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80,143贴子:12,578,694
  • 4回复贴,共1

【明代墓葬发现罕见石将军碑 墓主人为南安抗倭名将傅应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代墓葬发现罕见石将军碑 墓主人为南安抗倭名将傅应嘉】
闽南网3月9日讯 清明前,南安霞美镇锦堂村的傅家人准备修葺祖墓。昨天上午,当族人挖开祖墓的土石时,意外发现一块一人高的站立石块,拨开石块上的泥土,一个将军样式的石刻清晰可见。
傅应嘉墓中发现的石将军碑
墓葬的主人叫傅应嘉,是明代抗倭英雄。文史专家表示,在闽南明代墓葬的形制中,如此高大的石碑构建很少见。
挖开墓石 发现将军像石碑
傅应嘉出生于南安霞美镇锦堂自然村(原南安一都锦塘),他作战勇猛,平定了海寇吴平,却意外遭谗陷,蒙冤而逝。如今他的墓尚在南安金山村内,其直系后裔远在金门。据说,他天生神力,在锦堂村,还留有一只大石壶,是他当年用来练臂力的。
锦堂村一栋砖石木结构的老厝,族人们说这是傅应嘉的故居,如今被作为傅氏一族的“公妈厅”,用来供奉祖先牌位。昨天发现的那块石碑,就放在供桌边上。石碑高160厘米,宽32厘米,重约180斤,石碑中央雕刻有一个将军人像,手持兵器,上方是祥云花样,下方类似一面旌旗。
傅应嘉的墓是传统的闽南龟壳墓,墓身较大。据傅氏后人介绍,墓前原有望柱、石人、石马、石将军等物,后来都不知所终。昨天上午,当他们挖开墓石和土层时,发现石碑就位于墓的右侧,像门神一样守护着墓地。在墓葬中,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骨灰和墓钉,以及几处疑似盗洞。
石碑构建高大
闽南墓葬中少见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从目前的图片看,石碑应该叫做石将军碑,通常在墓前一侧,起到守墓的作用,而另一侧是土地公。不过,族人在另一侧并没有发现类似土地公的石碑。
南安文保办主任杨小川介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发现傅应嘉墓周围破坏较为厉害,无墓碑、墓桌等物,当时就将此处登记为文物点。这一次发现的石碑,其构建之高大,在闽南明代墓葬的形制中是比较罕见的,具体还需进一步实地查看才能下定论。文保办近期也将再次到现场查看。
不过文保专家提醒,被列入文物点和文保单位后,如果家属需要修缮,不能自行考古清理,需向文保单位报告申请,文保单位将进行相应指导,制定修缮方案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
□相关链接
傅应嘉生平
傅氏族谱中记载,傅应嘉(1524年~1568年)是建宁行都司,锦堂坎井傅氏宗祠《重修锦堂坎井傅氏宗祠碑记》,内称“明代应嘉公,忠诚许国,为东南屏藩。世宗赞为蛟龙,子孙世代谨守祖训,为舟楫为霖雨,宗风世泽,俎豆芳馨”。
据史料记载,明代倭寇猖獗,傅应嘉受命带兵入粤,协同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转战江、浙、闽、粤各省,前后身历70多次战役,每战皆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世称俞大猷、戚继光、傅应嘉为“俞龙、戚虎、傅蛟龙”,以此赞颂三将勇猛(《泉州府志》、《南安县志》均有记载)。
后来,傅应嘉遭嫉贤妒功者捏造进谗,被罢职归里,因难以忍受误会,自尽而亡。(海都记者 彭思思 吕波 文/图)


1楼2017-03-10 19:27回复
    羡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1 07:52
    回复
      不知这碑是否会搬入博物馆?要是有多些清晰的图就好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11 10:04
      回复
        难得的石像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6 2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