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恒冠吧 关注:33贴子:106
  • 0回复贴,共1

天津滨海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在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带动下,分别在体制机制创新、创业载体搭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区域创新氛围。
  全国首推创通票 打造无忧创业环境
  为了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企业资源、培育企业成长,高新区于去年6月通过了创新创业通票(简称“创通票”)制度。截至目前,共发放高企创通票550张,成功认定198家;发放新三板创通票45张,成功上市16家;向1200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创通票,新增专利8000件。在创通票这种模式下,不仅申请服务包的企业受益,也促进了优质服务机构在高新区的聚集和活跃。目前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服务机构(含金融机构)超过100家,形成了专业化运营、透明化竞争、生态化集聚的良好局面。
  据悉,创通票提供5大服务包:初创服务包、高企服务包、知识产权服务包、分析测试服务包、新三板挂牌服务包,基本覆盖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每一个阶段,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一张通票管创业”。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罗志民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作高企认定,找中介机构就得先掏钱,且不管认定成功与否,这个钱都要花。拿到创通票以后,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不需要花一分钱,这令企业十分受益。”
  众创空间遍地开花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根据统计,高新区目前已建、在建和正在筹建的众创空间超过30家,国家级孵化器增加到12个。2015年,高新区通过制定高新区创新创业载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出台《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举措(试行)》、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审批流程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盘活用好了各类创新创业资源。
  高新区各大众创空间的遍地开花,不仅带动了更多人创业的积极性,更促使上千家天使投资、知识产权代理、风投公司等涌入高新区。“十三五”期间,天津高新区将依托国际创业中心、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爱维117创业航母等平台载体,继续推动建设众创空间,探索发展一批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同时,还将持续推进存量孵化器、加速器提升改造进程,引入创交所、中科先进院、创客总部等专业运营团队,构建完整的多元创业载体体系。
  壮大创新主体
  集聚创新资源
  作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2015年,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328家,总数突破7619家,比2010年增长9倍,增量、数量保持全市第一;小巨人企业新增70家,总数达到323家,比2010年增长9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8家,总数达到633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总数达到33家。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安排20亿元人民币,用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还将实施企业“千百十”培育计划、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升级版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等服务措施,全面启动高企培育全覆盖计划。到2020年,在高新区内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突破5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00家,力争达到1800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高新区还将重点面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引进15-20家国家级大院大所和海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等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机构;新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到2020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5家。


1楼2016-03-07 09: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