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服吧 关注:15,316贴子:23,849
  • 39回复贴,共1

南阳和襄阳躬耕地大战,襄阳又有小动作!朋友圈炸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副名闻天下的和稀泥对联,作者是清代南阳郡守顾嘉衡。对了,他本是湖北人
襄阳南阳都不辨,人间还有真假是非吗?


诸葛躬耕地之争,不是近些年的事,而是绵延千年的老官司了。
诸葛亮名篇《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来毫无悬念。然而东晋时的襄阳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这样写道,“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正是习凿齿,给后世留下了“诸葛躬耕地”这个争吵千年的话题。
长期以来,南阳似乎倾向于做学术,做文物;而襄阳则更倾向于做文化,做大势。差别好像就这么几个字,差距却似乎很明显。
有网友如此总结近年来的南襄躬耕地之争:襄阳方面始终锋芒毕露,次次主动出击,基本实现了“完胜”;南阳方面则一直盲目忽视,处处被动应战,最终遭遇了“完败”。
同样自诩为诸葛亮躬耕地,我们来看看,隔壁襄阳到底做了什么。
1989年,《集邮》杂志发表襄樊文化局丁宝斋文章《“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隆中》,一炮打响,引发学术界争议。是为邮票门。



2003年,襄樊市政府通过多方“努力”,成功篡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的最新注解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成功篡改历史正宗篇名《草庐对》为《隆中对》的,注释隆中称:“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
{东汉时的南阳郡,隶属于荆州刺史部,辖三十七城,户528521,口2439618,郡治宛。与南郡隔汉水相望的县有邓县。东汉时的南郡,亦隶属于荆州刺史部,辖十七城,户162570,口747640,郡治江陵。与南阳郡隔汉水相望的县有襄阳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东汉建安二年(197年)至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在其叔父玄卒后,曾有十年躬耕的历史,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北伐时,在《出师表》中明确而又肯定地向后主刘禅及在朝的文武百官回顾了这一年轻时的历史经历,他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所以,在注释‘南阳”时,只能作出如实表述,即:南阳,东汉郡名,隶属于荆州刺史部,辖37县,治所宛,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如果把“南阳”注释为“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不仅需要把南阳郡邓县搬到汉水以南,甚至需要把郡治所宛也要搬到汉水以南。在这种情况下,“襄阳一带”的“一带”二字,必须成倍的扩而大之,大到辖今河南省伏牛山、桐柏山以南,湖北省武当山,随州市以北广大地区,否则,撑破襄阳肚皮也容纳不下近4万平方公里,辖37县,人口达243万的天下第一大郡。由此可见,对“南阳”的注释,完全是出自“臣本布衣,躬耕于襄阳隆中”之需要进行的虚假捏造。}

2010年,为强化诸葛躬耕地在古隆中的“历史假象”,襄樊市改名襄阳市。
2014年,襄阳成功打造国内首部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成为目前襄阳隆中风景区的招牌之作。
2015年,全国22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期间,襄阳旅游局携手南阳旅游局在南阳新华城市广场举办旅游推介会,打出“千古帝乡,智慧襄阳”旗号。

大部分有知识有思想有文化有见识的南阳人和学问人都知道,南都帝乡是南阳叫了两千年的名号,而南阳政府也有把卧龙岗建设成为中国第一智慧高地的规划,是智慧南阳建设的重要举措。而襄阳联合南阳旅游局在南阳地面上堂而皇之的对南阳进行剽窃。可谓嚣张至极,肮脏至极,南阳旅游局某些主事之人的宛奸行为可谓龌龊至极
2016年,南阳举办2016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襄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汉水襄阳”贼喊捉贼,公开痛斥南阳为“李鬼”。

最新动作
2017年3月22日,襄阳旅游局“伪隆中”“伪草庐”广告攻陷南阳网(南阳市委宣传部下属媒体)头条......

