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露锋芒
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空军上尉悠然地飘落到柔软的草地上。作为军部参谋,现在竟然与军部完全失去联系,独自一人落到阿灵顿国家公墓里。
“报告上尉同志,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身材魁梧的上士慌张地问刚收好降落伞的伊戈尔上尉。
伊戈尔看了看上士,问:“你们的军官呢?”
伊戈尔之所以当上军部情报参谋,并有这个军衔不是因为他有光荣的战功和骄人的成绩,这一切只因为他两个月前入伍时还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的一名三年级学生。作为预备军官分配到第313军后,马尔科夫中将见他是大学生,入学时又接受过长达半年的预备军官训练,而且精通英语和世界历史,所以就提升他为上尉,并委以要职。
“米契上尉可能牺牲了,我们找不到他。”上士用期望的眼神看着伊戈尔说:“这里您的军衔最高,上尉同志。”
伊戈尔这时才注意到,上士身后的军人们群龙无首,受伤的躺在草地上躺着无人照看,没受伤的四处乱窜,有的竟然发疯似地乱开枪。“上士同志,您叫什么名字?”伊戈尔客气地问,上士同志年龄上比他大得多。
“斯维尔德洛夫.里宾特诺维奇.柳申科,上尉同志。您可以叫我柳申科。”
“好的,里宾特诺维奇.柳申科同志。我是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上尉,军部参谋。”伊戈尔看了看四周接着说:“你先去找几个人来,然后把这里所有的人都集中起来,听候我的指挥。”
“是!”上士高兴地回答,立正,敬礼,转身跑开。
伊戈尔赶紧收拾好行装,把挂在胸前的AKS短枪管突击步枪摘下来,又掏出地图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这时柳申科找到的三名士兵跑过来。
“报告上尉同志。”领头的二等兵大声报告。
这些人比伊戈尔还年轻,脸上的紧张神情也掩盖不了他们的稚气。
“我是伊戈尔上尉,你们的军官不在,暂时由我代替指挥。你们叫什么名字?”
“二等兵普列科夫.格罗耶夫维奇.诺维茨基。”领头的二等兵大声回答。
“一等兵科尼夫.德涅德尔克诺维奇.马林。”这个人声音不大,但神情比较镇定。
“一等兵弗拉基米尔.列沃托罗维奇.罗曼诺夫。”这个与总理同姓的小伙子声音很大声,但却有些颤抖。
“你们看到那边的树林没有?”伊戈尔指着西边的小树林问。
三个人扭头看了看点点头。
“普列科夫,你和弗拉基米尔去搜索一下,如果有美国兵就马上撤退,如果只有平民就赶走他们。然后回来向我报告。”伊戈尔沉着地下命令:“明白吗?”
“明白。”两个人匆匆而去。
“科尼夫,你去守住东面那个路口。”伊戈尔指着东边的交叉路口说:“如果有美军出现马上回来向我报告。不要开枪!”
“是!”科尼夫沉着应道。
“上尉同志!”柳申科跑过来大声报告:“队伍集中完毕。请指示!”
“好。”伊戈尔转身对柳申科说:“你马上找一面大国旗来,再带几个人把它插上胜利纪念碑!”伊戈尔指着飘扬着星条旗的海军陆战队硫磺岛战役胜利纪念碑说。
“是!”柳申科有些兴奋,眼前这位年轻的新上级下命令是如此沉着冷静,让他心里暗自放心和高兴。
伊戈尔上尉走到按原来建制列队的散兵游勇面前,各连队临时负责人马上报上番号、名称和人数,共有134人,其中无法行动作战的重伤员有11个。出于指挥和作战的方便,伊戈尔临时将这些人分成三队,第一、二队均是保有战斗力的人员组成,第三队则由伤兵和后勤人员组成。伊戈尔面临的最大困难莫过于仅有的一部电台已经损坏,无法与上级和友临部队取得联系。
柳申科上士很快就爬上胜利纪念碑,把迎着晨风飘扬的星条旗扯下来,扔到草地上,然后把一面鲜红的苏联国旗升上去。
这时一等兵罗曼诺夫跑了回来:“报告上尉同志,树林里没有人。”他气喘吁吁地报告:“周围也没有。”
“好,你带大家去那树林里。”伊戈尔转身对其他人说:“大家到树林里隐蔽休息,等待我的命令。”
“是!”士兵们齐声回答。
伞兵们向西边的树林转移,伊戈尔则快步跑到马林那里。
“怎么样,科尼夫?”伊戈尔问了下隐蔽在马路绿化带里的一等兵马林。
“没有异常情况,上尉同志。”
话音刚落,北方远处就传来了陆陆续续的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