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学
张司海
摘要:现代科学关于本质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详细的介绍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事物为什么会具有特有的内在本质以及事物的内在本质具有什么样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等等。本文第一次从事物的确定性着手以事实为基础客观揭示了本质的内在实质,并进一步揭示了本质与物质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本质与矛盾之间的密切联系、本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质与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本质的确定性所延伸出来的道间概念及其与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科学的解释了本质范畴,第一次把本质当做一门科学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本质的定律,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本质当做宇宙的本元来揭示宇宙的运动变化,这可能会为宇宙的研究开辟一种崭新的途径。希望能够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确定性,本质,联系,统一面,矛盾,道间
第一章、确定性
第一节、什么事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的事物呢?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由它的内在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决定的,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稳定存在和保持固定不变,就是由于它具有固定不变的内在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事物的内在要素发生了变化,事物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事物失去了这些内在要素,事物也就会随之消失。例如,一根杠杆是由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的,如果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杠杆都是无法确定的,没有了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杠杆也就不存在了;波幅、波长、波频是确定波的三个要素,波幅、波长、波频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波的本质,波幅、波长、波频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波都是无法确定的,没有了波幅、波长、波频这三个要素,波也就不存在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力的性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力都是无法确定的,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这样,事物是由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的,就是事物的客观确定,事物由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事物的这种性质就是事物的客观确定性,简称确定性。事物的确定性是事物客观内在的一种根本属性。
由此可见,事物是由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确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的存在过程,正是由于事物的内在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联系,所以,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联系是事物具有确定性的原因和根据。内在要素对事物的确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事物的内在要素固定不变时,事物的本质也是固定不变的;2、当事物的内在要素发生变化时,事物的本质也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一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在其它要素的确定下并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这个方面就不是事物的确定要素;3、当事物的内在要素不确定时,事物的本质也是无法确定的;4、以上三个方面既适应于事物的质又适应于事物的量,也就是说,不管是事物的质还是事物的量都是由内在要素来确定的;5、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完整,彼此之间共同构成和确定了一个完整的联系本质,这是内在要素能够确定事物的根本原因。符合以上这五个方面的规定就可称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确定要素,否则就不是事物的确定要素,这五个规定是区分事物的确定要素的五个基本原则。五个基本原则也是事物的客观确定性的五个根本标准。
第二节、确定的实质
一、本质是确定性的实质
不难看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确定要素,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对事物的存在,事物的确定要素与事物之间是确定与被确定的关系,事物的内在要素是确定者,事物是被确定者。显然,作为确定者和被确定者,事物的确定要素和事物之间完全可以用“=(相等关系)”表示。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事物的确定要素与事物之间既然是确定与被确定的“相等”关系,那么它们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呢?如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彼此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作为被确定的事物来说,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因为如果它不是一个整体,它就无法被确定,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事物,而作为确定事物的要素来说,则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完整联系,因为如果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联系,就不可能具有确定性,就不可能确定一个完整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被确定者来说,事物就是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而作为内在要素来说,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规定和相互完整所构成的完整联系就是事物的内在本质,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确定,正是由于事物具有相对稳定不变的内在本质。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本质就是一个完整的联系,一个完整的联系必然确定一个本质。
因此,本质是事物中固定不变的东西,是事物存在的原因,是事物客观确定性的内在实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本质的事物,事物一旦失去了本质,事物也就不存在了,事物一旦改变了本质,事物也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了。本质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最根本的联系,生物的DNA就是决定事物的性质的内在本质,DNA的相对稳定使得所有生物能够保持各自的特性并且代代相传,一旦生物的DNA发生了变异,生物的性质和形态就会发生就会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事物的存在就是内在本质的一种外化形式,这种外化形式是由内在本质决定的,并随内在本质的改变而改变。平时我们所看到的草木鸟虫、山水云雾以及人性善恶、时代变迁等现象都是由内在本质决定的。
事物正因为具有这种固定不变的内在本质,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事物之间也才能够体现出相互不同,所以,事物的内在本质是辨别事物的根据,例如,真假文物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因此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文物的真假,但是无论真假文物在外观上如何相似,它们的内在本质却是天壤之别,我们只有透过文物的外观去抓住文物的内在本质,才能够辨别文物的真伪;一个人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说谎话甚至伪装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样子,但是无论如何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本质是事物的确定性的内在根据。
