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H昨晚发来消息,“我和他过不下去了”。
事实上,她在这段狗血恋情里已经挣扎了三年,剧情堪比八点档伦理大剧,所有戏码都已轮番上演。
理由无他,只一条,“我俩都见过家长了,如果分手,别人怎么看我?”
我叹口气,今天她这波诉苦,无非是新一轮的吐槽,委屈,和发誓。很快又会拾起一起鸡毛,和好如初。
“换作是你摊上他,会怎么选?”“要是朋友知道我俩分开,肯定会笑话…”
每一种假设背后,都写满了脆弱与无力。一波三折的虐恋,分分合合的怨曲,更像是自导自演自编剧的内心戏。
说来惭愧,以前的我,也爱钻牛角尖。
喜欢一个人,心事全靠他猜。少做点怕他不知,多做点又怕打扰。脑中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回旋着,嘴里却憋不出半句好话。
等到相识久了,吵架多了,每次都是我哭成傻子,他一脸呆懵,只好怯怯道:你说吧,我到底该怎么做?
现在想想,还挺遗憾的。年少时不知,“暗自揣测”是感情中最鸡肋的东西。内心戏再精彩,又与他人何干?
与其让焦虑搅乱你的脑袋,偷走你的快乐,还不如真实告诉对方,那些恐惧和不安——
在乎一个人,当如他所是,而非你所想。
【02】
情场外,职场内,“少给自己加戏”,其实是一种能力。
记得刚实习时,我向学长取经。他自嘲说,初来乍到那会,自己是个“纠结狂”,能力弱却想太多:
平时上班,大脑时刻都在内耗,见到的听到的想东想西;
晚上临睡前,忍不住想今天的糟心事,然后做辞职打算;
碰见不投缘的同事,总感觉那人一举一动都在针对自己…
“对别人的百般注解和识读,构不成万分之一的别人,却是一览无余的你”——再后来,他实在憋得慌,干脆把这话贴在桌前,反复洗脑。
唔,这么一想,似乎从小到大,我也暗自diss了不少同伴。
偶尔话不投机,气氛微妙,难免思忖一番:她是不是讨厌我?是不是故意的?甚至搬来我妈,让她代为分析,此人能否做朋友?
但说真的,脑中小剧场噼里啪啦演得火热,十有八九,都是臆想。
很多陈芝麻烂谷子事儿,会被记忆粉饰,会被错觉复写。本来谈不上排挤,你偏偏以泪洗面;本来算不得冷落,你非得退避三舍。
当你心觉对方面目可憎,他亦做出负面反馈,以牙还牙。结果恶意滋滋漫生,俩人再难修复。
印象里,每次跟我妈吐槽,谁谁看我不爽,谁谁心机很重。我妈都会说,行啊,如果别人真要害你,你能躲则躲;避无可避,就接招呗!
“明明可以彼此欣赏,若不行,就专心做好自己。”
【03】
还有些家伙,每天想七想八,不为别人,为自己。
前几天,看了一个小短片,名为《星期六》。剧情很写实,在周末早晨,男主一边啃着香蕉,一边盘算着今日打卡清单。
他心想,等会要洗衣服,信用卡还款,冲洗浴室,丢垃圾,打电话给老妈,晚上顺便出门找乐子……
内心戏太多,男主开始苦恼不休。这厢,他脑中排列组合无数次,试图找出最佳方式;那厢,垃圾仍在桶里,琐事越积越多。
就这么,日暮黄昏,月落树梢,一天咻地过去了。
当真是这样。有时候,心累、身倦、人疲惫,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过载——换言之,想太多了。
“我不知道我大学的前景在哪里,我活得好迷茫,怎么办?”
“我很想出国深造,可女孩子稳定点也挺好,还是算了吧。”
“他们都在埋头读书拼命考研,但是,就我,怎么可能嘛…”
比起情感上的起起伏伏,更糟糕的是你懒和怕,混和等——它们会削弱你的锐力,磨损你的心气,浇灭你的斗志。
你被滞留在过去,停泊在未来,却没法专心活在眼前一刻
【04】
学不透想学的技能,找不到想要的工作,追不到想追的女神…
没多久,你把“穷人思维”、“阶级固化”、“读书无用论”奉为灵药,视作标签。
但,仅仅声讨环境是无益的。你心里满是不敢要、不愿赌、不还击,“宿命论”就成了唯一可取的人生哲学。
反观身边的大神们,似乎更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而非纠结于当下令他/她烦忧的人或事。
小戏精们还在睚眦尽裂之时,人家已经跳过对峙阶段,心想着怎么收拾烂摊子了。
其实,二十多岁的年纪,不要你横眉冷对奖学金,不要你断绝爱欲没脾气,更不要你凡事洞明无所扰——
只要少一点瞎算计,多一点钝感力。日子会好过很多。
抱怨自己眼圈黒,肤色差,那就早睡早起多锻炼。而非今天熬夜明天外卖,半夜两点刷微博;
嫌弃公司没前景,升职遥无期,那就充足准备,择机跳槽。而非变着花样逃避,开口闭口“不公平”;
选择面前,内心戏别太重。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有舍才有得”的理。
山要爬,庙要拜,生活要直面。别问选左还是选右,选A还是选B,也别期望精神上的狗皮膏药——
记得选心,那颗噗通噗通跳着的,你自己的心。
朋友H昨晚发来消息,“我和他过不下去了”。
事实上,她在这段狗血恋情里已经挣扎了三年,剧情堪比八点档伦理大剧,所有戏码都已轮番上演。
理由无他,只一条,“我俩都见过家长了,如果分手,别人怎么看我?”