朋友圈炸了

{“古隆中”原指南阳卧龙岗南阳古隆中是对南阳卧龙岗地形的一种定义,有相关史料和学者考证,南阳卧龙岗古时曾称为“隆中”。《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隆中,即宛中或者空中,宛即南阳代称,也是南阳地形的描述,卧龙岗形为隆中(中岗隆起),隆(龙)在南阳卧龙岗。《尔雅·释山》有“宛中,隆。”南阳卧龙岗是典型的宛中隆(龙)地型。《大明一统志》这样描述南阳卧龙岗“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
襄阳湖北文理学院正在制作《智圣诸葛亮》动画片,襄阳继教科书之後,再次瞄准了小朋友,准备将以假乱真进行到底!
说真的,对襄阳人的无耻和南阳的被动我并不觉得离奇,也不觉得愤怒,只是有那么深深的悲哀。
呵呵,南阳网和南阳旅游局的胸怀可“当真宽广”,真假美猴王可以并存吗?
我不禁想问问,南阳武侯祠的广告,啥时候能去襄阳官方媒体上嘚瑟嘚瑟?
南阳卧龙岗的旅游推介会,啥时候能去襄阳隆中诸葛亮广场搞一次?
问题是,人家给你这个机会吗?!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03-22 16:48回复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诸葛亮当年自己说的话,却硬被一些人作了篡改,说什么“诸葛亮躬耕于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
    三国时期 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刘禅的《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关于其躬耕地的最早也最为可信的记载。
    襄阳造了那么多假,把一个什么山,改成了隆中。把一个什么地儿,改成了卧龙镇,把襄樊改成了襄阳,还把岳飞在南阳卧龙岗的手书《出师表》篡改了跋文,竟然还把“江公”签名篡改成题词并树以碑刻,胆敢冒“欺君之罪”……


    IP属地:河南2楼2017-03-22 17:35
    收起回复
      2025-08-07 05:1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江(河蟹)公应襄面一再请求题词(圈套)江执拗不过说:题词就不必了,签名倒是可以。
      于是题词,江某某,某某年于古隆中诸葛亮故居。他用词很谨慎,然而不久以后,襄阳市委书记公然把签名篡改为题词:古隆中诸葛亮故居~江某某。放大了题跋,缩小了签名,删去了“于”这个字。。该书记后来下狱,然而碑刻缺留到现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19 08:05
      回复
        有争议可以理解 但是诸葛亮故居襄阳这一点没有争议啊 争议只在于躬耕地 各有各说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襄阳没有必要较真 毕竟躬耕地给南阳 襄阳照样有故居 但是躬耕地不给南阳 南阳就只有一个全国都可以建的武侯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13 23:44
        回复
          还有你上面说的江的事 自己不觉得扯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2-13 23:45
          收起回复
            对于南阳网友从否认襄阳躬耕地说到直接否认诸葛亮故居襄阳 我是不能认同的 也就是说襄阳隆中就算不是躬耕地 也至少是诸葛亮故居无疑 所以隆中不存在假不假的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13 23:47
            收起回复
              这个南阳出的书是不是说明之前南阳已经认可襄阳说了呢 后来的南阳政府觉得有利可图才有争起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14 08:24
              收起回复
                反正你记住 襄阳争躬耕地就算失败 襄阳还是诸葛亮故居 这一点没有争议 也就是说隆中作为诸葛亮生活过的地方不存在疑问 包括南阳说的那些支持者都不敢质疑 因为历史资料记载的很明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14 08:26
                收起回复
                  2025-08-07 05:0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躬耕地确实是南阳啊。只是襄阳那边争这个的嘴脸确实太难看了。所以楼主才言辞激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说的很清楚。
                  为了争这个,襄阳那边改名称。以前不是叫襄樊嘛,还有隆中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有隆中对,他们才改的吧。咱南阳方城的博望,新野都没有改过名字。
                  还有就是家里人老一辈人的流传,这个没有证据。以前刘秀行军途中累了,宿在山上一石床上。后来人把这块石头给盗走了。现在山上还留痕迹。家里人到现在喊那座山为“刘秀床”。


                  IP属地:河南17楼2019-04-22 16:2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19楼2019-04-30 13:10
                    回复
                      我来说一句给南阳人听听,其实我是襄阳人,我再送你们几个名人!黄承彦,黄月英,庞统,司马徽,庞德公,都是你们南阳市的,我们都不和你们争了,好吗?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9-05-15 21:11
                      收起回复
                        都不要争论了,上网查一下汉代郡县划分,看看襄阳和隆中划到哪里就明白了。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9-07-27 23:59
                        收起回复
                          襄阳连自己省的东西都争,出了名的无下限


                          24楼2023-05-10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