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810贴子:1,259,715
  • 7回复贴,共1
    小时侯读过一首古风,脑海里尚寸依稀的记忆.大致内容约莫是这样的:“终日影团团,照进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这大概是形容塾师生活的清苦。后来这些内容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苜蓿生涯。极言教师生活之艰辛。

    鄙人当了许多年老师,对教师生活的体验,从表像到深层次无不在心中镌刻上深深的烙印。作为教育世家,父亲在三尺讲台上走完了他生命的历程,一辈子清风两袖身无长物。后来,我在父亲耐心的调教和极力的怂恿下,(那时,在为我职业的选择上,从父亲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我也做了一名老师。在漫长的十数年中能步履艰难的走到今天,在我生命之途中实属不易,小时侯受父亲的熏陶,对教师这种职业有了最初步的或者是最肤浅的了解。他常常引以为豪的是自己是一名教师,而且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我无法读懂父亲,也无法相信他在一生的清苦中为某种信念而安贫乐道。那些诱人的桂冠,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日后困窘的生活中都变的哑然失色,那些闪光的字符在我的心灵深处逐一的蜕变和陨落。

    压根儿不喜欢教师这种职业。如果说小时侯是受父亲的“蒙蔽”,而现在则是在取舍上很难作出两难的抉择。放弃吧,则意味着舍弃了这么多年来为之耗费的青春和现实中赖以生存的资本;坚持吧,而生活的困窘和职业的琐碎而始终撞击着心中那失衡的灵魂。我不能自已,在矛盾的夹缝中只能为生计艰难的活着。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戏谑的调侃自己:“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我想,他老先生对教师这种职业,虽然说不是深恶痛绝,至少不为生计所迫他是绝对不会选择教师这种职业的。当然,我们不可能用否定自己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做一种哀婉的死谏,但是,我们有权利去说服自己,有权利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作一番理性的审视和思考。

    我曾经试图走进父辈的心灵。探究其能在如此冗长的生命之途中能为某一个很虚幻的信念而恪守自己最初的人生信盟与诺言,在艰苦异常的教育生涯中义无返顾的挺着脆弱的脊梁,拖着羸弱的双腿,走过泥泞,走过坎坷,走过清贫,走过寂寞,达到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境界。那时,人们的思想也许都很天真和淳朴,缺少了横流的物欲的诱惑,缺少了空乏的高调与说教,缺少了功利性的觊觎与浮躁。。。。。。他们总是在为自己心中的那份美丽执著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着。随着生命的律动,一刻也没有停歇。斯人已逝,我现在无法指责父亲的愚笃与执拗,也无法走进他哪个时代所特有的那种理想主义的境地,我只是在艰难地学会生存,艰难地抵御着恼人的寂寞与清贫。

    超出物质生活之外的理想,绝对是一种虚无主义。父辈那会儿可以捆着肚子去干革命工作,去用崇高的信念无数次地击败饥饿与寒冷,甚至为了心中那点可怜兮兮的盟誓而付出生命的代价,那种价值观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比拟的。

    我们现在正在重复着父辈们那种枯燥而单调的工作。少了那个时代的激情,每每在为清贫所困扰的时候,总会孳生出一些莫名的烦躁,有时,在为柴米油盐犯愁的时候,会对父亲当初对我工作的介入,产生一种空前的逆反。人到中年,无法回头做第二次选择,但是,我会谨慎的告戒我的子女,选择农民,选择工人,最好不要选择教师这种职业。




1楼2008-09-06 08:44回复
    • 221.233.19.*
    在杂志上读过您的许多文章。一直偏爱您的文章!杂志上的您似乎有一层朦胧的外壳,而读您的随笔才看到你的本真!


    3楼2008-09-06 16:07
    回复
      2025-08-03 21:4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1.233.45.*
      教书为稻梁谋。理解!


      4楼2008-09-07 09:27
      回复
        • 61.242.166.*
        顶!我是您的学生,王康.祝福您教师节快乐!!


        5楼2008-09-08 18:55
        回复
          • 121.19.2.*
          教师节快乐!


          6楼2008-09-08 22:40
          回复
            教师节快乐!


            7楼2008-09-08 23:03
            回复
              向作芝兄致敬


              8楼2008-09-08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