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诞节这个事儿,竟然还整出崇洋媚外来了!我虽然不过什么圣诞节,但我真觉得就个圣诞节学校真没必要上岗上线。这么整让我感觉完全丧失了一个学府对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与尊重。作为一所学府,应有包容一切文化的胸襟,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我们的学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能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难道其魅力与博大精深还吸引不到学生的兴趣吗?用这种强迫的方式让我感觉教育者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丧失信心!在这里,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那种脆弱的民族主义感情,这不应该是一个传承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古国的态度,我们应是从容、自信而又大度雍容,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走了出来,开始怀疑过去,开始师夷长技,开始否定,从否定政治制度到否定文化、否定宗教信仰。这是我们整个民族在那个年代的一次深刻反省,这是我们的进步,我们的前辈们走出了固步自封,开始着眼世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发现了“师夷”并不能解决我们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试图重新架构我们新的文化价值,然夷不足法,则返求之!试图再一次从老祖宗那里找到解决新问题的真言、妙法,我们开始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希冀能从故纸堆找出解决我们当下文化困境的良方。可以说,这是我们整个民族又一次的深刻反省,从迷信夷技中走出来的一次反省,这是我们的又一个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能摒弃我们辉煌的传统文化,也摒弃不了、割舍不开,但我们的伟大复兴并不是复古,我也不相信所有的新问题古圣贤就能解决得了,从故纸堆里头就能找出解决我们面临的文化困境,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要走老路,我们重拾传统也绝不是要去走老路,而应该是包容、吸收!对历史与外夷,更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新的道路,无成法可依、无成规可循,历史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但绝非复古,也绝不是要照本宣科的走老路,历史早已证明,老路已经走不下去了!现在,我们国家、民族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当此深刻变革之时,我们更要以包容的心态,借鉴、吸收一切有助于我们社会深刻变革的因子,走出一条全新的复兴之路。一切社会变革总是先从文化意识开始,所以我们的文化教育更要抱持包容的态度,吸收新鲜血液,为我们社会的深刻变革孕育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变革的土壤。所以我们的社会变革必将以文化为先,我们必需更包容、更自信,思想文化界要有包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胸襟和气魄。文艺复兴将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将涵盖古今、囊括中外,再现汉唐之时纳八方来宾的浩博和开放。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我们文化界更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