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p的后花园吧 关注:20贴子:3,719
  • 14回复贴,共1

【倾听俄罗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费特•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Фет (Шеншин) Афанас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1820-1892)
诗人。父姓宪欣。出生于奥廖尔省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时在德国人办的寄宿学校学习。1838年至1844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845年至1858年在军队服役,从60年代开始经营农庄。1840年费特的第一本诗集《抒情诗的万神殿》出版,诗中有着俄罗斯古典浪漫主义风格和明显的拜伦痕迹。第二本诗集(1850年)中有许多优秀诗篇,如《我来向你致意》,《黎明前你不要叫醒他》,《你美丽的花环清新而芬芳》,《狄安娜》,《当我的幻想回到遥远的往昔》,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音乐性征服了当时文坛许多名家。50年代后期,费特曾一度与《现代人》旗下的作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鲍特金、德鲁日宁等接近,先后有两本新诗集问世(1856、1860)。到60年代初,他的创作激情衰退,专事农庄经营,而进入晚年又重新执笔,著有四卷本诗集《黄昏之火》(1883-1891)。



1楼2008-07-12 16:17回复
    在那些没有尽头的事物面前,
    一天或一个世纪又有什么意义?
    是的,谁也不能永恒,
    但整个人类却不会死去!

    ---费特


    2楼2008-07-12 16:18
    回复
      霞光

       低声的耳语 胆怯的呼吸
       夜莺的鸣啼 
       银白色的 飘动着的 
       是梦中的小溪 


       夜的火光 夜的幽暗
       无尽的幽暗
       令人心醉的变幻
       是那可爱的脸蛋 


       烟云里 蔷薇的紫红
       琥珀的闪光
       还有接吻和眼泪
       霞光 霞光


      3楼2008-07-12 16:20
      回复
        我来看望你

        【俄】 阿方纳西耶维奇·费特 著 

        谷羽 译 

          我来看望你向你祝福,

          想诉说太阳已经升起,

          温暖的阳光照耀草木,

          闪亮的叶子交相辉映;

          想诉说森林都已苏醒,

          每条树枝儿都在颤动,

          每一只鸟儿抖擞羽翎,

          林中洋溢着春之憧憬;

          想诉说我又一次来临,

          怀着一如昨日的赤诚,

          为了你同时也为幸运,

          时刻愿献出我的心灵;

          想诉说打从四面八方,

          向我吹拂着欢乐的风,

          我不知歌儿该怎么唱,

          成熟的歌却直撞喉咙。


        4楼2008-07-12 16:23
        回复
          月 下
           【俄】费特

           我和你一道漫步,
           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都快碎了,
           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
           小草在呜咽不息, 
           磨坊,小河和远处都沉浸
           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
           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
           在月亮的清辉里。


          5楼2008-07-12 16:23
          回复
            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Вунин,1870~1953)
            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1年发表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他的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优秀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松树》(1901)《新路》(1901)、《黑土》(1904),反映了作者对俄罗斯命运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对已逝去的时代的留恋与惋惜,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著有短篇小说《古代人生》、《夜话》、《伊格纳特》等。19O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土。十月革命前的散文,《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兄弟们》(1914)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仇恨。他的散文绘声绘影、简练生动。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侨居法国期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如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此外,还著有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哲理性文学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众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遗产,具有一定的美学与认识价值。


            6楼2008-07-12 16:32
            回复
              仿民谣


              我是瓜田看瓜女,
              他是快乐捕鱼郎。
              利曼海上船沉没,
              河海风波他经几多。

              人说希腊美女多,
              偏我生得瘦又锉。
              海上风帆多沉没――
              只怕他一命丧风波!

              天好天坏我等他……
              等不到他回我卖瓜地,
              卖了瓜地我扔戒指,
              扔了戒指,一根辫子送我命归西。

              1903年-1906年

              张冰 译


              7楼2008-07-12 16:33
              回复
                晚霞顿时收敛了余光


                晚霞顿时收敛了余光。
                我遥望四处,心f中怅惘
                面前已经收割的田野,
                只剩下一片暮色苍茫。

                仲向远方的广阔的平原,
                笼盖着一层秋天的夜色;
                只有西天略红的背景上,
                光线膝脆.树影萧瑟。

                四周静悄悄,全无声息,
                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忧愁……
                是由于投宿的地方太远?
                还是由于这漆黑的田畴?

