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22日
漏签
0
天
中国好声音吧
关注:
1,377,878
贴子:
30,457,691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55
回复贴,共
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中国好声音吧
>0< 加载中...
黄家驹的音乐毕竟是小众,陈奕迅代表着大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诗爷的刀
婉转动听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香港真正拿的出手的只有医生,黄家驹已死,就算黄家驹还活着,摇滚也是小众,也是非主流。大众情歌永远是主流,永远不会过时。
道贵无心2
清新入肺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吴莫愁精美自拍
bshdgs
清新入肺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安丘鲁智深
洋洋盈耳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个粤语歌手能够让大家耳熟能详,我们还指望什么?
罂粟
笙歌鼎沸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6哦6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佐料的心灵鸡汤
1988年Beyond在北京演出期间游览了长城。《长城》也是他们的名作之一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现在看来,Beyond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至少当年的听众还从一个审美角度来谈论他们的音乐。
1988年10月15日,北京首都体育馆,这个可以容纳近1.8万人的地方坐满了人,他们像往常一样,来看歌星演唱会。首体在那个年代见证了不少音乐盛况,当时的门票也不贵,穴头们随便攒几个人就可以在这里开一场演唱会。这类演唱会根本不用宣传,只要在《北京晚报》不起眼的地方登出具体演出时间和歌手阵容的广告,整个首体就差不多能坐满。所以,当时在首体的演唱会,一般都要连着开三场。
对北京的观众来说,他们通过首体这块场地见识过不少世面,比起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北京观众的眼光都是挑剔的。这次轮到Beyond了,当Beyond演唱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半数观众离席而去,很显然,他们无法接受粤语歌曲。在当时,北京人能听到的粤语歌曲大都来自当时电视台播放的香港电视连续剧的插曲,由于当时北京电视台播放的港剧不多,北京人能听到的粤语歌曲屈指可数,比如《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这类歌曲也是通过电视剧的反复播放才流行开的。冷不丁听一首粤语歌曲,跟听一首外语歌曲没什么区别。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香港的市井文化几乎不需要Beyond这样的角色,但是商业繁荣后,娱乐公司可以有更多资金做一些商业上的冒险,当时香港最大的唱片公司宝丽金,几乎拥有当时最大牌的歌手,这些歌星为唱片公司创造的商业价值可以让唱片公司拿出一部分预算扶植地下或还没有获得商业成功的歌手,这是大公司在全世界的一贯策略,通过构架一个歌手资源梯队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当时有不少香港地下乐队有幸与唱片公司签约,Beyond就是其中的一个。但问题是,香港的娱乐市场比较单一,没有市场细分,无法保证不同形态的流行音乐生存。Beyond时期的那些乐队有机会走向商业化,是因为当时唱片公司的闲钱太多。
香港是一座生存压力比较大的城市,虽然香港的音乐教育普及程度很高,但很少有人从事音乐创作工作,因为会面临生存问题。这就是香港在商业繁荣、唱片行业繁荣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出现大批词曲作者的原因。
这批乐队的出现改变了翻唱填词现状,不管他们对摇滚乐的理解是什么样,摇滚不死,理想万岁的符号贴在他们身上,这就很容易激励年轻人。Beyond的音乐和言行谈不上叛逆,但在那样一个商业环境中,这种存在本身就足够叛逆了。这也是Beyond为什么后来20年间一直能保持他们的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安鹿久
婉转动听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不许说层主帅!Tfboys 和exo已经被我绑架,说一次层主帅,我就一个捅一刀!
