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郑州最近的河南郑风生态牡丹园 500亩牡丹连成片
2017-04-14



带着孩子去牡丹园逛一逛
核心提示丨又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牡丹花开动京城的季节。世人皆知洛阳牡丹好,可您是否知道,郑州也有一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牡丹园?500亩牡丹连成片,花团锦簇,晨起雾气和阳光在树荫和牡丹花丛中悄然流动,是真是梦?是实是幻?即日起,这座距离郑州市区最近的生态牡丹园“揭盖头”,等您品赏。
牡丹园的主人,人称“牡丹王”,他曾是首批黄漂队员,如今却侍弄起了柔美的牡丹花,这是为啥?
现场每片牡丹中间种大树,形成独特“森系”牡丹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黎明的寂静,攒了一晚上的露珠悄然滑落,砸进牡丹花慵懒睁开的睡眼中,甜甜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
玫红的、粉嫩的、雪白的、豆绿的、洋紫的、亮黄的……仅肉眼分辨,就有不低于十种色彩。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这里的牡丹全开了,花瓣层层叠叠,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如轻纱般朦胧富贵。每一片牡丹中间,种植了绿色的大树,树绿而有荫,引来野鸟无数,遂形成了独特的“森系”牡丹。提起“森系”,文艺、清新、时尚。而这里的牡丹,亦是这样的特点。
这是昨日上午,记者到河南郑风生态牡丹园的所感所看。
这是一所没有人造景观、没有柏油水泥的纯天然生态森林牡丹园,大片大片的牡丹花间,是黄土铺就的原生态羊肠小道。若您愿意,不妨脱掉困闷已久的高跟鞋,光脚行走花丛间,感受啥叫“接地气儿”。
故事侍弄牡丹的 “牡丹王 ”,曾经成功首漂黄河
“日暮”、“芳纪”、“八束狮子”……每一株牡丹花都有一个貌似贵人的名字,好听,雅气。除国产品种外,痴迷牡丹的养花人,还从美国、日本、法国等“淘”来世界各国名贵稀有的牡丹品种,让它们在郑州生根、发芽、开花。
是谁“偷偷”在郑州种下了满园春色?
“我姓王,现在朋友们叫我‘牡丹王’。”随后,记者见到了牡丹园的主人,河南北方集团董事长王新文。在说牡丹前,他先给记者讲述了一段至今依然流传的传奇:“黄漂队”。
1985年,美国人首漂长江的消息引发了爱国青年的热情,1986年,经历惊心动魄,“长漂队”成功完成全程。1987年4月10日,由我省青年自发组织的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成立,而王新文则是其中的一名队员。他们与北京青年黄河漂流队、安徽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协作共进,成功首漂黄河。
“我当时是电业局一名普通职工,热血青年,单位支持,我就去了。”王新文说,他们的创举填补的不仅仅是河南空白,更是世界首创。漂流过程中,7名勇士壮烈牺牲,其中4位是河南人。
说法牡丹首现文学作品,记录地点在郑国
曾经握住过惊涛骇浪的双手,为何如今却侍弄起了这柔软富贵的牡丹?
黄漂’精神是啥?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是咱中华民族的精神。”王新文介绍,如今每年到了夏季,他依然会组织老队员们进行短距离的“黄漂”,纪念逝去的英烈,传承黄漂精神。
“黄漂”之后,王新文有个梦想,去漂流密西西比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开始转型下海,黄漂’与牡丹之间是有联系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文学的王新文了解到,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里。
“郑国男女定情,就要互赠兰草和芍药,先秦时期,牡丹就被称为芍药。”王新文表示,他推测郑州这块地方,在2000多年前,会有以牡丹为主角,演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是《诗经》记载过的,不在这里种植牡丹,是一种文化缺失。”
2017-04-14



带着孩子去牡丹园逛一逛
核心提示丨又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牡丹花开动京城的季节。世人皆知洛阳牡丹好,可您是否知道,郑州也有一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牡丹园?500亩牡丹连成片,花团锦簇,晨起雾气和阳光在树荫和牡丹花丛中悄然流动,是真是梦?是实是幻?即日起,这座距离郑州市区最近的生态牡丹园“揭盖头”,等您品赏。
牡丹园的主人,人称“牡丹王”,他曾是首批黄漂队员,如今却侍弄起了柔美的牡丹花,这是为啥?
现场每片牡丹中间种大树,形成独特“森系”牡丹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黎明的寂静,攒了一晚上的露珠悄然滑落,砸进牡丹花慵懒睁开的睡眼中,甜甜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
玫红的、粉嫩的、雪白的、豆绿的、洋紫的、亮黄的……仅肉眼分辨,就有不低于十种色彩。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这里的牡丹全开了,花瓣层层叠叠,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如轻纱般朦胧富贵。每一片牡丹中间,种植了绿色的大树,树绿而有荫,引来野鸟无数,遂形成了独特的“森系”牡丹。提起“森系”,文艺、清新、时尚。而这里的牡丹,亦是这样的特点。
这是昨日上午,记者到河南郑风生态牡丹园的所感所看。
这是一所没有人造景观、没有柏油水泥的纯天然生态森林牡丹园,大片大片的牡丹花间,是黄土铺就的原生态羊肠小道。若您愿意,不妨脱掉困闷已久的高跟鞋,光脚行走花丛间,感受啥叫“接地气儿”。
故事侍弄牡丹的 “牡丹王 ”,曾经成功首漂黄河
“日暮”、“芳纪”、“八束狮子”……每一株牡丹花都有一个貌似贵人的名字,好听,雅气。除国产品种外,痴迷牡丹的养花人,还从美国、日本、法国等“淘”来世界各国名贵稀有的牡丹品种,让它们在郑州生根、发芽、开花。
是谁“偷偷”在郑州种下了满园春色?
“我姓王,现在朋友们叫我‘牡丹王’。”随后,记者见到了牡丹园的主人,河南北方集团董事长王新文。在说牡丹前,他先给记者讲述了一段至今依然流传的传奇:“黄漂队”。
1985年,美国人首漂长江的消息引发了爱国青年的热情,1986年,经历惊心动魄,“长漂队”成功完成全程。1987年4月10日,由我省青年自发组织的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成立,而王新文则是其中的一名队员。他们与北京青年黄河漂流队、安徽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协作共进,成功首漂黄河。
“我当时是电业局一名普通职工,热血青年,单位支持,我就去了。”王新文说,他们的创举填补的不仅仅是河南空白,更是世界首创。漂流过程中,7名勇士壮烈牺牲,其中4位是河南人。
说法牡丹首现文学作品,记录地点在郑国
曾经握住过惊涛骇浪的双手,为何如今却侍弄起了这柔软富贵的牡丹?
黄漂’精神是啥?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是咱中华民族的精神。”王新文介绍,如今每年到了夏季,他依然会组织老队员们进行短距离的“黄漂”,纪念逝去的英烈,传承黄漂精神。
“黄漂”之后,王新文有个梦想,去漂流密西西比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开始转型下海,黄漂’与牡丹之间是有联系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文学的王新文了解到,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里。
“郑国男女定情,就要互赠兰草和芍药,先秦时期,牡丹就被称为芍药。”王新文表示,他推测郑州这块地方,在2000多年前,会有以牡丹为主角,演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是《诗经》记载过的,不在这里种植牡丹,是一种文化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