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关学文库》的价值和意义
(一)《关学文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地域文化价值
关学是由宋代张载创立,且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洛学、朱熹闽学并列的理学四大流派之一。经过历代学人的传承,关学成为在宋明以后对中国学术思想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且至今仍有很大国际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关学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其崇尚道德价值,重视社会伦理,具有社会担当意识,提倡求真务实精神,具有崇尚气节以及兼容并包的品格,对宋明后关中地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发生过积极的影响。在今天它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构,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
1.关学创始人张载创立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对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张载可以看作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理学的诸多范畴都是由张载最早提出来的。理学的基本理论结构是由张载奠定的。明代王廷相认为“横渠此论,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横渠理气辨》)。明清之际王夫之极力推崇张载,称自己平生的志向是“希张横渠之正学”。 其影响是国际性的。西方学者李约瑟对张载的气论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它“是11世纪关于感应原理的非常明确有力的叙述”,长期保持着“它的活力”(《中国科学技术史》);丁韪良甚至称其足以同“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以太”、“旋涡”说相匹敌(《翰林集》)。张载的有关著作先后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日文、朝鲜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在国际汉学界有较大影响。所以整理张载及其关学学派的著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关学作为宋明时期中国儒学史上一个重要地方性学术流派,在其8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20多位学人的传承,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丰富和发展了张载的学术思想,先后吸收了洛学、朱熹闽学以及王阳明的心学的相关要素,使关学成为一个有开放性、时代性的学术流派。关学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和博取兼容的学术态度,关学“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与“崇礼贵德”的思想内涵,“经世致用”的学术主旨与崇尚节操的人格追求,都在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整理关学史上的文献资料,不仅可以为研究关学学派的沿革、关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为系统研究关学人物的思想,梳理关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探讨关学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探讨关学与周边诸学派的互动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关学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其崇尚道德,躬行礼教,崇尚气节,具有社会担当意识,提倡求真务实精神,都对今天关中地域文化建设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整理出版《关学文库》对于弘扬关学优秀的地域文化,对于深化关学学术研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出版《关学文库》是一项紧迫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文化活动。
从张载之后,该学派一直传承,代不乏人,留下了大约有近800万字的丰富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除极少数(如《张载集》《蓝田三吕文集》《二曲集》)得到整理(有的尚不完善)之外,绝大多数文献没有得到整理,况且由于其中大多数文献没有被《四库》收入(有的四库仅有存目),所存多为线装书籍,其中相当部分典籍因年代久远(多为明末、清代或民国时的刻本或印本)已经残破或残缺,已不便保护、流传和阅读,本次对所涉及关学学者的著作进行的整理将有助于文献的保存、发掘和广泛利用。这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