                或者由于秋天的降临
                带来了熟稔而亲切的气息——
                乡村间静默无声的愁思,
                草原上荒无人烟的凄寂?

                (张苹纫译)


                8楼2008-07-12 16:33
                回复
                  松树一天天更见清新苍翠


                  松树一天天更见清新苍翠,
                  森林浓密了.田野露出了绿色,
                  二月终于降服于潮湿的春风,
                  沟谷里的积雪失去了鲜明的光泽。

                  打谷场和花园还像冬天一样,
                  祖父的房子里笼翠着一片宁静;
                  但阴冷的、空荡荡的大厅里已有了春意,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人来临。

                  透过门上雾气腾腾的玻璃.
                  我望着积雪尚未融化的阳台,
                  光秃秃的、潮湿的花园不再使我忧伤,
                  我待椴树枝头寒鸦重来。

                  像狱中等待渴望已久的自由,
                  我等待三月的晨雾,葱郁的山冈,
                  等待白云带来光亮和温暖,
                  等待田野里先来的百灵鸟的歌唱!


                  (张苹纫译)


                  9楼2008-07-12 16:33
                  回复
                    祖国


                    铅灰的天空越压越低,
                    阴沉的冬日渐暗渐淡。
                    一带松林无边无际,
                    四面不见村落人烟。

                    唯有一片雾,青灰乳白,
                    笼罩着积雪的广漠,
                    仿佛是谁的温柔的悲哀
                    给黄昏抹上了一笔柔和。

                    (飞白译


                    10楼2008-07-12 16:33
                    回复
                      节奏


                      钟,在隔壁,黑而空的厅里,
                      沙沙作响.敲了十二下当当;
                      无数瞬息,排成一列奔忙,
                      奔向不可知,奔向沉睡和墓地,

                      它们奔忙暂停了片时,
                      又重新嘀嗒,编织金色花样;
                      而我,被惑于节奏感的幻想,
                      交出了自己,妊这股力量追逼。

                      我睁着双眼,望着光之流,
                      听着自己均匀的心搏,
                      听着这首诗的节奏之歌,
                      听行星交响曲在想象中演奏,——

                      全是节奏,奔忙、无目的的追求!
                      但可怕的.却是放弃追求的时刻。

                      (飞白译)


                      11楼2008-07-12 16:33
                      回复
                        如果能用俄文读 那该多好
                        诗这个东西我是万万不相信译本的 翻译过来 诗的美恐怕折损了一大半了吧~首先音韵美就没有啦 

                        这两天读拉丁美洲诗集读出来的感受


                        12楼2008-07-12 17:52
                        回复
                          是啊,能读原文是最好的
                          但是在没有条件的时候,读译作也不错
                          站得远远地看,即使有什么觉得不妥的地方也会自然地推倒译者的身上
                          就像维尔伦的诗,他盛名如此,但诗作从中文译作看来却平平无奇,我们就可以用翻译的过滤和变异来解释,这不免也是一个好理由
                          何况有些诗,翻译过来仍然能感到它的庞大和优美
                          像我喜欢的兰波
                          :)


                          13楼2008-07-12 18:18
                          回复
                            读诗分析诗的人也很要紧
                            上学习上英美诗歌鉴赏 是一个无比龌龊的老师讲

                            恋爱他都能讲成街头的老鼠爱大米式的恶心东西 
                            我每次都抱头想吐 结果上了几次我就没再出现了 考试也没去 零分就零分 那我也不想看着那个丑人糟踏诗歌


                            14楼2008-07-12 18:24
                            回复
                              那倒是。
                              我的中国古代文学老师就是这样。
                              好好的《上邪》,他说这首诗就是我爱你,非常非常爱你。完。
                              还有“舒舒脱脱兮!无感我巾兑兮!无使犬也吠!”,他很可爱地用四川话翻译道:哥哥哟,你慢点脱……
                              想来真是好笑。

                              所以我倍加想念刘亚丁、王晓路、石坚,这些我们学校的巨匠们。
                              对了,我还非常想上杨吾能先生的课


                              15楼2008-07-13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