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jump吧 关注:223,623贴子:9,096,303

(深夜水)文艺作品里的真实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想到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我十几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真正算作反应了现实。
小时候,受我国以前那个年代的时代影响。特别是受鲁迅等民国左派作家的影响,觉得揭露社会黑暗,讲阶级冲突的才叫做现实。比如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看的一篇文章,是柔石写的,名字叫做《为奴隶的母亲》。其实我真的从没有查阅过那个时代的母亲的生活,不过那个时候觉得这篇文章反应了男女不平等,以及阶级压迫、社会黑暗,于是认为它是真实的。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我长大后,越来越觉得这样的标准是如此的虚幻,和我的人生经验毫无关系。记得看过一本书,好像是评论法国作家于曼的《善意的人们》所代表的社会现实主义,说他们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实际的老板、工人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而是在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在进行创作。
问题是哪一个领域不是如此呢?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历史,因为我觉得它代表的了真实,代表了不掺杂一点水分的真实。结果在看到一位美国作家写的德国史时,我又失望了。他说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为了找到希特勒会崛起的德国自己历史文化的原因。当时我是如此的失望,原来历史学家是这样写作的,原来他们是首先带着观点,然后再去寻找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谁又说不是呢?貌似是爱因斯坦说的,你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你采用什么样的理论。这就是世界真实的面貌。让人如此的无法接受。
曾经我觉得日本动漫有点幼稚,事实上我觉得武侠小说,或者说整个武侠文化都非常幼稚,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有讲述金钱和阶级。
阶级,对,现实生活才是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深度和真实感的唯一标准。曾经我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么想是对的吗?难道生活真的只有苟且,而不存在诗和远方?或者说现实生活真的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单调?
2015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说,其实所谓的自由民主等等普世价值观80%的普通民众都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可能仅仅是口袋里的钱和自己的爱情友情这些而已。
我不知道。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唯有仅仅关照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生活才具有现实意义。
所以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讨厌甚至厌恶任何大历史主题的叙述,我发现在这些叙述里面都掺杂了不知真假的主观臆测。到底实际情况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我后来反反复复翻看教科书,或者各位历史大学者所写的所谓的大历史书。我总是满心的疑惑。真的吗?爆发的原因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直到最后我找到一本书,名字叫做《梦游者》的讲一战的书。里面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说是事实上连战争的发起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一战为什么以及怎么会就发生了。
当然了,从马主义的角度,或者说列宁的角度来说,一战代表着CAPITALISM到了衰亡的危急时刻,是IMPERIALISM之间的一场不义的战争。但是这到底是在说什么?这些断语难道不是主观判断然后在搜集所谓的证据之后形成的?
当然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说,他曾经在一战后写过一本书,说人类有毁灭自己的冲动,也就是毁灭本能。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记得霸王别姬里面STUDENT在街上运动,里面段小楼评价说那都是性 欲得不到释放,憋得。把我笑得眼泪流,不过我觉得段小楼说的是对的。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很厌恶所谓的上 街运动。
所以总的来说,有段时间我特别厌恶什么理论,什么大叙述。我就只看小故事,特别特别小的故事。比如说我现在看历史,只看每个朝代中的一些八卦。比如说我最感兴趣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我觉得比讲什么宋金战争真实多了,鬼知道宋金战争中有多少故事是编的。反正都是编的,还不如看觉得编的有现实感的。
你可能要问啥叫现实感。这个我一般认为带点黄、带点生活味的就叫现实感。
二战后,可能是为了反对马主义吧。所以总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人性。我总是在想,嘛叫反映什么人性。这不扯淡吗?
好像是托尔斯泰发现的,把人性剥离开,一层层剥开,最后就是什么都没有啊,估计就和动物差不多。所以托尔斯泰才老想皈依宗教,老想讲一些老掉牙的让人倒胃口、估计所有读者都觉得假的不行的道德说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复活》,我的天,我小时候就觉得这故事真是假的可以。
但是话说回来了,你说人性卑劣,和动物差不多,分析人性到底就是虚无。那么道德就一定也是虚无吗?
这倒不一定,不知道为什么,我常常觉得平平凡凡中讲点良心发现的故事反而是最真实的故事,可笑不。


