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右丰吧 关注:11贴子:42
  • 0回复贴,共1

史实资料:无锡近代工业遗产——老酱园槽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无锡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制的《无锡文史资料》第十辑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陆右丰酱园槽坊自1852年至建国后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历程,对其营业特点、管理模式、产品类别及特色等均做出较为详尽的记述。
  资料显示,陆右丰酱园槽坊于1864年(清同志三年)由陆霞卿独资经营,是无锡酱、酒酿造行业首屈一指的大作坊。抗战前,陆右丰拥有八坊(酒坊、酱坊、绍坊、醋坊、砻坊、白作坊、腐乳坊、香糟坊)、八店,并经销美孚公司火油,代销河南山东等地客商的豆饼,还曾开设过丝厂,分支机构遍布全市,职工一百多人,年营业额达四十万元,资产在十万元以上,在当时无锡市工商界中有想当的地位。
  此外,资料中对陆右丰当时的经营模式、运营管理、品牌观念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经营模式:批发为主、因地制宜
  陆霞卿在选址上多有先见之明,离北塘不远的新三里桥、西门外的兴隆桥、惠农桥、吴桥等地,均在陆右丰酱园槽坊分店开设后不久发展成闹市。选址开店后,对经营的产品因地制宜,设在交通要道、航船码头的,以批发为主,批零兼顾。设在菜场附近的,则以零售为主,除酒、酱外,兼营油盐、粮食、火油、肥皂等日用品,以适应居民需要。
  陆右丰的业务,由于店开在市口,无论批发零售,总店分店,皆兴旺发达。
  运营管理: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雏形
  运营管理方面,陆右丰酱园槽坊招贤治店、不拘一格。陆氏子孙并不直接参与运营管理,而是采用外聘经理人的方式。高望桥、朱景莱、朱伯和、张伯平等经营管理能手先后出任经理。
  经理以外,陆右丰在各个岗位上均不惜重金网罗人才,在腐乳、食醋等生产中,均到外地聘请技术高超的名师负责生产。
  此外,当时陆右丰已建立其合理的晋升通道,如:张伯平由学徒被提拔到账房,后在朱伯和出任经理时任协理,在朱伯和病逝后,又被任命为经理。
  品牌观念:质优价廉、创立信誉
  陆右丰的信誉靠产品优良、薄利多销来树立。其原料的选购,经理必亲自过问,如:每年新粮登场,经理就亲自到金坛选购上等糯稻,价格要宜,又要保证质量。其他如黄豆、小麦等原辅材料也都精心选购。
  当时陆右丰出售“镜面足加三烧酒”,以泰兴采购来的红根烧酒,配以本地产的“糟烧酒”,配以“广露”等配料,调到一定浓度,经窑清后,装坛出售。据说宜兴等地群众,称它为“过桥不散”(买了酒,跑过桥,酒面上泡沫尚存就是好酒)。后陆右丰的烧酒卖出了名,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日后发展成为主要经营品种。
  陆右丰酱园槽坊老一辈员工钱志澄老人,在其所撰未经出版的书籍《岁月无痕》中,记述了陆右丰在上个世界四五十年代前后十年的经营状况,以及自己在造访做学徒、账房时的点滴记忆。
  无锡旧时的酱园槽坊也是重要的工业遗产之一,专家曾呼吁抢救保护锡城的老酱园槽坊。2008年3月18日和4月1日,无锡江南晚报登载了《抢救保护锡城的老酱园槽坊》、《陆右丰醤园槽坊史现世》两篇报道。并邀请陆右丰酱园槽坊老一辈员工刘铭琦和钱志澄谈了陆右丰的历史。


1楼2016-10-10 10: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