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人物畫的表現,如同我們一開始的主題所提到的,會從最早期從塗鴉開始,慢慢出現到圓圈亂畫,再來會出現太陽臉,再從太陽臉會發展成蝌蚪人,蝌蚪人出現後,人物的手腳會一起出現,再經過一段時間後,人物的身體會開始在畫裡顯現出來,從此開始就能畫出比較具象的人物出來。
在幼兒的人物畫中,初期都是以畫單一的人物為主,而人物早期大多為「自己」,經過生活經驗與跟家人互動,慢慢會畫到家人,開始從單人到兩人以上。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小朋友的作品看到,雖然是線條畫,但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小朋友所畫的主角是「家人」,從過去我所提到孩子畫蝌蚪人的經驗,孩子筆下的人物身體會在時期中慢慢出現,手腳本身也會表現得更具象,接著,爸爸媽媽穿不一樣衣服的概念也會出現,這樣的幼兒畫表現,通常發生在四歲、五歲的孩子。

我們從上面這張畫也可以發現,幼兒愈靈活運用手,他的線條變化愈多,我們看到這位小朋友在畫人物的頭髮,尤其是畫媽媽的衣服、裙子的部分,這種線條的運用,反應出小朋友靈巧運用線條的表現。
而在幼兒這個時期,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的兒童畫發現,孩子大約在四歲左右,開始會畫身體後,其實表現方式都是很相似的。我們從下面這三幅畫不同國家的小朋友作品來看,幾乎都是以臉部為主,但其中有的作品有兩隻腳的出現,還會畫出他有衣服的樣子,有的則是沒有衣服的表現,但從臉上、手腳的表現方式,幾乎不分國別,都會有很相似的呈現。此外,最後一張作品的四歲小朋友,不但畫自己還畫朋友,這時候常常把自己之外的人畫小一點。

不同於國外的是,台灣的小朋友在幼稚園或在家庭,很少會用水性的筆去畫畫,在外國會特別讓幼兒去使用粉質顏料,就像我們所常說的廣告顏料,它顏色的豐富,用筆比較粗曠,就像上面這三張國外小朋友畫的人物畫。這三張畫的特點是,用筆大膽、表情幽默自然、用色豐富,用色豐富在幼兒時期,必須要依靠老師提供較豐富的色彩,小朋友才會有機會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在紙上,這樣的階段練習在台灣是比較少見的。
接下來再看二張小朋友的作品分享,下面左邊這張是日本小朋友的畫,可以發現這位孩子雖然沒有用粗曠的筆,而是使用較細的彩色鉛筆,一樣可以畫出這麼可愛的畫唷!另外下面右邊這張作品則是美國小朋友畫的,他用蠟筆畫了很多的人物臉相,我們從這張兒童畫可以注意到,孩子畫出來的臉、眼睛、嘴巴、鼻子其實都一樣,只有頭髮不同,有的粗有的細,用這樣的呈現來分別不同的角色,因為在幼兒四、五歲的階段,比較難分別人物的表情,都會以一樣的形式來表現。

我們從台灣的兒童畫來看,台灣的兒童畫比賽機會多,幼兒畫會顯得比較成熟,作品中大多會把幼兒的家庭生活,跟朋友同學之間的生活也會帶進去。

其實,孩子大概到幼稚園中班或大班時,就會把生活帶進去自己的畫作裡,人物畫也會從單一人物發展到把生活情境帶入。像下面這張幼兒畫,就是畫出自己在床鋪上睡覺的樣子,身上蓋著棉被,棉被上還有圖案,很可愛!

當孩子到了大班後,認識的東西愈來愈多,開始把生活中認識的事物表現出來,也會慢慢將這些事物帶進人物畫中,這是家長可以去注意到的,就像下面這張作品,除了人物畫之外,還把兔子帶進去,從這四張分享的台灣兒童畫來看,孩子能在幼兒時期,從畫單一人物發展到加入生活事物,可以算是很好的繪畫能力發展唷!

