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ana五世吧 关注:4,239贴子:54,343
  • 7回复贴,共1
PS: 原帖转自于 修罗之刃裙子233822372
正文:
(竹本相闗)
刀友:“看来看去 好像竹本刀挺好的?”
竹本刀是好是壞我不作評論,但在網上玩刀的刀友對竹本刀評價一般也是相當不錯的,可真的能擁有竹本刀的人又有多少?若一般花上三四萬多買下竹本刀的人能說竹本的刀不好嗎?要不怎樣能給自己及知道自己買下竹本刀的人的一個交代?且在網上評價竹本刀好的人一般也祇是道聽途說罷了!他們未曾擁有也不甚了解竹本的刀如何能說他的刀好?要不竹本讓人在網上吹他的刀如何地好沒法說準,因竹本雖是刀匠但也是刀商:可不要小看他做宣傳及廣告的能耐哦!
竹本曾到我的貼子跟我辯論傳統工藝並他的刀確是日本的真劍無疑:這足以說明竹本也是懂得如何偷換概念以維護他所造的刀的價值的,簡單的說:竹本本人並未得到日本傳統鍛刀工藝的真傳:他也只是曾到日本取經略知一二然後回國自行揣摩鍛刀工藝說是接近真劍水平而已,且竹本的所謂真劍得到日本美術刀劍協會的認證了嗎?他的刀有人家日本的傳統文化內涵嗎?!再退一步的說:竹本的刀就是真的像刀友說的那麼好:但以三四多萬且等一年以上的時間買一把高仿的刀我個人認為這是不值的,要是花上三四多萬買一把竹本的山寨高仿:怎不直接購買日本真劍??
刀友:“为什么竹本刀硬度能上60+而且不容易崩口折断的?”
竹本曾說他的刀在折疊鍛打後雖含碳量只有0.6%:但卻能淬火至RHC65,但事實是否這樣竹本並沒能提供硬度測試數據的證明,他祇作了一些試斬並刺穿車蓋的視頻測試而已,而竹本刀在測試後也沒有交代刀身或刀刃的細節情況,這種測試很多龍泉刀也能做到:且硬度也不須太高,因直刺的受力點在於刀尖至刀徑的連貫,為此能刺穿車蓋並沒有什麼稀奇。一些日本的著名刀匠所鍛造的玉鋼刀硬度不少也只有約RHC54:更有一些為要鍛出細緻的肌理硬度更降至為RHC52而已!
當然:若要把刀的硬度提昇至RHC65也無不可,但刀砍劈硬物崩刃那是必然的:除非是文蛤刃。
結論就是:
一,竹本刀的硬度是否能達RHC65沒有任何硬度測試的數據證明。
二,竹本刀的試斬測試沒有交代刀身或刃口有否崩損情況。
三,玉鋼刀的硬度較保守約為RHC56。
四,玉鋼刀硬度若提昇至RHC65必須開文蛤刃。
刀友:“竹本刀是日本傳統的鍛刀工藝嗎?什麼叫作傳統?!”
竹本所鍛造的刀絕非日本傳統的工藝,竹本雖曾到日本取經,但他未曾盡得日本鍛刀的精髓,他在日本了解一些鍛刀的知識:回國後自己揣摩繼實踐他的鍛刀工藝:就是這樣慢慢成熟起來的,且他所鍛造的刀是依靠機械來完成的。
當然:現今不少日本刀匠也是依靠機械來鍛刀的,但一般所謂的傳統工藝是指過去歷史傳承下來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能以昨天的工藝視作傳統嗎?當然不!
然而:气錘或彈簧錘在鍛刀工藝歷史上又存在多久?它是從什麼年代傳承下來的?它有哪些歷史文化背景?它所鍛造的刀能有傳統工藝的內涵嗎?竹本:甚至日本的那些所謂大師:他們用气錘或彈簧錘所鍛造出來的刀能稱作傳統工藝嗎?!
所謂工藝: “約定續成”,一般我們所稱工藝的定義:是指 “手工藝”,利用機械幫助而成的:是 “半手工藝”,全機械生產的:只能叫作 “工業產品”罷了!這概念夠清楚不?
半手工藝製作而成的東西能稱作傳統工藝嗎?不少人因日本的那些所謂大師用气錘或彈簧錘鍛造出來的刀便盲目相信並接受他們因利益原故稱謂的傳統工藝:這些大師是犯了辯證學稱的 “混淆虛實”:利用權威誤導別人:這是一種 “權威性的謬誤”!


IP属地:山东1楼2018-01-11 01:33回复
    1、竹本的刀硬度有没有60,这个其实没必要较真,铁的不同,锻造的不同,个体的差异这些都会有影响,只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就好,记得以前竹本用自己的刀做过金相分析,帖子太久我是找不到了。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06年左右的竹本刀的,后来的风格个人不是很喜欢,这几年的没看所以不知道现在什么样。
    2、是不是真剑,这个问题5-6年前大家就讨论过,意见也是各有不同,我个人的意见是剑无真假,刀剑是工具,做的好,好用,能实现有效杀伤就是真剑。
    3、传统工艺吗,这个我觉得也是无所谓,日本的锻造技术最开始也是在汉代由朝鲜半岛传过去的,唐代时又吸取了大量经验,也有很多大陆的铁匠去了日本。日本自己也是地域和材料的不同在锻造上也不是都一样的。这个没必要说是不是真的传统。


    IP属地:辽宁3楼2018-01-11 17:28
    收起回复
      国内的锐远和锻心的也不错


      IP属地:辽宁4楼2018-01-11 17: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