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p的后花园吧 关注:20贴子:3,719

【继续集思广益】比较文学整理考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百度,哈哈


1楼2008-06-20 18:08回复
    这个,我就观望吧。。


    3楼2008-06-20 18:43
    回复
      百度!我已经把一楼给你了!楼下还不让发吗!要住别墅吗


      5楼2008-06-20 21:12
      回复
        平行研究:


        一. 平行研究定义:

        平行研究是美国学派提出和强调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它研究不同国家的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论其异同,总结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文学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平行研究同时包括文学与其他学科,包括艺术、哲学、历史、宗教、自然科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旨在揭示出人类文化体系只是的共同性及文学的独特性。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密切联系。

        二. 平行研究的类别

        1. 类型学,
        主要研究世界文学发展中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对彼此之间并无实际联系,或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或明或隐的共通处,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比对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觉出相似类型下深层的文化差异。

        2. 主题学,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门类,它主要用变异学去研究同一母题、题材、意象、情境、套语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的流传、演变和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从而去理解这些不同作家的各自风格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之间的交往、影响及其文化的异质特征。研究范畴主要定为:母题研究、情景研究、意象研究。


        3. 文体学, 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跨学科研究,主要是把文学和其他学科进行的比较置于系统之中,即把文学以外的学科领域作为独立连贯的学科来与文学进行比较,其立足点是文学。

        三. 平行研究对影响研究的突破

        影响研究以文学的“同源性”作为可比性的前提,而平行研究以“类同性”作为可比性的前提,对于没有文学事实联系的文学也加以比较,从而扩大了文学的研究范围,并有利于异质文明的比较和交流。影响研究注重实证性影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平行研究注重文学的审美性,注重揭示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一般规律。平行研究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研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并更好地认识文学本身。


        23楼2008-06-20 21:36
        回复
          我跟思要了复习提纲
          我也来帮你发


          26楼2008-06-20 22:06
          回复
            我发现一些错误,要修正一下……大家表忙弄走啊


            28楼2008-06-20 22:18
            回复
              这道先跳过
              嗯,变异研究开


              29楼2008-06-20 22:19
              回复
                关于平行研究的类别,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上面和这个不晓得哪个才是所谓类别

                (1)直接比较,即作品与作品、理论与理论的比较
                (2)间接比较,实际上是通过理论使作品与作品或使作品与自然、社会现象构成相互比照的关系,由于涉及到移用某种理论,因此亦称为移植研究


                30楼2008-06-20 22:28
                回复
                  呵呵辛苦了~~


                  32楼2008-06-20 22:47
                  回复
                    2、文类学的定义。西方文学的传统类别。

                    文类学 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它属于文学批评的一支。中国文学在文学类方面有其独特的、显著的民族特点。中国古代文论中所称的“文体”,即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亦兼指文章或文学的风格、文风。

                    文类学(英文 Genology,法文 Genologic)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她属于文学批评的一支。中国古代的文论中所称“文体”,即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亦兼指文章或文学的风格、文风。有人认为,西文的文类学亦即中国的文体学。这种说法大体上是正确的 ,不过 ,各有不同的侧重。中国的文体学比西方的文类学似乎更为庞杂、细致。

                    西方文类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诗学中有关文类的理论,起源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是最早从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的学者,其《诗学》不仅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也是最先以文类观点来讨论文学的专著。千百年来,从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到布瓦洛,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新古典主义,经18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一直至今,文体、文学类型的范畴和理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末,比较文学兴起,视世界各民族文学为一整体,开始从国际接触的角度研究文体和文学类型。


                    33楼2008-06-20 22:47
                    回复
                      3、形象学的定义

                      形象学本是法国学派的老话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它作为比较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中国开始走红。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这种形象是作家及集体对他者的异国和异民族的想象物


                      34楼2008-06-20 22:54
                      回复
                        切,你还跟我说这些
                        打你哟~


                        35楼2008-06-20 22:55
                        回复
                          3. 文类学的定义

                           文类,genre,又称“文体”,“风格”(style) “体裁”(form),乐黛云提出,在传统文学中有两层定义,第一是体裁、体类,如诗、赋、史、传,在西方是诗、戏剧、小说。第二是体派,如西昆体、元和体或西方的巴洛克文学、流浪汉小说。
                           文体学分为文艺文体学与比较文学文体学。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6楼2008-06-20 23:05
                          回复
                            4、读者接受的定义

                            读者接受:是建立在接受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被外民族读者、社会接受的状况


                            37楼2008-06-20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