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 “挑山女人”阅读答案
挑山女人
①漫漫石板路上刻着她坚实的脚印,峭壁岩石上留下她疾走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女人,用生命的“扁担”,挑起生活的“大山”,她就是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
②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货物开始爬山。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③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
④1990年的汪美红26岁,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农村女孩,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娩出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凤双胞胎。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⑤然而1994年3月1日,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丈夫在村口横江打渔时不幸溺亡。丈夫突然故去,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深处绝境的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由于孩子小,她就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也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桌腿上睡着了。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泪。”亲戚们不忍心看着她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再嫁,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但当她看到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下定决心:“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
⑥当年10月,齐云山上的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于是,村里惟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毅然咬牙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掉下山。”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到下午4点多,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可这个女子除了两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其实并不健壮,每走几百米,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儿,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而她的补救“秘诀”不过就是::“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
⑦汪美红挑山,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妈妈挑担,从来不喊一声苦。“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西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后来我准备买一个,但还是硬被她拉住了,非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那一刻,惟一能安慰汪美红的是,“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学会了按摩,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女都很争气,应届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他俩没有歇着,而是来到了县城开始打工……
⑧这位母亲17年风里来雨里去,踏着4000多级台阶,往返9000多次山下山上,行走20多万公里山路,磨破140多双“解放鞋”,加上挑断的70多根扁担,用母爱把一双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当目送成才的孩子们走出深山老林的那一刻,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19.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2分)
20.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21.第⑥段“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句中“一步一步”改为“一步步”好吗?为什么?(2分)
22.第6段写汪美红认为“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莱”,因为这是她“不容易觉得累”的“秘决”。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分)
23.品析第⑦段中加点“瞟”字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⑦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一是 ;二是 。(2分)
25.本文在叙述过程中,多处引用了主人公的原话,除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有何作用?说说你的理解。(2分)
19.(2分)
特点:①“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 ②“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 ③“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20.(2分)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
21.(2分)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女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22.(2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以上得满分)
①生活窘迫 ②吃苦耐劳 ③态度达观
23.(2分)
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
24.(2分)
一是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1分)
二是通过侧面描写,(1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①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②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③提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25.(2分)①具有变换叙事角度,丰富故事的作用;②使故事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阅读网
挑山女人
①漫漫石板路上刻着她坚实的脚印,峭壁岩石上留下她疾走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女人,用生命的“扁担”,挑起生活的“大山”,她就是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
②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货物开始爬山。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③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
④1990年的汪美红26岁,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农村女孩,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娩出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凤双胞胎。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⑤然而1994年3月1日,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丈夫在村口横江打渔时不幸溺亡。丈夫突然故去,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深处绝境的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由于孩子小,她就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也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桌腿上睡着了。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泪。”亲戚们不忍心看着她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再嫁,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但当她看到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下定决心:“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
⑥当年10月,齐云山上的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于是,村里惟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毅然咬牙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掉下山。”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到下午4点多,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可这个女子除了两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其实并不健壮,每走几百米,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儿,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而她的补救“秘诀”不过就是::“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
⑦汪美红挑山,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妈妈挑担,从来不喊一声苦。“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西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后来我准备买一个,但还是硬被她拉住了,非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那一刻,惟一能安慰汪美红的是,“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学会了按摩,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女都很争气,应届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他俩没有歇着,而是来到了县城开始打工……
⑧这位母亲17年风里来雨里去,踏着4000多级台阶,往返9000多次山下山上,行走20多万公里山路,磨破140多双“解放鞋”,加上挑断的70多根扁担,用母爱把一双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当目送成才的孩子们走出深山老林的那一刻,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19.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2分)
20.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21.第⑥段“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句中“一步一步”改为“一步步”好吗?为什么?(2分)
22.第6段写汪美红认为“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莱”,因为这是她“不容易觉得累”的“秘决”。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分)
23.品析第⑦段中加点“瞟”字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⑦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一是 ;二是 。(2分)
25.本文在叙述过程中,多处引用了主人公的原话,除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有何作用?说说你的理解。(2分)
19.(2分)
特点:①“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 ②“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 ③“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20.(2分)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
21.(2分)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女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22.(2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以上得满分)
①生活窘迫 ②吃苦耐劳 ③态度达观
23.(2分)
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
24.(2分)
一是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1分)
二是通过侧面描写,(1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①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②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③提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25.(2分)①具有变换叙事角度,丰富故事的作用;②使故事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