山之巨,业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只有尽其一生的努力修行!
而修行的基础,除了对三宝的信心之外,就是恢弘的器量了。
让我们放下眼前偏狭猥琐的思想,种种贪图财利之事。
使我们的心量如虚空一般,与法性相应吧!


1楼2014-11-12 11:29回复
    2014/11/12

    《禅林宝训》
    湛堂曰:
    予昔同灵源①侍晦堂于章江寺。
    灵源一日与二僧入城,至晚方归。晦堂因问今日何往?
    灵源曰:适往大宁来。
    时死心②在旁,厉声呵曰:参禅欲脱生死,发言先要诚实,清兄何得妄语?
    灵源面热不敢对。自尔不入城郭,不妄发言。
    予固知灵源死心,皆良器也。
    《日涉记》
    【注释】
    ①灵源:北宋隆兴府黄龙灵源惟清禅师。字觉天,武宁(今属江西)人,俗姓陈。年十七为僧。嗣黄龙晦堂祖心禅师。初住舒州太平,衲子归投。复主黄龙,法筵益盛。黄庭坚、程伊川皆与为友。谥“佛寿禅师”。
    ②死心:北宋隆兴府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韶州人,俗姓黄。生有紫肉幕左肩,右袒如僧伽梨状。壮年依佛陀院德修禅师,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嗣黄龙祖心禅师。
    【演莲法师译文】
    湛堂文准禅师说:我以前同灵源惟清禅师在章江寺时,我们二人都是晦堂祖堂和尚的侍者。有一天,灵源和其他两位僧人一起进城,很晚才回寺。晦堂和尚问灵源说:“今日到哪儿去了?”
    灵源自知无事入城是不对的,但又不敢直说,只好随口回说:“今天去大宁寺,所以回来迟了。”
    当时死心悟新禅师正好在旁侍立,听灵源这样说分明是在撒谎。就大声呵责说:“我们参禅本为超脱生死,说话一定要至诚老实,清兄你怎么可以口出妄语呢?”
    灵源听死心禅师这样直言不讳地当面批评,心中既感激又惭愧,一时面红耳赤,不敢吭声。自此以后决心不再无故入城,不口出妄言。
    从灵源的知过能改和死心的刚正不阿,我因此知道他二位都是难得的大乘根器。
    赞曰:
    世间人不以“善意谎言”为过,
    但是修行人则战战兢兢,守护细行。
    因为“权巧方便”与“机巧心”看似相同,但是其体千差万别。
    佛菩萨的“权巧方便”,其体与慈悲、无我之清净心相应;
    而“善意谎言”,则是参杂着私欲、我执之机巧心。
    还是老实吧,直心是道场!


    6楼2014-11-12 11:40
    回复
      2014/11/13

      《禅林宝训》
      湛堂曰:
      灵源好阅经史,食息未尝少憩,仅能背讽乃止。
      晦堂因呵之。
      灵源曰:尝闻用力多者收功远。
      故黄太史①鲁直曰:清兄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视利养纷华若臭恶。盖其诚心自然,非特尔也。
      《赘疣集》
      【注释】
      ①黄太史: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鲁直,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他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曾游皖之山谷寺乐之,因自号山谷道人,得法于黄龙祖心禅师。
      【演莲法师译文】
      湛堂文准禅师说:灵源惟清禅师平时喜欢阅读经书史籍,常常达到废寝忘食,一定要读到能背诵熟了才罢休。
      晦堂祖心禅师看他整天埋头在书本上,因此就责备他不该这样苦读。
      灵源回答说:“弟子曾听说过,凡事多用一分努力,就能多得一分功效。修学佛法,能勇猛精进,自强不息,则三昧易成。”
      因此太史黄鲁直曾经赞叹灵源说:“清兄好学如饥似渴,而对于名闻利养以及各种纷华世事却视若粪土。这种至诚向道之心,其可贵之处在于出其自然,并不是勉强装出来的。”
      赞曰:
      透过阅读与学习,眼界与智慧得以开展,
      因此内心稳定乃至法喜,此为真乐!
      不过前提是…学习之后接着深入思维。
      如果只是将文字在心中过一过,如浮光掠影般的阅读,
      读得越多,内心只是越涣散!
      岂能真正的因此得到法喜,因而“视利养纷华若臭恶”?


