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相信什么闽南语、粤语、陕西话就是原来古语的发音,那基本是往脸上贴金的。
先是说法最多的粤语版本。这个说法的主要来源是当年秦朝曾经派遣军队平定岭南地区,然后军队留在这里了。这个说法相当的好笑。五十万的军队在屠睢、赵佗的带领下,可以说打的相当困难,而且主将屠睢阵亡了。在古代,像这种大规模的战役,主将阵亡的可以说很少,可见此战如何艰难。而且古代打仗基本喜欢夸大部队数量,曹操动不动就诈称多少多少万大军,所以我琢磨着平南部队能有十万算是顶天了,因为行军距离实在太长,人数再多的话,基本无法行军。这些个人,我算战死的,水土不服死的,战后发病死的,能剩下多少?岭南那么大,把这些人丢进去能影响当地原有语言发音?百分百会被变成当地发音!
然后闽南话版本,这个版本相比较于粤语版本,可信度要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点而已。这个说法的主要来源是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事件,往大点说就是晋室南渡。本身晋朝一统之后就是继承的三国地盘,账面人口数量一千来万,算上大家族的隐匿人口也绝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万。晋灭吴是280年,八王之乱是290年,10时间根本恢复不了多少元气,然后又开始打仗,紧接着就是五胡乱华,人口肯定是负增长的。我只算它还是1500W,但是要想到这事全国人口数量,那么自然要除去南方人口。基于当时南方开发状态远远不如北方,我算北方有1000W人。到了晋室南渡时,不可能所有的华人全部迁往南方,这个数字最多最多有三成就很不错了。我们算它四成,就是400W人。这400W人南迁,但是想想古代的交通水平和生活条件,还有不断的战乱,我想至少高达8成在路上就死掉了,算最后有100W人成功南迁。然后我们再看看当时的百越地区有多大:浙江大部(主要是南部),福建全境,江西部分,广东东部,如此大的地区,100W人扔进去跟丢个石头进池塘没啥区别。这就发生了和上面粤语版本同样的问题,甚至更加严重。这100W人能活下来的绝逼大部分都是大家族的人,因为大家族条件好,成活率肯定更加的高。但是大家族还有个特性,非常注重家族郡望,且很抱团。随着战乱的渐渐平息,肯定还会迁回一大部分。那么最终留下的有多少人?如此大的百越地区会受这么点人的影响吗,我觉得非常小,最终肯定还是被当地口音同化了。
不要老是觉得被当地口音同化是个伪命题,现实中就有很多个例子。比如我老婆就是广东汕尾人,客家地区。她的一个表嫂就是外地嫁过来的,不到三年,客家话一级棒!那么她的后代呢?我想基本上就是个客家人了。我岳父家所在的那个小镇子大概30W人,其中约有10W是外来人口,这是2015年的官方统计。高达2:1的比例,但是当地人该说客家话还是客家话,根本没有被外地人同化的趋势。PS:即便是客家地区,讲道理,客家话都不是统一的,有很多种版本。
至于陕西话为古代标准话的说法已经不值得反驳了。那个片区啊,纵观整个中国史,就没有消停过。各种族你来我往的,口音不知道串了多少了,很可能每五十年就一变。
据说慈禧一辈子都听不懂曾国藩的家乡话,这还是离现在非常近的清末,交通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再想想中国古代。。。
不过中国古代确实也和现在一样,是有古代的普通话的,就是孔子推行的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