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尼吧 关注:34贴子:148
  • 1回复贴,共1

中日动漫头脑风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超人气动画《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的制作方日本SHIN-EI动画公司导演八角哲夫先生、制片人山田俊秀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武汉动漫协会的邀请,在武汉普润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平成日本语学校的积极组织安排下,来到武汉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参观走访了银都文化、东尼文化、漫迪动漫、博润通、玛雅动漫、治图文化等本土知名动漫企业,观看了企业动漫作品及衍生品展示。随后,为更好地借鉴日本优秀动漫企业的成功经验,探讨中日双方项目合作的可能性,在东湖高新管委会召开了“中日动漫企业沟通会”,会上各武汉动漫行业企业负责人与山田俊秀、八角哲夫先生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友好的沟通。参加接待并出席会议的企业有江通动画、知音漫客、海豚传媒、盛泰传媒、博润通、玛雅动漫、漫迪动漫、治图文化、东尼文化、银都文化等。
图:中日动漫企业沟通会现场
关于日本SHIN-EI动画公司
1976年成立的SHIN-EI动画公司是日本朝日电视台旗下的元老级动画公司,日本动画协会正会员,长期担纲《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经典动画作品的制作业务。
35年前制作的《哆啦A梦》(中国大陆地区又称为《机器猫》或《叮铛猫》)是SHIN-EI动画公司的第一部动画作品,起初SHIN-EI并未料《哆啦A梦》到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在日本播映了6个月后,收视率一度达到20%以上,成为当时最受日本观众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一年后,SHIN-EI推出了《哆啦A梦》的剧场版,并且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新的剧场版直至今日,剧场版的收益达到了每年30~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2.5亿元)以上。
在《哆啦A梦》推出十年后,SHIN-EI推出《蜡笔小新》剧集,同样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首部作品当年收益就达到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
除此以外,SHIN-EI广泛参加了其它各类动漫作品的制作。当前,SHIN-EI正式职员有50~60人,如将周边合作的编剧、导演与相关工作人员计入,成员已达到300~400人。
日方嘉宾简介
八角哲夫先生,1954年出生,代表作《我们这一家剧场版》、《黑魔女学园》、《蜡笔小新2007年剧场版》等。八角哲夫先生从23岁开始画漫画,创作过在日本连续十年走红的动漫作品,并参与制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动漫电影,直到60岁的今天,仍在坚持动漫的制作工作。
山田俊秀先生,20岁加入SHIN-EI动画公司,参与了《怪物君》及《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等多部动画片的制作。直至2002年,山田先生一直从事《哆啦A梦》的制作和制片。2005年后,改为做动漫策划和早期动漫作品的开发。
中日动漫企业沟通会现场纪实
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首先对日方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日方详细介绍了在中国动漫产业整体进程的大背景下,武汉动漫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成绩、发展计划和展望。回顾了武汉动漫行业从企业零散生存跃升至产业积聚发展的历程,阐释了武汉动漫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张敏表示武汉动漫产业从规模、产值、水平及速度上,武汉动漫行业均属全国一流。在武汉动漫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历来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借助本次交流沟通活动,将未来有望成为武汉动漫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介绍给日本动漫界人士,并促成多种形态的合作。
在随后的中日企业对接环节中,日方代表较为详尽的介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及特点,并讲解了日本动漫人才培训和教育的优势和经验。日本动漫题材可以全方位开发,成人消费是市场主体。日本动漫受到严格的著作权和版权保护,专业化分工明晰,从业人员不必掌握全部动漫技能,通过分工协作,就能高水平的完成动漫创作的流程配合。
在人才的培育方面,日本注重原创观念的植入,在教学阶段就要求学员不要模仿,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由于制作动漫是一个乏味的过程,让学生能坚持下去也是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动漫的全球影响力巨大,SHIN-EI动画公司制作的《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也是日本动漫中的佳作精品,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武汉动漫企业负责人及代表都表示十分期待双方藉此拥有良好的合作开端,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日方的成功经验,中方代表表达了强烈的兴趣,积极咨询并听取了日方的意见和建议。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8-02 15:34回复
    那是不可能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23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