      7楼2014-11-13 11:08
      回复
        2014/11/14

        《修行百颂》
        29
        死神将在你心思散漫的时候掳获你,
        听瑞的人们啊,
        从当下开始修行。
        赞:
        如同在马路旁玩耍的孩子,随时可能被被飞驰而过的车子夺去生命。
        贪图世乐的众生,将于心思散漫时,被死神所掳获,不也是如此吗!
        如仁波切所说:
        “如果有一天,你生起修行的念头,那么就从那一天开始修行。
        如果有一天晚上,你生起修行的念头,那么就从那个晚上开始修行。”。
        马上修行,不要迟疑!
        参考批注:
        顶果钦哲法王着《修行百颂—在俗世修行的一〇一个忠告》
        (The Hundred Verses of Advice)


        8楼2014-11-14 10:20
        回复
          2014/11/16

          《修行百颂》
          32
          如果你观照死亡,你将发现你不需要任何事物,
          听瑞的人们啊,
          把死亡时时刻刻记在心头。
          赞:
          世间人往往无尽的追逐财富等,作为生命的依托与保障。
          但是面对死亡时,才发现这些“保障”,一点都使不上力!
          如仁波切所说:
          “所有这些伟大的修行者如今都已故去,因为死亡是一切众生的命运。
          然而,他们如今身处净土,不再投生轮回;
          而所有那些追求今生欢悦的人,则深陷无尽的轮回苦海之中”。
          思之!
          参考批注:
          顶果钦哲法王着《修行百颂—在俗世修行的一〇一个忠告》
          (The Hundred Verses of Advice)


          10楼2014-11-17 10:12
          回复
            2014/11/17

            《禅林宝训》
            灵源清和尚住舒州太平。每见佛眼临众周密,不甚失事。因问其要。
            佛眼曰:用事宁失于宽,勿失于急。宁失于略,勿失于详。
            急则不可救,详则无所容。当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庶几为临众行事之法也。《拾遗》
            【译文】
            灵源惟清和尚住在舒州太平寺时,常见佛眼清远禅师统理大众,凡事都能处理得既周到又细密,
            很少发生失误。于是就向他请教这处事的诀窍。
            佛眼禅师告诉他说:“大凡所作之事,难保都不发生失误。但宁可失之于宽缓,不可失之于急迫。
            宁可失之于简略,不可失之于详细。因为在急促的时候发生失误,无法及时补救。
            又事情若在考虑周详之后发生差错,难以令人容谅。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能够掌握中道的原则,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能够缓和一些,便留有婉转的余地。这就是临众行事的法则。”
            赞曰:
            娑婆世界本就是秽土,因此藏污纳垢在所难免。
            我们本身就是习气充满,又怎能过于苛责他人的习气呢?
            同时太急、太详,使他人习气无所遁形,有时将产生反效果。
            更何况事事如愿,岂非增加自己的我法二执?
            自利利人是一条漫长无涯之路,
            唯有“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不缓不急,
            菩萨道才能走得长远。