我叹口气,今天她这波诉苦,无非是新一轮的吐槽,委屈,和发誓。很快又会拾起一起鸡毛,和好如初。
“换作是你摊上他,会怎么选?”“要是朋友知道我俩分开,肯定会笑话…”
每一种假设背后,都写满了脆弱与无力。一波三折的虐恋,分分合合的怨曲,更像是自导自演自编剧的内心戏。
说来惭愧,以前的我,也爱钻牛角尖。
喜欢一个人,心事全靠他猜。少做点怕他不知,多做点又怕打扰。脑中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回旋着,嘴里却憋不出半句好话。
等到相识久了,吵架多了,每次都是我哭成傻子,他一脸呆懵,只好怯怯道:你说吧,我到底该怎么做?
现在想想,还挺遗憾的。年少时不知,“暗自揣测”是感情中最鸡肋的东西。内心戏再精彩,又与他人何干?
与其让焦虑搅乱你的脑袋,偷走你的快乐,还不如真实告诉对方,那些恐惧和不安——
在乎一个人,当如他所是,而非你所想。
【02】
情场外,职场内,“少给自己加戏”,其实是一种能力。
记得刚实习时,我向学长取经。他自嘲说,初来乍到那会,自己是个“纠结狂”,能力弱却想太多:
平时上班,大脑时刻都在内耗,见到的听到的想东想西;
晚上临睡前,忍不住想今天的糟心事,然后做辞职打算;
碰见不投缘的同事,总感觉那人一举一动都在针对自己…
“对别人的百般注解和识读,构不成万分之一的别人,却是一览无余的你”——再后来,他实在憋得慌,干脆把这话贴在桌前,反复洗脑。
唔,这么一想,似乎从小到大,我也暗自diss了不少同伴。
偶尔话不投机,气氛微妙,难免思忖一番:她是不是讨厌我?是不是故意的?甚至搬来我妈,让她代为分析,此人能否做朋友?
但说真的,脑中小剧场噼里啪啦演得火热,十有八九,都是臆想。
很多陈芝麻烂谷子事儿,会被记忆粉饰,会被错觉复写。本来谈不上排挤,你偏偏以泪洗面;本来算不得冷落,你非得退避三舍。
当你心觉对方面目可憎,他亦做出负面反馈,以牙还牙。结果恶意滋滋漫生,俩人再难修复。
印象里,每次跟我妈吐槽,谁谁看我不爽,谁谁心机很重。我妈都会说,行啊,如果别人真要害你,你能躲则躲;避无可避,就接招呗!
“明明可以彼此欣赏,若不行,就专心做好自己。”
【03】
还有些家伙,每天想七想八,不为别人,为自己。
前几天,看了一个小短片,名为《星期六》。剧情很写实,在周末早晨,男主一边啃着香蕉,一边盘算着今日打卡清单。
他心想,等会要洗衣服,信用卡还款,冲洗浴室,丢垃圾,打电话给老妈,晚上顺便出门找乐子……
内心戏太多,男主开始苦恼不休。这厢,他脑中排列组合无数次,试图找出最佳方式;那厢,垃圾仍在桶里,琐事越积越多。
就这么,日暮黄昏,月落树梢,一天咻地过去了。
当真是这样。有时候,心累、身倦、人疲惫,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过载——换言之,想太多了。
“我不知道我大学的前景在哪里,我活得好迷茫,怎么办?”
“我很想出国深造,可女孩子稳定点也挺好,还是算了吧。”
“他们都在埋头读书拼命考研,但是,就我,怎么可能嘛…”
比起情感上的起起伏伏,更糟糕的是你懒和怕,混和等——它们会削弱你的锐力,磨损你的心气,浇灭你的斗志。
你被滞留在过去,停泊在未来,却没法专心活在眼前一刻
【04】
学不透想学的技能,找不到想要的工作,追不到想追的女神…
没多久,你把“穷人思维”、“阶级固化”、“读书无用论”奉为灵药,视作标签。
但,仅仅声讨环境是无益的。你心里满是不敢要、不愿赌、不还击,“宿命论”就成了唯一可取的人生哲学。
反观身边的大神们,似乎更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而非纠结于当下令他/她烦忧的人或事。
小戏精们还在睚眦尽裂之时,人家已经跳过对峙阶段,心想着怎么收拾烂摊子了。
其实,二十多岁的年纪,不要你横眉冷对奖学金,不要你断绝爱欲没脾气,更不要你凡事洞明无所扰——
只要少一点瞎算计,多一点钝感力。日子会好过很多。
抱怨自己眼圈黒,肤色差,那就早睡早起多锻炼。而非今天熬夜明天外卖,半夜两点刷微博;
嫌弃公司没前景,升职遥无期,那就充足准备,择机跳槽。而非变着花样逃避,开口闭口“不公平”;
选择面前,内心戏别太重。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有舍才有得”的理。
山要爬,庙要拜,生活要直面。别问选左还是选右,选A还是选B,也别期望精神上的狗皮膏药——
记得选心,那颗噗通噗通跳着的,你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