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视频吧 关注:1,013,228贴子:222
  • 5回复贴,共1

比“太子妃”剧组还穷?却凭借低廉成本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大热的《太子妃升职记》剧组虽穷但志不短,硬是穷出电视剧届的一道风骨!剧组用度省之又省,却用十万服装费造就了“山寨大牌”潮衣。这样的服装排场已经可以说是潮衣中的A货了。既想追逐潮流又想多快好省,“山寨”们总有自己的“智慧”,应了那句老话:嘿!咱们穷人有力量!而那些风口浪尖上的前端,比如叫好叫座的“好莱坞大片”,就免不了被“出A货”的命运了。
乐视一出事,撞品牌读音的乐事薯片先遭了殃,抵制乐事薯片的声音此起彼伏。一荣未必俱荣,一损倒是皆损。乐事内心OS: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1楼2016-01-26 14:29回复
    世界上最遥远的事情不是生与死,而是我满怀期待下了4.7G的《阿凡达》蓝光高清版,打开却是精装《阿凡提》全集。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文字游戏被抖机灵的商家玩得淋漓尽致,大名鼎鼎的好莱坞早就躺枪了无数遍。
    “环”的到底是什么洋?
    《环太平洋2》最近爆出了好消息,导演Guillermo del Toro近日在推特上表示:

    《环太平洋2》被取消了?不要盲目相信你看到的各种消息。这部电影仍在进展当中,并且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的。
    此言一出,击破了网上流传已久的开发前景不容乐观的猜想。对制作方而言由于第一部反响良好,第二部推出也是势在必行。
    不过人红是非多,片好山寨多的真理也是屡试不爽!
    第一部《环太平洋》诞生之初,同时DVD上架的还有另外一部与之十分高仿的影片《环大西洋》,此片一出分流了不少原本打算买《环太平洋》的影迷。
    轻者买到手后发现自己买的并不是原版,重者观看后跟朋友交流观影心得才发现跟大家看得竟然不是同一部。

    这样下去还能不能跟朋友好好一起玩耍了。

    再看画风,80年代的电脑特技,蓝翔技校毕业的演员,小学水平的对白,看完之后知道啥叫“风中凌乱”!
    机器人使用的是类似苍蝇拍的武器迎敌。没有酷炫武器也就算了,拿个刀剑都是极好的啊!苍蝇拍到底是闹哪样!

    而被怪兽袭击的场景,特效师傅不知道是不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请来的,3D制作一样一样的。


    不过,《环大西洋》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即便效果雷人,请的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虽然叫不上名字,光看脸觉得似乎有些眼熟,明星范儿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2楼2016-01-26 14:32
    回复
      投资不如正片伙食费,不做亏本买卖
      比起《环太平洋》近2亿美元的巨额投资,The Asylum在影片《环大西洋》50万美元的成本,差不多只是《环太平洋》剧组的盒饭钱。
      由于需要赶在正式大片出来之前完成制作,The Asylum的影片制作周期往往十分短。从定片名到出成片的周期通常仅有四个月。其中剧本要在六周内完成,留给前期制作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后期制作则被控制在2-3周。
      虽然这样短暂的制作周期,和粗糙的影片让观众直呼“太烂”,但The Asylum公司自从1997年创建至今,没有一部电影赔过钱。

      The Asylum这家以山寨为主打的小成本制作公司对于成本的控制,精打细算,还有着自己的既定规则:
      1)给电视台的,比如SyFy和Lifetime频道,一般一百万美元左右,大多数给了更大牌的演员或者后期。据称其实公司99%的电影都是一百万以下的成本。
      2)20万左右的是性感喜剧或者恐怖片。
      3)运用既有的影像镜头做的恐怖片成本保证在10万美元以下。
      专注山寨19年,跟随山寨的脚步也是与时俱进的,“鲨卷风”系列山寨了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大白鲨》,去年也走到了第三部,淘气的网友已经为这个大名鼎鼎、奋发自强的山寨公司译制好了中文名。
      鲨卷风(天降鲨鱼)

      鲨卷风2(你是风儿我是鲨·纽约篇)

      鲨卷风3(雅蠛蝶)

      弱肉强食的好莱坞,很难界定这样的投机行为是否合理。但他们巧妙避开了普遍的大片营销方式,通过DVD的销售、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生存之路,也给小成本影片的走红打开了一个“或许可以尝试”的成功启示。
      本文系火传媒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火传媒”(微信号:huochuanmei)


      6楼2016-01-26 14:40
      收起回复
        暖暖


        7楼2016-01-28 18:07
        回复
          太子妃赚得盆满钵满啊


          8楼2016-02-01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