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天“破纪录”的超40 ℃高温后,今天的气温再次逼近41 ℃,在你的印象中,工人们此时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可在咱们武进的五洋纺机车间,你却能看到一个“不会流汗”的数字化工厂。

数万平方米的工厂内,机器轰鸣,已经开工的零部件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各种数字及智能装备、机器人手、AGV小车、立体仓库、堆垛机器人等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偌大的工厂里,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技术人员或坐在检测间“监督”机器,或对着设备输入一串串指令代码。
五洋纺机副总经理王水将记者领到“机器手”设备前,指着显示屏表示,每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几个机床,也确保了高峰期订单的按时、按质交货。“现在这个工厂只有30多个工人,工作量却相当于传统工厂的200人。”
“相比以前传统的人工流水线生产,机器手可以帮助简化包括裁剪布、打板以及缝制等多个工序,我们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从机器上收集成品。”在整经车间来回穿梭,巡视机器运行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在工厂流水线做工得忙活得挥汗如雨,可如今的车间,“机械手”倒成了主力军。
作为传统纺织企业,五洋纺机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5年前就提出投资1.5亿打造业内首个数字化工厂,以“智能车间”为突破口,率先摸索了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至少节省50%的人工,提高5倍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成品率达到99%以上。
同样的改变也出现在中天钢铁集团轧钢智能车间里,刚轧出的钢材温度高达1500多度,四周热浪滚滚。但操作工坐在主控台前,通过电脑操作,就可完成初轧、精轧和打包等环节。以往,她可要在六、七十度的室内高温下操作。

而在今创集团的车间内,工人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流浃背的场景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上下翻飞,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在现场编程控制。
2016年,武进启动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全区新增认定市
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25种。雷利电机等12个车间被认定为
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全区拥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2个,组织和指导了超过50家企业和项目参与了各级各类智能制造和技术改造专项政策的申报。
017年截至5月底,推荐申报柳工常州机械的《挖掘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车间》等智能工厂(车间)15家,申报北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智能制造工厂研究与应用”等3个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恒立液压高精密液压铸件智能生产车间”和“五洋纺机经编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成功入选《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年度典型智能制造企业推进案例。
那在未来,机器人会替代人工吗?
武进企业给出了一个近乎方向性的答案:智能制造所伴随的并不是不再需要人,而是更合理的“人工转型”,原本的产业工人逐渐转型到技术、研发等岗位。
释放“双手”的时代,更需要人脑财富。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inkA0_umdKNZsl7Roaoy8Q

或者是这样的

可在咱们武进的五洋纺机车间,你却能看到一个“不会流汗”的数字化工厂。


数万平方米的工厂内,机器轰鸣,已经开工的零部件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各种数字及智能装备、机器人手、AGV小车、立体仓库、堆垛机器人等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偌大的工厂里,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技术人员或坐在检测间“监督”机器,或对着设备输入一串串指令代码。

五洋纺机副总经理王水将记者领到“机器手”设备前,指着显示屏表示,每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几个机床,也确保了高峰期订单的按时、按质交货。“现在这个工厂只有30多个工人,工作量却相当于传统工厂的200人。”

“相比以前传统的人工流水线生产,机器手可以帮助简化包括裁剪布、打板以及缝制等多个工序,我们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从机器上收集成品。”在整经车间来回穿梭,巡视机器运行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在工厂流水线做工得忙活得挥汗如雨,可如今的车间,“机械手”倒成了主力军。

作为传统纺织企业,五洋纺机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5年前就提出投资1.5亿打造业内首个数字化工厂,以“智能车间”为突破口,率先摸索了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至少节省50%的人工,提高5倍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成品率达到99%以上。
同样的改变也出现在中天钢铁集团轧钢智能车间里,刚轧出的钢材温度高达1500多度,四周热浪滚滚。但操作工坐在主控台前,通过电脑操作,就可完成初轧、精轧和打包等环节。以往,她可要在六、七十度的室内高温下操作。

而在今创集团的车间内,工人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流浃背的场景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上下翻飞,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在现场编程控制。

2016年,武进启动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全区新增认定市
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25种。雷利电机等12个车间被认定为
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全区拥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2个,组织和指导了超过50家企业和项目参与了各级各类智能制造和技术改造专项政策的申报。
017年截至5月底,推荐申报柳工常州机械的《挖掘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车间》等智能工厂(车间)15家,申报北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智能制造工厂研究与应用”等3个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恒立液压高精密液压铸件智能生产车间”和“五洋纺机经编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成功入选《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年度典型智能制造企业推进案例。
那在未来,机器人会替代人工吗?
武进企业给出了一个近乎方向性的答案:智能制造所伴随的并不是不再需要人,而是更合理的“人工转型”,原本的产业工人逐渐转型到技术、研发等岗位。
释放“双手”的时代,更需要人脑财富。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inkA0_umdKNZsl7Roaoy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