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袁弘刚到中戏,人地生疏,从宿舍楼往下走时,迎面走上来两个人,其中一人他认得,办入学手续时打过一个照面,似是隔壁宿舍的同学,便停下脚步,略打个招呼。
那天,胡歌正在学校里排戏,戏装也没换就回宿舍,正跟一同去的朋友聊得热火朝天,忽从上面走下个人来,直觉地抬头看,便见一少年模样的人隔了两级阶梯跟他对看,瞳子黑亮,在渐暗的夜色里,恍如天上的星子,胡歌看着他,不知怎的就有点恍神,觉得这人似是在哪儿见过,浓郁的眉眼,斜飞的凤眸,眸里顾盼的光芒,都仿佛熟悉,却又记不起何时见过。
袁弘看他一身抗战时期的戎装,便觉怪异,心道:“上海的时尚人士果真与别处不同,又或是异装癖?”再细看时,只见那人五官轮廓分明,十分俊朗,笑起来弯眉弯眼,灿如晨光,颇有些可爱,便也对他笑了一笑,心里却道:“我莫不是在哪里见过他?怎的这样熟悉?”
那天,胡歌和袁弘第一次见面。
后来,偶尔有人问起两人初遇的事,便又勾起这一段,胡歌当即笑道:“哇!好帅啊!他走了以后,我立马跟人说,我们班有个帅哥,比我还帅!”
袁弘也笑,却是轻声慢语地将那天的事重述了一遍,末了,瞅了瞅胡歌,道:“我那时只当他是有异装的癖好。”
胡歌哼哼地笑,指着他道:“你个刚从村里来的!拍戏都不知道,穿着戏服呢,还以为是我自己的衣服,还说我奇装异服!”
袁弘轻哼:“戏服是剧场里穿的,你穿成那样,直挺挺站在上海主干道延安路上,那像话吗?”
问话的那人插嘴道:“霓虹灯下的哨兵?”
“我还上戏的保安呢!”胡歌乐呵呵玩笑,眼神瞄了瞄袁弘,忽然道:“我还记得他那天穿了件黑色的衣服,还背了个挎包。”
他这一句没头没脑,袁弘愣了下,笑道:“我都忘了。”又道:“看吧,我都忘了我穿什么,我还记得他穿什么。”
胡歌只瞅着袁弘笑,眉眼弯弯,越发灿烂起来。袁弘看着他那笑容,忽记起那天初见的时候,便觉得这人很是面熟,却记不得哪里见过,这念头一闪而过,他也没说出来,只道是缘分使然。他不知,胡歌心里头也在想着这茬,他觉得这种话给第三人听到,便十分无趣了,可两人独处时,又总记不起要说这个。
几番轮回,当年撒马尔罕城的烽火狼烟已然淡了,爱恨情仇的纠缠也只成一纸令人唏嘘的篇章,在长久的等待中蒙了尘。
回首时,仿佛又回到那日,一个马上,一个人群中,那人扬眉轻笑,眼底的光芒清冽锐利,一时晃了人眼睛,微微刺痛。再转眼,只见到眼前的人低眉浅笑,眼神温和,不变的是眼底的光彩流溢。如春冰乍破,倒影岸上梨花繁盛,清冽中描画着些许温柔。
初遇他,如春水映梨花。
————————
闲话:我好像不适合写现代文,真的毫不适合,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对,非常别扭……
后面这段胡袁的相遇,是照着一个采访写的,刚才又看到那采访,忽然有点萌,就写了这个文,但我基本没写过现代文也很少看,导致我的现代文不是一般的别扭啊,汗……
而且到最后不知如何收场了,没头没尾的,看客们将就着看看吧~~~
PS,胡袁这段其实相当粮食,我现在还没法儿打破萌真人的底线,唉唉。
再PS,我这人不会给文章起名字,所以这名字起成这样,望天……
那天,袁弘刚到中戏,人地生疏,从宿舍楼往下走时,迎面走上来两个人,其中一人他认得,办入学手续时打过一个照面,似是隔壁宿舍的同学,便停下脚步,略打个招呼。
那天,胡歌正在学校里排戏,戏装也没换就回宿舍,正跟一同去的朋友聊得热火朝天,忽从上面走下个人来,直觉地抬头看,便见一少年模样的人隔了两级阶梯跟他对看,瞳子黑亮,在渐暗的夜色里,恍如天上的星子,胡歌看着他,不知怎的就有点恍神,觉得这人似是在哪儿见过,浓郁的眉眼,斜飞的凤眸,眸里顾盼的光芒,都仿佛熟悉,却又记不起何时见过。
袁弘看他一身抗战时期的戎装,便觉怪异,心道:“上海的时尚人士果真与别处不同,又或是异装癖?”再细看时,只见那人五官轮廓分明,十分俊朗,笑起来弯眉弯眼,灿如晨光,颇有些可爱,便也对他笑了一笑,心里却道:“我莫不是在哪里见过他?怎的这样熟悉?”
那天,胡歌和袁弘第一次见面。
后来,偶尔有人问起两人初遇的事,便又勾起这一段,胡歌当即笑道:“哇!好帅啊!他走了以后,我立马跟人说,我们班有个帅哥,比我还帅!”
袁弘也笑,却是轻声慢语地将那天的事重述了一遍,末了,瞅了瞅胡歌,道:“我那时只当他是有异装的癖好。”
胡歌哼哼地笑,指着他道:“你个刚从村里来的!拍戏都不知道,穿着戏服呢,还以为是我自己的衣服,还说我奇装异服!”
袁弘轻哼:“戏服是剧场里穿的,你穿成那样,直挺挺站在上海主干道延安路上,那像话吗?”
问话的那人插嘴道:“霓虹灯下的哨兵?”
“我还上戏的保安呢!”胡歌乐呵呵玩笑,眼神瞄了瞄袁弘,忽然道:“我还记得他那天穿了件黑色的衣服,还背了个挎包。”
他这一句没头没脑,袁弘愣了下,笑道:“我都忘了。”又道:“看吧,我都忘了我穿什么,我还记得他穿什么。”
胡歌只瞅着袁弘笑,眉眼弯弯,越发灿烂起来。袁弘看着他那笑容,忽记起那天初见的时候,便觉得这人很是面熟,却记不得哪里见过,这念头一闪而过,他也没说出来,只道是缘分使然。他不知,胡歌心里头也在想着这茬,他觉得这种话给第三人听到,便十分无趣了,可两人独处时,又总记不起要说这个。
几番轮回,当年撒马尔罕城的烽火狼烟已然淡了,爱恨情仇的纠缠也只成一纸令人唏嘘的篇章,在长久的等待中蒙了尘。
回首时,仿佛又回到那日,一个马上,一个人群中,那人扬眉轻笑,眼底的光芒清冽锐利,一时晃了人眼睛,微微刺痛。再转眼,只见到眼前的人低眉浅笑,眼神温和,不变的是眼底的光彩流溢。如春冰乍破,倒影岸上梨花繁盛,清冽中描画着些许温柔。
初遇他,如春水映梨花。
————————
闲话:我好像不适合写现代文,真的毫不适合,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对,非常别扭……
后面这段胡袁的相遇,是照着一个采访写的,刚才又看到那采访,忽然有点萌,就写了这个文,但我基本没写过现代文也很少看,导致我的现代文不是一般的别扭啊,汗……
而且到最后不知如何收场了,没头没尾的,看客们将就着看看吧~~~
PS,胡袁这段其实相当粮食,我现在还没法儿打破萌真人的底线,唉唉。
再PS,我这人不会给文章起名字,所以这名字起成这样,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