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龄吧 关注:1,149贴子:16,030
  • 4回复贴,共1

【好文转贴】张将军和他的夫人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将军最爱的应该是吴夫人和王夫人了。 
吴夫人是将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妻子。 

将军自幼丧母,在一个家族同辈中全是男孩子的环境中长大的男人,个性是耿直刚烈的。记得英国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男人和女人并不是截然分界的两个团体。根据思维模式,激素水平等等可以分列成不同的等级,从极端男性过渡到极端女性。如果将军参与这项研究,应该会是那种靠近极端男性的一类。俗话说男人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我觉得这一点在将军年轻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深刻。血气方刚的将军可能未必是个懂得女人心思的体贴丈夫。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吴夫人事件发生前夕,两人激烈争吵。而日后的高夫人也曾经满腹牢骚说将军对她不好。 

再分析夫人们的个性。吴夫人应该是个开朗倔强的女子。将军对她绝对是爱之深恨之切的。吴夫人想必也是恃宠而骄,而且日常生活中口才了得,爱占上风。如果拿到现在来说,不少女子都是这样被男朋友或者老公宠爱着。这原本也无大错,但可惜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吴夫人也正值青春年少,冲动热情,有时候分不出轻重。吴夫人的被杀的原因,虽然有出轨和偷文件两个版本,我相信原因应该是兼而有之的。出轨应该是误会,但是它足以使一个血性的男儿一时蒙蔽失去理智。而偷文件是导火索。 那个年代,g & g 双方都努力争取自己的人,常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个家庭中兄弟入不同的党。我认为吴夫人一介女流,虽说受过教育并且受娘家影响偷拿了文件,但是她未必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而将军是明白的。在被将军质询的时候,吴夫人死不开口。我觉着原因多半是她纠结于丈夫的急躁态度和口不择言,让一向被宠爱的她无法接受。感叹一下,女人多数是感性的,而男人多数是理智的。男人已经火上眉头了,而女人仍未意识到危险的降临。铁血的军人是不惯争吵的,习惯性的使用极端的武力解决问题。 两种原因的交织最终酿成了悲剧。我非常相信将军过后绝对是后悔和痛惜的。这从王夫人日后旧事重提时,将军的表现可以得知。那是将军心中隐藏多年的一道疤痕。无论如何大错已经铸成,而生活仍要继续。


IP属地:广东1楼2008-11-22 11:38回复
    高夫人出场了,状元之家的女子,满清遗老的后人。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女人,想必是三位夫人之中最为旧式的一个。恩师保媒,将军和高夫人最初应该也是相敬如宾的。这时候的将军经过牢狱之炼,不再是毛头小伙子了,个性趋向沉稳,以将军的品行,原本他们可以白头偕老。只可惜却又生出一个悲剧。我斗胆猜测,这位夫人应该是守旧,偏内向,多愁善感的一位。个性与将军应该是最格格不入的。将军戎马倥偬,战事正酣。高夫人常常被忽视。书中提到,将军另宿,而高夫人与用人和孩子一起住可为证据。高夫人未必不疼爱孩子,只可惜娇生惯养的她并不太会照顾保护孩子。旧式教育使之不信西医,拒绝手术,而耽误了病情致使幼子身亡。
    一位痛苦的母亲,一位被丈夫冷落的妻子,从此吸起了大烟寻求解脱。孰不知道此举反而愈加把丈夫推远。近代中国为yapian所害,众所周知,有目共睹。而高夫人倒行逆施。势必火上浇油。将军自律甚严,如何能够忍受这样一位妻子。
    由此可以看出将军对待高夫人的态度应该是从浓转淡,从冷漠到容忍,再到忍无可忍。让将军对身为瘾君子的妻子深恶痛绝的应该是由之而起的火灾。痛失又一个娇儿,这让重视名誉的将军下定决心从痛苦的婚姻中解脱出来,写下休书。高夫人是个苦命的女人,连带他们的女儿。可怜之人虽有可恨之处。但是我还是把更多的同情给与这位夫人。那个年代,以夫为天,被休弃的女人处境和生活可想而知。而且曾经的夫君是如此伟岸且魅力无穷(穿过时空,都可以砸中不少小女子的心:)),却不能相爱相守。她对将军一定是爱之深而恨之又切的。爱而不能得,以及得而又失,都是让女人痛苦终生的。一个悲剧的女子,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而命运又塑造了她的性格。请让我给她一声叹息。


