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薇菜加工出售
薇菜的加工也是较为繁琐,先要用开水来焯。这时差不多每家前的院里都要搭建个专门用来焯菜的大锅台,因为它的用火量很大,如用了家里的锅灶,炕会烧得滚热,夜里就不要再想睡觉了。
撸菜也是项较烦人的活,每根薇菜浑身上下都有一层浅黄色的绒毛,要用手把它与顶端的卷头一起撸掉,方法是在水焯的菜晾凉了后,用左手抓起摆放整齐的一把捏紧(在水淖时要注意不要翻乱),然后用右手指抓住一根根的拉出来,就把绒毛和卷头撸去了。几乎是把所采的菜数了一遍,在菜采得多时,要里手的动作非常的快,不然这道工序会费很长时间,机械的动作让早起的人们有不竟犯困。
撸好的菜要晾晒和搓揉,这需要非常大的面积,为此很多人家都搭有晒台,不少是将仓房盖成了略有斜度的平顶抹上水泥,以此好晾菜用,也有人用现成的屋顶瓦面,为此损坏了瓦而造成漏雨的。
在晾晒中要多次搓揉,手法上要似画圆样,以使菜能上卷,在最后两遍时将它们搓揉成团好上卷,最后再散开。同样的鲜菜加工好了不仅成色好,份量也重,如不及时搓揉任它干晒,则会成为较轻的直杆而成废品。干了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除去老根,用剪子将一些长的老化根剪干净再用簸箕除去杂质,这时才可以装好以待出售了。
最早收购的只是商店独一家,后来林场多经站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最初为鼓励大家出售的热情,还设置了如豆油和其它一些奖品。到了收购的时候,这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自各带着自己劳动的果实盼望能卖个好的价钱。这时验菜的人成了大拿,他手抓一把,看一看闻一闻决定质量等级和价码,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少不了会有亲疏好恶之情的不公。
以后前来收购的客商增多了,有些在半月多前就进驻了场里,找到关系户扎下点来准备收购,还有更多的是开着车的流动收购客商。不知是约好了还是巧合,每年的大量收购往往就是一两天。这天许多客商都同时赶来,最多时竟有七、八家,各自摆开地盘,打开抢购大战。
这时海音山居民区成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唯一的东西大道上,人来人往,人们用各种方法拿出自己采集加工好的薇菜,背着肩扛的,用自行车推着的,用小车拉着的,到处询问着价格。还有打听到消息专门骑摩托或小三轮从东方红、东林、青山等地赶来卖菜的。一时这里成热闹的大集市。人来人往,已经卖完的则是一身轻松,转悠着看热闹,还没有售出的人则是焦急的到处看打听着 售价。
卖菜也是要由验菜的人先初步手抓看一下,再将菜全部由袋子倒出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检验。(最早是直接收袋子,岂知有个别人在里面做了手脚,如表面上是好菜,中间或下部是差菜,或里面加装了其它东西重物充当菜来出售,使商家吃了亏)。合格后再装袋过称,确定数量后付款。
验菜也是凭人的手眼来确定,准确性有时也是说不准,有的家在这里验了说是不合格,换了一家竟又说是好菜。这份菜说不合格没卖出去,换了个人再送来竟成了上品。
价格也是前后有变化 有卖早了合适的,也有卖早了后来价格上来了卖吃亏了的。总之最后大家都卖出了,近月来的辛勤艰苦劳动换来了大把的钞票。这时全家人都会高兴上一刻。除了存入银行的外,也会小有消费一把,买些好吃的,上东方红采购一些自己想要的物件等,商店的生意也因此会红火一时。
薇菜的加工也是较为繁琐,先要用开水来焯。这时差不多每家前的院里都要搭建个专门用来焯菜的大锅台,因为它的用火量很大,如用了家里的锅灶,炕会烧得滚热,夜里就不要再想睡觉了。
撸菜也是项较烦人的活,每根薇菜浑身上下都有一层浅黄色的绒毛,要用手把它与顶端的卷头一起撸掉,方法是在水焯的菜晾凉了后,用左手抓起摆放整齐的一把捏紧(在水淖时要注意不要翻乱),然后用右手指抓住一根根的拉出来,就把绒毛和卷头撸去了。几乎是把所采的菜数了一遍,在菜采得多时,要里手的动作非常的快,不然这道工序会费很长时间,机械的动作让早起的人们有不竟犯困。
撸好的菜要晾晒和搓揉,这需要非常大的面积,为此很多人家都搭有晒台,不少是将仓房盖成了略有斜度的平顶抹上水泥,以此好晾菜用,也有人用现成的屋顶瓦面,为此损坏了瓦而造成漏雨的。
在晾晒中要多次搓揉,手法上要似画圆样,以使菜能上卷,在最后两遍时将它们搓揉成团好上卷,最后再散开。同样的鲜菜加工好了不仅成色好,份量也重,如不及时搓揉任它干晒,则会成为较轻的直杆而成废品。干了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除去老根,用剪子将一些长的老化根剪干净再用簸箕除去杂质,这时才可以装好以待出售了。
最早收购的只是商店独一家,后来林场多经站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最初为鼓励大家出售的热情,还设置了如豆油和其它一些奖品。到了收购的时候,这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自各带着自己劳动的果实盼望能卖个好的价钱。这时验菜的人成了大拿,他手抓一把,看一看闻一闻决定质量等级和价码,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少不了会有亲疏好恶之情的不公。
以后前来收购的客商增多了,有些在半月多前就进驻了场里,找到关系户扎下点来准备收购,还有更多的是开着车的流动收购客商。不知是约好了还是巧合,每年的大量收购往往就是一两天。这天许多客商都同时赶来,最多时竟有七、八家,各自摆开地盘,打开抢购大战。
这时海音山居民区成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唯一的东西大道上,人来人往,人们用各种方法拿出自己采集加工好的薇菜,背着肩扛的,用自行车推着的,用小车拉着的,到处询问着价格。还有打听到消息专门骑摩托或小三轮从东方红、东林、青山等地赶来卖菜的。一时这里成热闹的大集市。人来人往,已经卖完的则是一身轻松,转悠着看热闹,还没有售出的人则是焦急的到处看打听着 售价。
卖菜也是要由验菜的人先初步手抓看一下,再将菜全部由袋子倒出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检验。(最早是直接收袋子,岂知有个别人在里面做了手脚,如表面上是好菜,中间或下部是差菜,或里面加装了其它东西重物充当菜来出售,使商家吃了亏)。合格后再装袋过称,确定数量后付款。
验菜也是凭人的手眼来确定,准确性有时也是说不准,有的家在这里验了说是不合格,换了一家竟又说是好菜。这份菜说不合格没卖出去,换了个人再送来竟成了上品。
价格也是前后有变化 有卖早了合适的,也有卖早了后来价格上来了卖吃亏了的。总之最后大家都卖出了,近月来的辛勤艰苦劳动换来了大把的钞票。这时全家人都会高兴上一刻。除了存入银行的外,也会小有消费一把,买些好吃的,上东方红采购一些自己想要的物件等,商店的生意也因此会红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