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吧 关注:256贴子:1,538

慎终追远----汉代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旅游门票,断断续续、胡言乱语、语无伦次的乱说一点汉代丧事,请各位老师批评。


1楼2014-11-24 06:59回复

    饭含


    4楼2014-11-24 07:12
    回复
      有马王堆现场实图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24 08:34
      收起回复

        常州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东汉时的青瓷魂瓶,造型奇特,制作精美,为我国东汉陶瓷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这件魂瓶是常州市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中征集到的,1970年出土于常州市新闸乡王家塘的东汉墓中,是由当地农民在取土中掘出的。魂瓶通高50.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6厘米。全器三腹呈双腰的葫芦形,实际是两层五联罐的套接。上层为一件完整的罐形器,方唇、竖颈、斜肩、扁圆腹,肩部饰上、下各三道弦纹,中间隔一道宽水波纹。中层等距离围塑口径3.8厘米的小罐四个,另有四组堆贴分设其间:一组为两只站立姿态稍异的小鸭子,鸭子下面贴塑甲鱼、鱼各一;二组为三只小鸡和一只鸭子,分布错落有致;三组为一只头低垂的山羊和觅食的小老鼠;四组为四只栖息的鸽子。下层也等距离围塑口径4.5厘米的小罐四个,四罐间隔之间亦设有四组堆塑:一组为一羊一猪均附食槽;二组为大犬身边附一幼犬;三组为一大一小呈直立状的熊,大熊用右爪抚嘴,小熊用右爪抚颈,形象生动有趣。中、下两层罐腹各有一周凹槽,槽内对称分布直径1.5厘米的镂空洞两个,下层腹下近底部亦对称分布直径1.6厘米的镂空洞两个。中、下两层八个小罐腹下圆柱外侧均刻印有怪异的人形纹饰,中层人形面中呈三角形,双眼及嘴巴均呈“±”形,身体由六条平行的蚕纹组成。下层人形与中层基本相同,但未刻嘴巴,身体由五道蚕纹组成。中层罐腹凹槽上还分布有一周模印“±”纹。
        魂瓶,亦称谷仓罐、堆塑罐,是我国东汉-西晋墓葬中的一种随葬品。它作为富者的陪葬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权势。罐身上堆塑的飞鸟、鸡、鸭、猪、羊、犬、熊、甲鱼等物,是当时人们祈求田园富庶、六畜兴旺的反映。当时流行的丧礼和葬俗,其中心思想之一,是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他们生前追求生活富足,死后仍想在另一世界继续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随葬品应有尽有,凡是活人所用的器具、物品,无不可以纳入墓中;凡是生人所祈求的愿望都反映装饰在随葬品上,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这件魂瓶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魂瓶的器形,初为罐形,后来则多呈瓶状。东汉流行的魂瓶肩部常附有四个小罐,加上自身,形成五联罐状,堆塑造型主要为家禽、飞鸟、爬虫。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五罐增大,附属四罐缩小,罐肩和上腹部堆塑发展成人物、楼阁、飞鸟、走兽等,演变成为“魂瓶”、“谷仓罐”。这种葬俗至东晋时逐渐消失。本文介绍的这件堆塑罐的形制实为五联罐的重叠,其风格与浙江黄岩出土东汉晚期青瓷五联罐相近,故两器时代应大体相当。
        常州市收藏的这件青瓷魂瓶,造型优美,图案繁缛,层次分明,形象逼真。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复,整体成型系分段拉坯粘接而成,各种动物造型则采用堆贴、捏塑、模印、结合镂、雕、刻、划等手法,显示出当时制瓷工艺的较高水平。迄今所见六朝时代的“魂瓶”甚多,而象青瓷魂瓶这样时代较早、器型宏大、制作精美者,实属罕见的精品。


        7楼2014-12-01 23:17
        收起回复






          8楼2014-12-01 23:27
          回复
            俑----人殉的模拟品



            10楼2014-12-02 18:54
            收起回复


              说唱俑


              11楼2014-12-02 18:58
              回复

                大汉气象


                12楼2014-12-02 19:01
                回复


                  崖墓


                  13楼2014-12-29 18:36
                  回复




                    14楼2014-12-29 18:39
                    回复
                      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崖墓多为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一般有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后室,随葬大量精美器物,著名的如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


                      15楼2014-12-29 18:42
                      回复



                        16楼2014-12-29 18:43
                        回复
                          东汉至六朝,四川地区流行崖墓。以乐山地区的为代表,往往几十座聚集在一面山坡上,形成墓地。




                          17楼2014-12-29 1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