    IP属地:广东2楼2008-11-22 11:42
    回复
      王夫人,处于天真烂漫之时,个性应该与吴夫人相近,是个单纯善良,没心没肺的小姑娘(真希望悲剧没有发生,而她永远是在快乐的17岁,可以想象将军在孟良崮写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是多麽的心酸和不舍,一个男人没能够兑现承诺,守护妻儿,将是如何的心痛。 真心希望能够穿越时空,将后事告之将军,让临终的他可以欣慰)。 再斗胆猜测一下,将军眼光极高,王夫人只凭容貌许是未必全入法眼。将军更欣赏的是小姑娘的个性,充分体现了一个酷爱征服,喜欢挑战的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另一种可能,是将军在王夫人身上看到了某些与吴夫人的共性,曾经对吴夫人的愧疚悔恨之情,变成加倍的爱给了王夫人。此时的将军已近中年,有过了两次婚姻的历练,对女人性情的把握和相处技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年龄的差距也让在行伍中威风八面的将军对待夫人像对待女儿一样宠爱备至。因而有了王夫人记忆里面这个无比体贴,浪漫唯美的完美丈夫。然而遗憾的是这一段幸福的婚姻却来之太晚。可怜的将军没有享受到几天家庭的温暖,就披挂上阵了。后面的辛酸不忍再议了。 

      最后再说说原配邢夫人,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应该是普遍存在的。那个时代不少的名人传说中都有这样的原配夫人。夫人应该也是认命的,如同在老张家做了女儿,奉养双亲。幸运的是,她还有个儿子可以作为希望和依靠。夫人是理所当然得到同情最多的,我倒觉得夫人自己内心未必有太深沉的苦闷,将军的世界离她的实在是太遥远了。她既然嫁了,定然也就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安之若素了。只是将军逝去之后,她内心的煎熬和痛苦或许只有相伴的油灯知道吧。这位夫人的命运在故事的开头就参透了结局,从没有过希望,也无从了悟爱的真谛。如若让人可以先知而选择,做一位英雄身后永不得亲近的人好呢,还是嫁与寻常人家平淡终生好呢?怕是看客也莫衷一是了。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的一生曾经胜放过,却花开得如此寂寥。 

      爱与被爱是永恒的话题。私心觉得吴王二位夫人,此一生未尝虚度。她们爱了,同时也被爱了。 这份感情虽然因着不同的原因嘎然而止,却正应和了所谓人世间没有完美这样的一句话。也留给我们这些历史的看客一些可以品味,思索和唏嘘的素材。 

      另,将军千古,作为烈士,被我等一班小女人拨开历史尘埃,寻微索隐,臆测八卦,实在不敬。心中愧疚,需向将军及夫人们致歉,希望见谅。 

       作者: 沧海一粟浪淘尽 

      转贴自将军吧:http://tieba.baidu.com/f?kz=503920823


      IP属地:广东3楼2008-11-22 11:45
      回复
        谢谢秋枫_夜雨转来好贴。将军这一生真的不容易,那个大时代中的同胞多数如此吧。轰轰烈烈,抱负得以施展,不枉此生。

        想来想去,觉得善良、理性、有教养、有文化、有个性、有见地的现代女性会很适合将军,越是这样的女性越容易赢得将军的尊重和喜爱。我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一切的前提,相信极度自尊的将军也这么看。


        4楼2008-11-22 12:59
        回复
          又是好文啊~


          7楼2009-08-01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