過去我也曾經試過,是否能在幼兒階段,在教導小朋友畫畫的時候,幫助他增加觀察力的刺激,於是幾年前,我在教大班的小朋友畫畫時,請小朋友準備鏡子,要小朋友看著鏡子畫自己,這張大班小朋友畫的鏡子裡面的我,也就是「自畫像」,我發現經過鏡子的觀察,孩子畫的五官,不會再像一般符號式的臉,就是畫眼睛是用點點表現,嘴巴則是畫一條線,而鼻子也用一個點表現,而是在畫中,眼睛有了眼白,還有睫毛,鼻子有兩個鼻孔,可以畫出這樣的細節出來。

因此,小朋友到大班,不妨讓小朋友看著鏡子畫畫看自己,有這樣的觀察刺激,在畫人物的時候會更具體,會有細節的表現,不用害怕幼兒時期是否要刺激觀察,可以試試看,這是個成功的例子。
《本月練習題》
‧請家長試著讓孩子看著鏡子練習畫出自己的臉,或者發揮想像力畫出對自己的印象!
《鄭老師的小叮嚀》
Q:小朋友沒有耐心坐著畫畫,或者專心聽父母引導,要如何跟小朋友互動,才能讓他進入想畫畫的狀態呢?
A:兒童假使一直都在家庭裡,都沒有從事戶外活動,會比較容易變得不專注。心理學家表示,兒童在戶外有一個小時的活動,回來後,他就會有一個小時可以安靜地做靜態活動。現在因為小朋友大多生活在都市,生活空間較狹小,變成主要生活都在家中,甚至在幼稚園上課完後,也是直接就回到家裡面,生活空間太窄的話,小朋友容易會有不專注的情況,因此,應該試著多讓小朋友從事戶外活動、多運動,回到家後,就會比較專注,這個問題是家長比較需要去克服的。
另外,兒童在表現東西的時候,要畫的東西,往往沒有觀察、接觸的機會,突然要他們畫出來是有困難的,因為他的腦海沒有這些東西的印象。這樣的情形,家長要想辦法克服,試著增加孩子腦海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好比說,帶小朋友去動物園觀察,回來後腦海就會有動物的圖像,畫畫的時候就可以表現,就比較不會有因為畫不出來,而不願畫畫的狀況。
當然現代的家長很忙碌,可能無法一直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或進行觀察,其實也可以不用一直到戶外去,只要偶爾讓孩子有活動身體的機會,其他大部分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透過圖畫書來看不同的圖像,久而久之,他們也會把自己喜歡的圖像運用出來,畫到自己的圖上去。
還有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小朋友用很大張的畫紙,要他們畫很大的東西,這樣小朋友心理會產生壓力,會感到力不從心。開始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用蠟筆或彩色鉛筆畫,紙張不要超過八開大小,太大的紙張小朋友反而畫不出來,可以小一點,像明信片大,十六開大小也可以,讓他先試著畫一些小東西,一步一步來,相信就可以幫助小朋友更專注或更有耐心唷!
在幼兒的人物畫中,初期都是以畫單一的人物為主,而人物早期大多為「自己」,經過生活經驗與跟家人互動,慢慢會畫到家人,開始從單人到兩人以上。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小朋友的作品看到,雖然是線條畫,但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小朋友所畫的主角是「家人」,從過去我所提到孩子畫蝌蚪人的經驗,孩子筆下的人物身體會在時期中慢慢出現,手腳本身也會表現得更具象,接著,爸爸媽媽穿不一樣衣服的概念也會出現,這樣的幼兒畫表現,通常發生在四歲、五歲的孩子。

我們從上面這張畫也可以發現,幼兒愈靈活運用手,他的線條變化愈多,我們看到這位小朋友在畫人物的頭髮,尤其是畫媽媽的衣服、裙子的部分,這種線條的運用,反應出小朋友靈巧運用線條的表現。
而在幼兒這個時期,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的兒童畫發現,孩子大約在四歲左右,開始會畫身體後,其實表現方式都是很相似的。我們從下面這三幅畫不同國家的小朋友作品來看,幾乎都是以臉部為主,但其中有的作品有兩隻腳的出現,還會畫出他有衣服的樣子,有的則是沒有衣服的表現,但從臉上、手腳的表現方式,幾乎不分國別,都會有很相似的呈現。此外,最後一張作品的四歲小朋友,不但畫自己還畫朋友,這時候常常把自己之外的人畫小一點。

不同於國外的是,台灣的小朋友在幼稚園或在家庭,很少會用水性的筆去畫畫,在外國會特別讓幼兒去使用粉質顏料,就像我們所常說的廣告顏料,它顏色的豐富,用筆比較粗曠,就像上面這三張國外小朋友畫的人物畫。這三張畫的特點是,用筆大膽、表情幽默自然、用色豐富,用色豐富在幼兒時期,必須要依靠老師提供較豐富的色彩,小朋友才會有機會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在紙上,這樣的階段練習在台灣是比較少見的。
接下來再看二張小朋友的作品分享,下面左邊這張是日本小朋友的畫,可以發現這位孩子雖然沒有用粗曠的筆,而是使用較細的彩色鉛筆,一樣可以畫出這麼可愛的畫唷!另外下面右邊這張作品則是美國小朋友畫的,他用蠟筆畫了很多的人物臉相,我們從這張兒童畫可以注意到,孩子畫出來的臉、眼睛、嘴巴、鼻子其實都一樣,只有頭髮不同,有的粗有的細,用這樣的呈現來分別不同的角色,因為在幼兒四、五歲的階段,比較難分別人物的表情,都會以一樣的形式來表現。