二、本质和联系
一个本质就是一个完整的联系,一个完整的联系必然确定一个完整的本质,本质是由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的。另一方面,本质只有在与他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够体现出来,离开联系,本质就无从体现,所以,本质离不开联系,本质是联系的本质。例如,原子的本质就是指原子中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电子、质子、中子之间在不同的条件下构成不同的相互联系就会确定不同的原子本质,电子、质子、中子的属性正是在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也才能体现出来,如果在一定条件下电子、质子、中子之间失去了这种相互联系,也就没有了原子的本质,当然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也就无从体现了。这就说明不同联系决定了不同的本质,本质是联系的本质;反之,任何联系又都是本质之间的联系,没有了本质就没有了联系的基础和根据,联系也同样离不开本质。电子、质子、中子之间之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相互联系,这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是由于电子、质子、中子具备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如果电子、质子、中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这种本质属性,它们彼此之间也就失去了这种相互联系,比如当电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光子时就不存在与质子之间的电磁作用了。由此可见,事物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联系,是由于事物的内在本质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的需要和可能,脱离开本质,任何联系都不可能产生,因此,联系就是本质之间的联系,联系离不开本质。由此可见,任何本质都是联系的本质,本质离不开联系;任何联系又都是本质之间的联系,本质是联系的根据,联系也离不开本质。本质和联系之间是相互不可分割的。本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可能性,一旦这种相互联系的外在条件得到满足,本质之间就会产生具体的相互联系,而本质之间这种具体的相互联系又会构成一个新的本质,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事物的本质就是在这种不断相互联系中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个新的本质的确定,而这个新的本质的确定则又为产生新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条件。因此,本质的确定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本质是联系的本质,联系是本质的联系”,这个结论会直接导致出现两个很严重的后果:第一、物质之间相互联系(包括四种作用力)的原因是本质而不是物质;第二、物质和本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现代科学把物质看做存在的基础,认为本质只是物质的属性,然而事实是这些本质属性才是导致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真正原因,物质一旦失去了本质属性,物质之间就会失去相互联系的能力,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以四种作用力为例,每一种作用力都以不同的本质属性作为基础和根据,如电磁作用力是由于磁体或带电体中存在着电性本质,当失去了电性本质时,事物之间就失去了电磁作用力;强相互作用是由于夸克存在着色荷本质,当夸克失去了色荷本质时,夸克之间也就失去了强相互作用;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是由于物质的质量本质引起的,当物质失去质量本质时彼此之间就可能会失去引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质不同于物质,本质是物质之间确定的联系,标志物质之间相互不同,具有某种功能和属性,本质是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因,不同本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就是物质,物质保持物质性不变,物质与本质不可分割。这个结论是关于本质的一个基本规律,我把它叫做本质定律。
张司海
摘要:现代科学关于本质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详细的介绍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事物为什么会具有特有的内在本质以及事物的内在本质具有什么样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等等。本文第一次从事物的确定性着手以事实为基础客观揭示了本质的内在实质,并进一步揭示了本质与物质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本质与矛盾之间的密切联系、本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质与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本质的确定性所延伸出来的道间概念及其与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科学的解释了本质范畴,第一次把本质当做一门科学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本质的定律,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本质当做宇宙的本元来揭示宇宙的运动变化,这可能会为宇宙的研究开辟一种崭新的途径。希望能够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确定性,本质,联系,统一面,矛盾,道间
第一章、确定性
第一节、什么事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的事物呢?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由它的内在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决定的,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稳定存在和保持固定不变,就是由于它具有固定不变的内在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事物的内在要素发生了变化,事物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事物失去了这些内在要素,事物也就会随之消失。例如,一根杠杆是由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的,如果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杠杆都是无法确定的,没有了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这三个要素,杠杆也就不存在了;波幅、波长、波频是确定波的三个要素,波幅、波长、波频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波的本质,波幅、波长、波频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波都是无法确定的,没有了波幅、波长、波频这三个要素,波也就不存在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力的性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确定,力都是无法确定的,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这样,事物是由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的,就是事物的客观确定,事物由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事物的这种性质就是事物的客观确定性,简称确定性。事物的确定性是事物客观内在的一种根本属性。
由此可见,事物是由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确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的存在过程,正是由于事物的内在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联系,所以,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联系是事物具有确定性的原因和根据。内在要素对事物的确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事物的内在要素固定不变时,事物的本质也是固定不变的;2、当事物的内在要素发生变化时,事物的本质也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一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在其它要素的确定下并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这个方面就不是事物的确定要素;3、当事物的内在要素不确定时,事物的本质也是无法确定的;4、以上三个方面既适应于事物的质又适应于事物的量,也就是说,不管是事物的质还是事物的量都是由内在要素来确定的;5、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完整,彼此之间共同构成和确定了一个完整的联系本质,这是内在要素能够确定事物的根本原因。符合以上这五个方面的规定就可称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确定要素,否则就不是事物的确定要素,这五个规定是区分事物的确定要素的五个基本原则。五个基本原则也是事物的客观确定性的五个根本标准。