1楼2018-05-28 02:16回复
    这要上升到哲学问题,唯物辩证。
    只是有时候我们会被追求的东西所背叛仅此而已……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5-28 03:08
    回复
      前排等待一个大佬回答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28 05:02
      回复
        文学创作不怎么讲究真实,能引起共鸣就行了,毕竟就算是真实的你没感觉也会觉得假,假的你经历过你就会当真。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5-28 06:22
        收起回复
          文艺作品的真实要等你明白这里人都看漫画以后再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28 06:28
          回复
            去知乎上精简一下,说不定是个优质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5-28 13:51
            回复
              首先,以偏概全,是你全文思路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直接导致了您的困惑。没必要总是在书里、某个伟人或作家的话里去找那么一句话,来佐证自己的某个想法。
              既然您想要真实,就直接到生活里去看看,然后再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把您看到的真实创作出来,您就会发现这一现实:
              真实的就是真实的就是真实的就是真实的,
              您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写出来的东西。
              其次,亲爱的楼主,请您务必思考一下,当您在说“现实”的时候,你究竟是在说什么。如果您发现,“现实”这个词本身是如此的不清晰:
              存在着单个事件的现实(我吃了一个苹果),
              某个时间点发生的全部事件的现实(在我吃苹果的时候,有人在拉屎...),
              没有发生什么事件的现实(“我并没有吃苹果”这件事没有发生的现实),
              非存在或者虚构的现实(我在吃苹果的时候对我在吃苹果的想象,虽然意识里的想象是非存在的或者虚构的,但这个时间点我在想象着的事实也是现实的、真实的),
              以及其他。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28 17:18
              收起回复
                有点理解楼主,甚至现在也有类似的想法。最初是在自己刚刚意识到有很多很多事情是你永远无法得知真相的时候。越是宏大的事件,在发生时本就是充满了各种思想碰撞机缘交织,若再加上时间的推移,后世越来越多的文笔粉饰在上面,就更加无谓真实了。越是小的故事越纯粹,越为接近事情的本质,某种意义上就是更加真实吧。


                IP属地:北京11楼2018-05-28 17:45
                回复
                  “合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5-28 17:46
                  回复
                    你的怀疑很好,但是转变又太极端了。历史的确有各种纪录,各种修改,但是也能抽丝剥茧拉出真相,在各种正史,野史,文学家纪录中,找到最接近的历史,也是非常大的乐趣,而且,有的时候真相并不重要,前进更为重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28 17:49
                    回复
                      一切都是人类喜欢给自己加戏的结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28 18:14
                      回复
                        因为人的认知只能是片面的,人类不是神,再客观的人类也受到认知环境的限制。所以有些看似真理的东西,从另一个学派甚至是另一个不起眼的角度就会被完完全全的推翻。
                        归根结底,是社会太过于复杂,而人类想“以有涯而穷无涯”,是幼稚且天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29 02:30
                        收起回复
                          个人体验与书中人物体验的契合吧,楼主的想法很现代主义,实际上现在认为确实没有那种“古典”的真实,人是时间和记忆的动物,不同的环境和基因刻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对现实的理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还会发生改变。还有就是作为人始终是孤独的,他人的体验永远无法化作自己的,因为体验是无法言说的东西,维特根斯坦称之为私人语言,并且不承认这是思想,因为语音局限的思想的边界,但是大众可以构建一个公共带有普世性质的规则来理解,从宗教 道德 民族(当然这个有同化特质),文学作品也可以构建一个大众普世的价值世界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5-29 07:37
                          收起回复
                            看看水友们怎么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5-29 0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