我們從台灣的兒童畫來看,台灣的兒童畫比賽機會多,幼兒畫會顯得比較成熟,作品中大多會把幼兒的家庭生活,跟朋友同學之間的生活也會帶進去。

其實,孩子大概到幼稚園中班或大班時,就會把生活帶進去自己的畫作裡,人物畫也會從單一人物發展到把生活情境帶入。像下面這張幼兒畫,就是畫出自己在床鋪上睡覺的樣子,身上蓋著棉被,棉被上還有圖案,很可愛!

當孩子到了大班後,認識的東西愈來愈多,開始把生活中認識的事物表現出來,也會慢慢將這些事物帶進人物畫中,這是家長可以去注意到的,就像下面這張作品,除了人物畫之外,還把兔子帶進去,從這四張分享的台灣兒童畫來看,孩子能在幼兒時期,從畫單一人物發展到加入生活事物,可以算是很好的繪畫能力發展唷!

過去我也曾經試過,是否能在幼兒階段,在教導小朋友畫畫的時候,幫助他增加觀察力的刺激,於是幾年前,我在教大班的小朋友畫畫時,請小朋友準備鏡子,要小朋友看著鏡子畫自己,這張大班小朋友畫的鏡子裡面的我,也就是「自畫像」,我發現經過鏡子的觀察,孩子畫的五官,不會再像一般符號式的臉,就是畫眼睛是用點點表現,嘴巴則是畫一條線,而鼻子也用一個點表現,而是在畫中,眼睛有了眼白,還有睫毛,鼻子有兩個鼻孔,可以畫出這樣的細節出來。

因此,小朋友到大班,不妨讓小朋友看著鏡子畫畫看自己,有這樣的觀察刺激,在畫人物的時候會更具體,會有細節的表現,不用害怕幼兒時期是否要刺激觀察,可以試試看,這是個成功的例子。
《本月練習題》
‧請家長試著讓孩子看著鏡子練習畫出自己的臉,或者發揮想像力畫出對自己的印象!
《鄭老師的小叮嚀》
Q:小朋友沒有耐心坐著畫畫,或者專心聽父母引導,要如何跟小朋友互動,才能讓他進入想畫畫的狀態呢?
A:兒童假使一直都在家庭裡,都沒有從事戶外活動,會比較容易變得不專注。心理學家表示,兒童在戶外有一個小時的活動,回來後,他就會有一個小時可以安靜地做靜態活動。現在因為小朋友大多生活在都市,生活空間較狹小,變成主要生活都在家中,甚至在幼稚園上課完後,也是直接就回到家裡面,生活空間太窄的話,小朋友容易會有不專注的情況,因此,應該試著多讓小朋友從事戶外活動、多運動,回到家後,就會比較專注,這個問題是家長比較需要去克服的。
另外,兒童在表現東西的時候,要畫的東西,往往沒有觀察、接觸的機會,突然要他們畫出來是有困難的,因為他的腦海沒有這些東西的印象。這樣的情形,家長要想辦法克服,試著增加孩子腦海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好比說,帶小朋友去動物園觀察,回來後腦海就會有動物的圖像,畫畫的時候就可以表現,就比較不會有因為畫不出來,而不願畫畫的狀況。
當然現代的家長很忙碌,可能無法一直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或進行觀察,其實也可以不用一直到戶外去,只要偶爾讓孩子有活動身體的機會,其他大部分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透過圖畫書來看不同的圖像,久而久之,他們也會把自己喜歡的圖像運用出來,畫到自己的圖上去。
還有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小朋友用很大張的畫紙,要他們畫很大的東西,這樣小朋友心理會產生壓力,會感到力不從心。開始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用蠟筆或彩色鉛筆畫,紙張不要超過八開大小,太大的紙張小朋友反而畫不出來,可以小一點,像明信片大,十六開大小也可以,讓他先試著畫一些小東西,一步一步來,相信就可以幫助小朋友更專注或更有耐心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