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手游吧 关注:190,753贴子:611,449
  • 9回复贴,共1

【龙泉剑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29 23:06回复
    龙泉剑,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是一柄诚信高洁之剑。现在也通指浙江龙泉地区,按汉族传统工艺铸造的宝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大剑师所铸。欧冶子为铸此剑,凿开茨山 ,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剑,大约创制于殷末周初之际,距今三千多年。
    历史渊源:
    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
    龙泉宝剑[1] 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于龙泉秦溪山麓冶剑。《百越先贤志》载: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 ‘工布’”。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代讳“渊”,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
    铸造者
    鼻祖欧冶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越国人,是龙泉宝剑的创始人。
    欧冶子诞生时,正是东周列国纷争时期。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史载他为越王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6-29 23:10
    回复
      故事一
      此剑铸造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一个无法知道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
      春秋时,名将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 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29 23:11
      回复
        刘邦转脸看老翁,老翁已无影无踪了。
        后来,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就是用的这把龙渊宝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6-29 23:13
        收起回复
          宝剑下落:
          《越绝书》记载: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寻找欧冶子,请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三把剑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楚王见剑大喜,赐此地为“剑池湖”。
          关于此后龙泉剑的下落,《晋书•张华传》记载;“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另外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鉴于画江湖中不良人这个组织跟唐朝皇室李家的关系,还有李星云的神秘身世,即为此龙泉剑。其中更多隐藏故事,《画江湖之不良人》动画中将逐渐呈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29 23:13
          回复
            加精,以资鼓励!欢迎楼主多多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6-30 07:30
            收起回复
              来自度娘


              IP属地:云南8楼2015-06-30 09:01
              回复
                太长没看完


                15楼2016-04-04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