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朝简史
一、【天下归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胤朝以来,历经平朝及南北二朝,神州大地终于又回归到了统一的统治下
昭太祖王允和,本是南申朝廷的外戚,他的女儿嫁给了申平帝刘灿,为申少帝的母亲,在两代天子的统治下,王允和不断把持朝政,扶植亲信。他的儿子王钧是申朝的柱国大将军,手握重兵调用权,少帝通天三年,王钧率大军二十五万,号三十万,灭亡分崩离析的北赵和北晋朝廷,统一了天下
少帝贪图享乐,久居深宫,听闻舅舅取得胜利后,开心的任命其为【天下平贼兵马大元帅】召其“上京”,不料王钧一入京城,就在雄武门斩杀禁卫军八百人,又派人入丞相白共入家中,将其满门屠尽,后世称之【雄武门之变】
王钧随后身着血装入宫,面对着吓破胆的少帝,他命左右“护天子于明堂”,将少帝软禁。
王允和很快利用机会夺取了中央的政权,申朝强干弱枝的军事使掌握了中央军的王钧几乎所向披靡,除了他本人的亲家虹农王刘煜外,其他的申朝王公皆被杀害,他又重用北朝旧部,与北朝贵族联姻以构建同盟,最终于1555年完全掌握了申朝的天下
尽管如此,存活的少帝仍然是王氏父子的心头之患,他的母亲,即王钧的同母姐姐坚决反对父弟处决他,王允和本人有无视她的意思,但王钧,据说与其姐有暧昧关系,屡次阻止了父亲想杀害少帝的做法,甚至民间传说,少帝是王钧与王皇后所生的儿子
但是,要想坐稳天下,就必须称帝,王允和最终于1558年胁迫少帝【禅让】,夺得了权力,随着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后,1559年,王允和正式宣布第二年改元武兴,改国号为【昭】,由于古三代属金、木、水德、周属火德,胤属土德,平属金德,申属木德,故昭属水德,尚玄色
1560年,正式改元武兴,宣告了昭朝的正式建立
二、【昭初之治】
昭朝的建立,是以军队和军事贵族为基础的,因此,其整个统治时间,都突显处一个特色,那就是军阀贵族政治。文官在平朝和胤朝都是朝廷的主力,但是到了昭朝,他们的权力也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先是太祖废除丞相而置内阁,内阁并非法定的机构,而只是皇帝处理政务的附庸,尽管到了光宗之后,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但为其撑腰的,归根究底还是军事贵族起家的世家大族。太祖又听太宗之谏言,在三省各设一首辅,他们共同负责内阁的运作,初步形成了昭朝的政治格局
太祖崩后太宗继位,他为了安抚自己兄弟及建国功臣,决定分封诸藩。他的五位兄弟三个侄儿都分封了藩国,后来的诸藩,也大都类似,他又分封异姓藩王,虽然诸藩名义上是半独立的,但其军事力量、官员任免权力根本不足以成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王钧三弟泰王王钦的后代就是光宗皇帝,正是光宗年间,藩王的势力不断增大。到太宗去世时,整个昭朝的国运是蒸蒸日上。
三、【秦楚战争】
光宗分封之后,各地的割据势力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在中央朝廷,外戚和宦官、外戚和外戚之间的纷争也更加剧烈,一位藩王就曾指出,光宗以后的皇帝都是【京都囚徒】,光宗的儿子惠宗是个皇帝,在大臣集体抗议割让土地时噎死在大殿上,其古怪的脾气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既后来的哀宗和玄宗
哀宗有龙阳之好,据说十分迷恋年轻貌美的宦官高杉,始终无心朝事,其皇后也抑郁自杀,并无后人。外戚白泽赵家很快想要扶植其长弟永王王辉垠,兴国五年哀宗即病死,享年仅二十岁,按照昭朝的律法,永王继位,是为昭玄宗,改元大盛。玄宗的脾气与父亲一样暴躁,曾经在大殿上用腰带打死大臣裴参,又频频更换朝中大臣,不过,他的统治逐渐为白泽赵家把持,皇后父赵良悟很快控制了中书省及内阁,形成了赵氏专权的局面。这种局面持续了十三年之久,直到赵良悟去世。
玄宗喜爱杜贵妃,与她有一子,是为昌陵王,杜贵妃的父亲大都督楚南平州镇守杜奎自然打起了帮外孙继承皇位的主意。趁赵良悟去世,玄宗打猎时中刺客毒箭奄奄一息之时发动以【尊皇讨奸】为口号的叛乱,力图罢黜白泽赵氏想要扶植的太子王正钦。因为赵家出自秦风省,杜家出自楚河省,因此这次纷争被称为秦楚之争
各地镇守因而分成了两派,大多藩王则并不表态,这让这次战争变成了标准的外姓战争。佐秦派和佐楚派接连展开大战,到了大盛二十九年年底时,双方在宛原展开了昭朝历史上最大的战役,宛原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秦军有八万部众,号称十万人。楚军则有十一万部众,号称十五万。尽管楚军有兵力上的优势,但其内部矛盾造成了战线过宽、兵力分散,最终被秦军以幽州路镇军为首的骑兵击溃。
此次战争也是昭朝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外来科技的战争。佐秦派的靖海镇守就装备了欧伊菲诺人提供的火枪,组成了洋铳队以替代老式的火铳队,他们还仿制了火枪和火炮以进行量产。
宛原大战后,楚军全面崩溃,佐楚派也分崩离析,负隅顽抗的杜奎最终在箱山一战中被火炮炸死,他的军队很快瓦解,杜贵妃和昌陵王被秦军俘获。
昌陵王与太子本是密友,他们之间并没有仇恨,但是双方立场的不同还是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大盛二十九年年底,昌陵王及其母被处刑示众。据说太子亲自去看后,泪流满面,悲伤得无法自拔。
玄宗在寝宫中听闻此事,抑郁寡欢,不出一周便在宫中去世,太子很快夺取大权,于第二年元月改元天元,王正钦是为天元皇帝。尽管天元皇帝稳定了政局,但他仍然未能摆脱【京都囚徒】的身份,只能在宫中为外戚把持,郁郁寡欢。
四、【乱世降临】
早在玄宗年间,西方人就渗透到了昭帝国的国土,最早由欧伊菲诺的舰队为首的入侵者在惠宗年间就已经割据了交州省的茗港,惠宗不得不作出让步,允许西方人在固定的城市进行商业贸易。外来的文化和物质财富自然给通商都市带来了刺激。在一些地区,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外来的洋枪大炮更是更新了诸侯们的武器库。
在一些富有维新精神的镇守的支持下,两条呈十字型的铁路横贯了昭朝南北,但是,一些守旧势力仍然拒绝所谓的【奇淫巧技】,要捍卫传统的价值观及文化。
动荡也在继续,文化的冲击使新兴思想广为传播,在淞口,一些商业公会开始联合起来力图突破贵族的特权统治。而更激进的人则发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潮,开始力图终结各地割据的格局。
割据势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剑南路镇、荆川路镇、海江路镇不断地争夺西南的控制权,发起了两次西南战争(天元二十八年、天元三十一年)
而御三家之间的争论也扩大到了战争的边缘,尤其是福永二王的对峙,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无论如何,昭朝的命运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最终能走向何处?
时,天元三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