            13楼2014-11-17 10:17
            回复
              2014/11/18

              《禅林宝训》
              灵源谓长灵卓①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时。
              昔慈明放意于荆楚间,含耻忍垢,见者忽之。慈明笑而已。
              有问其故,对曰:连城②与瓦砾相触,予固知不胜矣。
              逮见神鼎③后,誉播丛林,终起临济之道。
              嗟乎!道与时也,苟可强乎?
              《笔帖》
              【注释】
              ①长灵卓:北宋天宁长灵守卓禅师,福建泉州人,俗姓庄。嗣灵源惟清禅师。宣和五年(1123) 十二月二十七日,奄然示寂。阇维日,皇帝遣中使赐香,持金盘求舍利。爇香罢,盘中铿然。视之五色者数颗,大如豆。
              ②连城:指连城璧。战国时赵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送信与赵王,愿以十五座城交换。后因有“连城璧”之称。亦常用来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③神鼎:北宋潭州神鼎洪諲禅师。襄水(湖北)人,俗姓扈。嗣首山省念禅师,初隐南岳,一钵自足。后遇湘阴豪贵来游,见洪请主其邑之神鼎寺,师允诺之,然至寺则已败毁,唯余残迹。师遂清苦自持,居之十载,道侣渐聚,犹以破朽木床为狮子座,踞以说法,其淡泊如此。而以年腊俱高,诸方尊之如古赵州。寂年八十余。
              【演莲法师译文】
              灵源惟清禅师对长灵守卓禅师说:得道之士想把所得之道加于弘扬,也必须待时机因缘成熟了,才能行得通。
              以前慈明禅师在荆楚等地云游时,虽遭受许多污蔑,他都含藏忍受,别人瞧不起他,慈明禅师只是笑笑而已。有人问他:“别人如此轻慢你,你为什么还笑?”慈明禅师说:“拿价值连城的璧玉去和一文不值的瓦石相碰,我当然知道比不上石头坚硬,那又何必呢?”
              后来慈明禅师往潭州神鼎寺谒见洪諲禅师,洪諲禅师遣童子问:“长老是谁的高徒?”慈明抬头看着屋顶说:“亲见汾阳来。”洪諲拄着拐杖出来,看到慈明高兴地问说:“汾州有西河师子是吗?”慈明忽然大声叫道:“屋子倒了。”童子慌忙走出屋子,洪諲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慈明坐在地上脱下一只鞋看着洪諲,洪諲忘了还要问什么,忽又不见慈明。原来慈明早已整衣,从从容容地留下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就离开了。
              洪諲派人去追,没有追上,叹道:“汾州乃有此儿耶!”慈明禅师自此美誉播扬于丛林,而临济的道风也因此得于重振。唉!即使本身虽有道,但时机未到,又怎么可以勉强他出来弘道呢?
              赞曰: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虽说这是儒家的思想,但是佛门之“道”难道不也是如此?
              真正开悟者处处往道上会,于“道”无有须臾相离。
              即使道德内充,弘化也要等待时节因缘。
              何况我们尚在养“道”,
              又何必太在乎佛道之畅通与否,而汲汲于为人说法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楼2014-11-19 09:57
              回复
                2014/11/20

                《禅林宝训》
                灵源谓佛鉴曰:
                凡接东山师兄书,未尝言世谛事,惟丁宁忘躯宏道,诱掖后来而已。
                近得书云:诸庄旱损我总不忧,只忧禅家无眼。
                今夏百余人,室中举个狗子无佛性话,无一人会得,此可为忧。
                至哉斯言!与忧院门不办,怕官人嫌责,虑声位不扬,恐徒属不盛者,实天壤矣。
                每念此称实之言,岂复得闻。
                吾侄为嫡嗣,能力振家风,当慰宗属之望,是所切祷。
                《蟾侍者日录》
                【演莲法师译文】
                灵源惟清禅师对佛鉴慧勤禅师说:我每次接到东山法演师兄的书信,信中从来不谈世俗的事,
                只是再三叮咛我要忘躯弘法,好好教导栽培后辈弟子以及初学来者。
                最近我又接到他的信,信中说:“今年遇到旱灾,寺院的庄稼减产,这方面我并不担忧,
                只是担心时下参禅的人没有道眼。今年夏季寺中有一百多位僧人安居,我在禅堂中举赵州和尚所提出
                ‘狗子有没有佛性?’的公案,竟然没有一个人领会得,这实在是很可忧虑的事啊。”
                我觉得师兄所说的这段话,非常确切在理。比起那些只担忧寺务不办,害怕官府嫌责的人,
                顾虑自己名声势位不显赫的人,惟恐门下的徒子徒孙罗拢的不够多的人,实在是天差地别啊。
                我常常想:像这样发自内心感慨万千的实在话,还能听得到吗?
                贤侄是东山师兄的入室弟子,必能尽力丕振临济家风,以慰宗属对你所寄予的期望,
                这也是我的衷心祝愿和企盼。
                赞曰:
                精进是成就一切功德之本,
                而发起精进的障碍,即是攀缘与怯弱。
                因为攀缘,总觉得修行才是最后该做的,现在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先办。
                因为怯弱,所以觉得修行之苦、佛果之高,不是我所能承担的。
                当忆念死无常,自然放下攀缘;
                但忆念佛性功德,圣凡不二,自不妄自菲薄。
                如此转念,则能精进矣!


                23楼2014-11-20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