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男一号曹武略。根据描述,他是他们班的一个“平民”、“屌丝”。然而从他所处的环境不难看出,他多多少少有背景——他的同学尚晨之父是空军军官、女主之父也是高级军官、反派葛某之父是中石化领导,据此完全可以判定这是一所高干子弟的学校,曹武略能进来一定是有一些背景。不过他在这所学校里面的确是“屌丝”,从他和葛某发生争执以及与女主的事情被老师发现的时候,老师更加偏袒葛某而对于曹武略百般刁难,说明了曹武略的家底相比于葛某不值一提。在高干子弟学校里面,等级区别很大。曹武略的父亲在小说里面仅出现一次而且没有具体形象描写,甚至在作者透露的信息里面,曹武略结婚时候他父亲都没有出席。由此看出曹武略的父亲平时并不在附近甚至不在中国,所以在中国并没有什么人脉可权势。而从老师和曹武略父亲说完话以后曹武略被打了一巴掌(老师强调别打孩子的‘打’字声音特别重,所以曹武略立刻被打了)。这里面有老师的故意刁难,但是也不排除曹武略的父亲中文水平不好,误解了老师的意思,以为老师要求打曹武略。(因为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不给老师面子)。所以可以推断,曹武略的父亲是外国人。从第二部开头叙旧,得之曹武略的爷爷在中国的大庆油田工作,而他的奶奶是上海人。从第一章最后的情节《哥萨克摇篮曲》看得出来曹武略多多少少会一些俄语,这些很可能是曹武略在小时候爷爷教给他的(或者是爷爷教给其父亲,父亲再教给他)。当时中苏交恶,曹武略的爷爷是知识青年,所以不可能出国学习,不过有可能是曹武略的曾祖父教给他的俄语。不妨假设曹武略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越南人。在早期,越南和中国关系较好,曹武略的曾祖父可能是越共成员而且曾到苏联留学,之后回到了越南,在中越关系好的时候他把曹武略的爷爷送到了中国读书。然而不久中苏交恶,越南虽然站在苏联一边,但是曹武略的爷爷已经在中国落脚而且结婚。由曹武略的父亲(前文相关内容)情节,可推断曹武略的爷爷回到了越南并将在中国出生的曹武略父亲也带回了越南(所以他父亲的中文水平不太好)。他的父亲经历了80-90年代,中越战争,所以比较讨厌中国,但是由于出生在中国,所以对于中国又爱又恨,就像威廉二世对英国的看法差不多。对于曹武略的爷爷相关描写不难看出他的爷爷比较温厚,但是又从第一部开头看出曹武略和他父亲关系不佳,由此可得出,曹武略的爷爷对于曹武略的影响很大,对于曹武略父亲的影响也很大。也许,正是曹武略父亲对于曹武略爷爷的思念,才使得曹武略被送到了中国读书(曹武略的爷爷也是被他的父亲送到中国的)。
从后来的章节可以看出,曹武略即使被当成了炮灰,即使军饷和各种条件不佳,即使受到了指控,但是为中国人打仗仍然非常卖命。可以联系一下人物关系,曹武略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不大,而他的爷爷对他有很大影响。曹武略的曾祖父又是越共老成员,在其影响下,曹武略的爷爷自然非常痛恨美国、法国、日本(这三个国家近代都曾经占领过或是攻击过越南),并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了年幼的曹武略。回到刚才的话题,曹武略之所以为中国如此卖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日本、美国的厌恶。但是他的父亲对于中国多少有一些厌恶,这也加深了父子间的隔阂(甚至在男主受伤住院时候父亲也没有来探望或者致电问候)。
种种推理,都印证了一种极有可能的事情——曹武略是越南人(京族,但是很可能不是中国籍而是越南籍)。(其曾祖父效忠北越,祖父也是越南人,父亲是中越混血,曹武略很可能出生并在越南渡过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