houshch12
飞泉鸣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的
诗爷的刀
婉转动听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beyond被吹过头了,没有陈奕迅就没有香港乐坛,陈奕迅是最高成就者,即使张学友也达不到这样高度。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Beyond的巅峰期正好是90年代末,此时内地对港台歌手的了解还处在卡带年代,只闻其声,鲜见其人。换句话讲,流行文化的商业魅力在此时还没有形成,你只有在央视的春晚亮相才能让知名度波及全国。香港歌手的专辑进口或引进的品种也少之又少,在音像店能见到的也不过是徐小凤或者谭咏麟,大量的引进版专辑主要还是以台湾流行音乐为主。在90年代之前,流行音乐也极少被媒体报道,内地人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一直处于民间自发状态。你可以想象,在北京亚运会之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流行歌曲是需要申请报批的,对能否播放亚运歌曲都成了问题,因为这类歌曲兼有流行歌曲和公益歌曲双重属性,这给主管领导出了一个难题。在地方,情况略好一点,上海电台早就不把流行歌曲当成洪水猛兽,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播放流行歌曲了。流行歌曲真正成为广播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在90年代初期电台纷纷进行节目改革后才出现,到此时主流媒体才介入到流行音乐的传播中——这时流行音乐已经在内地流行了十几年了。
90年代初恰恰又是中国人价值观发生重要转变的分水岭,90年代前,在“振兴中华”的氛围下,理想主义成为当时最主流的价值观,“60后”和“70后”是在这种主流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但“60后”和“70后”之间在流行音乐层面上的主要差异是后者有更好的接受流行音乐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是“70后”出生的人把Beyond奉若神明的原因之一。
随着理想主义的破灭,市场经济的推行,理想主义逐步演变成拜金主义。理想转变成拜金这个过程,多数“70后”正值青春期。如果说“50后”的心灵鸡汤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么“60后”的心灵鸡汤可能就是《读者文摘》以及全国各地的《××青年》。但“70后”这一批人成长起来时,更多的大众文化内容带着商业气息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从大众文化中寻找心灵慰藉是“70后”有别于“60后”的特征。“80后”没什么心灵,所以也无所谓鸡汤。“90后”无所谓心灵鸡汤,只要不是白开水就行……
Beyond的歌曲有个特点,他们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东西,比如母爱、自由、成长,简单明了,毫无深刻,他们用一种平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方式表达出来,在香港显得特别与众不同。而在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已让人无暇去怀疑罗大佑歌词式的人生了,通俗易懂最重要,如果还有那么一点点个性更好。
j退红时雨丶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真正有个性的歌手往往是被时代造就出来的,Beyond某种程度上是香港娱乐繁荣时期的产物,但他们的音乐形态却没有那么强的时代烙印。罗大佑属于80年代的台湾,崔健属于80年代的内地,离开那个时代背景,纵使他们的作品再有艺术魅力,他们的个人魅力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黯淡。而Beyond的音乐呈现恰恰是把人生而不是时代抓住了,任何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他们的歌曲蜻蜓点水般地触及到了,Beyond带给年轻人的共鸣比歌坛教父们的影响来得更直接。Beyond很自然成了市场经济初期内地年轻人的心灵鸡汤。一句“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就足以让他们心潮澎湃了。内地歌迷是多好对付啊。
残存在“70后”身上最后的一点点理想主义情结就这样被Beyond击中了。在黄家驹去世后在大学中学念书的那拨年轻人,是推崇Beyond的骨干。因为比他们再早的人已过了对流行文化敏感的年纪,比他们再晚一点的人先天对Beyond没有记忆。这样看来,Beyond的追随者通过大众文化寻求心理满足的层面比较低,容易满足,这和整个内地一直以来文化产业没有正常的发展环境有关,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鉴赏水准变成了你稍微在鸡汤里加一点人文作料就会立刻变得鲜美无比。
也是在90年代,卡拉OK开始在中国盛行,Beyond当年的一些热门歌曲成了很多人K歌的必选曲目,这对Beyond在“80后”、“90后”中间的传承起到了很大作用。黄家驹的音域不宽,不分男女,什么嗓子都能跟着唱,旋律又如此口水,可想而知Beyond的流行度。对任何一个时期的年轻人来说,接受Beyond比接受任何一个不属于他这个时代的人都容易许多。换句话讲,他们对Beyond的热爱堪比街头中老年人对“凤凰传奇”的喜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