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吧 关注:1,132贴子:11,945

【赠书活动】百味书屋贴吧第18期—《茶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活动时间:2016年9月2日至2016年9月8日
开奖时间:2016年9月9日
活动奖品:《茶经》实体书
获奖条件:1、关注百味书屋贴吧 2、回复此贴并艾特三位好友即有机会获得本次免费赠书。
注意:
1、百味书屋管理员不参加活动,请大家不要艾特吧务或管理员。
2、禁止复制他人艾特,禁止抄袭、拼凑、仿写他人评论。
3、参加活动的留言,若回复内容相同,请勿重复留言,严禁刷屏!
4、严禁使用小号参与活动,每个人只允许用一个ID参加百味书屋的所有活动。违者永久拉黑,不予中奖,欢迎举报。
获奖名额:本次活动将会有 5位幸运吧友获得赠书,获赠图书一律包邮
本文多图 建议wifi浏览




1楼2016-09-02 14:08回复

    [作者、注者介绍]
    陆羽,一介草根,却成为千古茶圣;风华年少,却著述千古茶经;江湖野人,却被请去编撰浩繁字典,陆羽身上有太多的谜团。易被我们忽略的是他的多方面深厚的国学修养与实践,这些是普通儒家学者所不具备的,而恰恰是这些特质,将引领我们进入《茶经》背后精彩的世界。
    日月洲,又名明洲,文化学者、茶人,著有佛教文化随笔《佛国行》、《向西,灵魂跟着脚步》等,整理并校注香学典籍《香乘》。创立古树茶收藏机构“茗寿堂”,致力于传统智慧在当下的生活化。
    [内容简介]
    《茶经》是最为重要的茶学古籍,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调,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茶书,然而对这部茶书的解读却远未穷尽。通过还原当时的工艺,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茶经》中的很多描述。而借助易学、儒学、仙学、中医、丹道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得以发现更多《茶经》中隐藏的秘密……
    本书原文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
    重新面对这本《茶经》,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放下一个现代人的傲慢,而要尽量回到那个历史的瞬间。
    除了器物要回到历史情境,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回到历史情境之中。对于现代人来说,器物与思想截然二分,而在古人那里二者实为相通。
    我们要复兴的不是僵死的传统外壳,我们需要的是体验古人曾体验的幸福,这种幸福对于我们似乎如此陌生,乃至不敢相信她的存在;但却暗入心髓、与我们血脉相连。其深刻的内涵与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变,完全值得我们付诸实践,哪怕作为我这样一个浅尝者,也十分确认这一点。


    2楼2016-09-02 14:09
    回复
      2025-08-14 21:51: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茶经》是最为重要的茶学古籍,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调,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茶书,然而对这部茶书的解读却远未穷尽。通过还原当时的工艺,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茶经》中的很多描述。而借助易学、儒学、仙学、中医、丹道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得以发现更多《茶经》中隐藏的秘密……
      本书原文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
      重新面对这本《茶经》,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放下一个现代人的傲慢,而要尽量回到那个历史的瞬间。
      除了器物要回到历史情境,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回到历史情境之中。对于现代人来说,器物与思想截然二分,而在古人那里二者实为相通。
      我们要复兴的不是僵死的传统外壳,我们需要的是体验古人曾体验的幸福,这种幸福对于我们似乎如此陌生,乃至不敢相信她的存在;但却暗入心髓、与我们血脉相连。其深刻的内涵与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变,完全值得我们付诸实践,哪怕作为我这样一个浅尝者,也十分确认这一点。
      ★《茶经》位居世界三大茶书之首,是了解中国茶文化的首选之作,凡学茶者必读此书;
      ★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其作品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极大;
      ★本书汇集100多幅珍贵而精美的唐代茶器图片,以图释文,图文并茂,形式新颖;
      ★本书注者日月洲为国内资深茶人,采用全新视角,精心注释,并深度解读《茶经》背后的秘密。


      5楼2016-09-02 14:16
      回复
        茶,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必不可少的一款饮品。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经验,传授给后人优雅的茶艺艺术。茶不止有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能使人修身养性。宋代刘过在《临江仙•红袖扶来聊促膝》中写道 “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可见,茶带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愉悦的。饮茶的知识也是丰富的,一杯好茶的产生,不只是茶的好坏,还有水温度器皿手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一个,对茶充满好奇探索的读者,十分想读这本书,自己对茶的认知还只是片面的,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更多关于茶的知识。
        @飞翔的风筝2012 @sohokin79 @郑户主家滴小在


        11楼2016-09-02 15:15
        回复
          学茶,爱茶,希望跟随茶越走越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9-02 15:33
          回复
            小时候,爸爸深夜工作时困了就来一杯浓茶,那时候好奇总会偷喝爸爸的茶,后来长大了逐渐爱上喝茶,因为每一片茶叶都是妈妈亲手制作的。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9-02 16:01
            回复
              茶文化历史悠久。@wsjdbl @安雾语 @雅紫君蓝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09-02 16:25
              回复
                从小开始喝茶@安雾语 @欧阳豆豆0520 @wsjdbl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9-02 16:26
                回复
                  2025-08-14 21:45: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封面很漂亮,有种古典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静下心来看看这本书。其次,一套套茶具个个都很漂亮。原来还有这样的茶具,一直以为茶具就是家里用的那些。最后,原本以为茶经,主要是介绍茶,没想到还介绍这些,果然茶的文化很大,很广,看!努力长知识@路由花开 @摇尾巴的猫7 @飞翔的风筝201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9-02 17:34
                  回复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啊,姥爷家喝茶很讲究,专用的器具独特的手法,看着都赏心悦目,都是古人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田村滩凳 @飞翔的风筝2012 @浅夏贝贝great


                    17楼2016-09-02 17:35
                    回复
                      茶艺文化历史悠久深厚,在饮食界文化界甚至是哲学界都有非常值得考究的价值,了解茶,了解历史了解生活真谛,做个安静淡然,安于沉浮的人@霁月流水十年间 @血画未卿 @丁yun丁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9-02 21:04
                      回复
                        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我觉得它是很有意义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帮助,都能增长知识的一本书。我平时喜欢看书,因为我想提高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所以很期待能够拥有自己的各色各样的书@小皇帝881 @西雅图的等待o @flower青草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9-03 08:58
                        回复
                          茶之道生之道也。@就是这样啊而已 @大果果1314 @凌乱不凌忘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6-09-03 09: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