第二节、确定的实质
一、本质是确定性的实质
不难看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确定要素,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规定共同确定了对事物的存在,事物的确定要素与事物之间是确定与被确定的关系,事物的内在要素是确定者,事物是被确定者。显然,作为确定者和被确定者,事物的确定要素和事物之间完全可以用“=(相等关系)”表示。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事物的确定要素与事物之间既然是确定与被确定的“相等”关系,那么它们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呢?如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彼此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作为被确定的事物来说,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因为如果它不是一个整体,它就无法被确定,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事物,而作为确定事物的要素来说,则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完整联系,因为如果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联系,就不可能具有确定性,就不可能确定一个完整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被确定者来说,事物就是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而作为内在要素来说,内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规定和相互完整所构成的完整联系就是事物的内在本质,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确定,正是由于事物具有相对稳定不变的内在本质。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本质就是一个完整的联系,一个完整的联系必然确定一个本质。
因此,本质是事物中固定不变的东西,是事物存在的原因,是事物客观确定性的内在实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本质的事物,事物一旦失去了本质,事物也就不存在了,事物一旦改变了本质,事物也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了。本质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最根本的联系,生物的DNA就是决定事物的性质的内在本质,DNA的相对稳定使得所有生物能够保持各自的特性并且代代相传,一旦生物的DNA发生了变异,生物的性质和形态就会发生就会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事物的存在就是内在本质的一种外化形式,这种外化形式是由内在本质决定的,并随内在本质的改变而改变。平时我们所看到的草木鸟虫、山水云雾以及人性善恶、时代变迁等现象都是由内在本质决定的。
事物正因为具有这种固定不变的内在本质,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事物之间也才能够体现出相互不同,所以,事物的内在本质是辨别事物的根据,例如,真假文物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因此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文物的真假,但是无论真假文物在外观上如何相似,它们的内在本质却是天壤之别,我们只有透过文物的外观去抓住文物的内在本质,才能够辨别文物的真伪;一个人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说谎话甚至伪装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样子,但是无论如何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本质是事物的确定性的内在根据。
二、本质和联系
一个本质就是一个完整的联系,一个完整的联系必然确定一个完整的本质,本质是由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的。另一方面,本质只有在与他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够体现出来,离开联系,本质就无从体现,所以,本质离不开联系,本质是联系的本质。例如,原子的本质就是指原子中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电子、质子、中子之间在不同的条件下构成不同的相互联系就会确定不同的原子本质,电子、质子、中子的属性正是在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也才能体现出来,如果在一定条件下电子、质子、中子之间失去了这种相互联系,也就没有了原子的本质,当然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也就无从体现了。这就说明不同联系决定了不同的本质,本质是联系的本质;反之,任何联系又都是本质之间的联系,没有了本质就没有了联系的基础和根据,联系也同样离不开本质。电子、质子、中子之间之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相互联系,这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是由于电子、质子、中子具备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如果电子、质子、中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这种本质属性,它们彼此之间也就失去了这种相互联系,比如当电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光子时就不存在与质子之间的电磁作用了。由此可见,事物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联系,是由于事物的内在本质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的需要和可能,脱离开本质,任何联系都不可能产生,因此,联系就是本质之间的联系,联系离不开本质。由此可见,任何本质都是联系的本质,本质离不开联系;任何联系又都是本质之间的联系,本质是联系的根据,联系也离不开本质。本质和联系之间是相互不可分割的。本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可能性,一旦这种相互联系的外在条件得到满足,本质之间就会产生具体的相互联系,而本质之间这种具体的相互联系又会构成一个新的本质,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事物的本质就是在这种不断相互联系中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个新的本质的确定,而这个新的本质的确定则又为产生新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条件。因此,本质的确定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本质是联系的本质,联系是本质的联系”,这个结论会直接导致出现两个很严重的后果:第一、物质之间相互联系(包括四种作用力)的原因是本质而不是物质;第二、物质和本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现代科学把物质看做存在的基础,认为本质只是物质的属性,然而事实是这些本质属性才是导致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真正原因,物质一旦失去了本质属性,物质之间就会失去相互联系的能力,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以四种作用力为例,每一种作用力都以不同的本质属性作为基础和根据,如电磁作用力是由于磁体或带电体中存在着电性本质,当失去了电性本质时,事物之间就失去了电磁作用力;强相互作用是由于夸克存在着色荷本质,当夸克失去了色荷本质时,夸克之间也就失去了强相互作用;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是由于物质的质量本质引起的,当物质失去质量本质时彼此之间就可能会失去引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质不同于物质,本质是物质之间确定的联系,标志物质之间相互不同,具有某种功能和属性,本质是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因,不同本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就是物质,物质保持物质性不变,物质与本质不可分割。这个结论是关于本质的一个基本规律,我把它叫做本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