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喜欢说结婚就找日本妞。
虽然只是网络玩笑梗,但可以想见日本姑娘在这些男人心里的良好印象,温柔贤淑等等。
然而,日本男人却越来越不愿意谈恋爱、结婚。那些似乎应该幸福的日本男人,他们正在遭遇妻子残酷的抛弃。
“退休离婚”已经成为日本流行的现象。
2006年,日本通过法律,2008年4月份以后,即使丈夫不同意,妻子也可以要求离婚,并且分享他们一半的退休金。
日本社会男女分工非常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男人退休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而女人负责生儿育女、照顾家庭。
退休后,男人基本就没啥事儿了,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剩下的一些简单家务就由女性来负责了。
也就是说,退休后的日本男人,对他的妻子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了,反倒成了累赘。
于是这些妻子,纷纷抛弃了自己丈夫,选择把他们踹出身边!!
新法实施后,日本国内离婚率激增,而且95%是由女性提出。
对日本男人来说,这非常残酷无情。
他们不像中国男人还会做点家务(中国男性家务率在全世界都能排在前列),习惯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他们,大多数对家务是一窍不通。
日本法律还比较偏袒女性,如果只有一套房产,房产往往会判归女性。也就是说,这些可怜的老头奋斗一生,最终被扫地出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对日本妻子来说,并非这些男人出轨了,家暴了。她们只是嫌弃退休返家的丈夫碍眼,阻碍她们愉快生活。或者干脆就是,觉得离婚了能得利。这点,出乎许多人意料。
当初订立这条法律,初衷无疑是为了保护离婚妇女的利益。日本的许多法律都是这样设置的:只要发生“离婚”这个事件,就会使女性有经济收益。
因为在传统思维里,一般都认为女性不会主动要求离婚。一旦离婚,一定是因为生活无奈,或者老公太坏。女性一定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因此需要对她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不止是日本,其实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比如房产加名、彩礼之类的。只要发生“离婚”这件事,她们就会获得收益。因为整个社会认为,妻子在婚姻关系里是个依附者,只要这段婚姻还算满意,她们就不会离婚。很多男性会把工资卡甩给老婆,居高临下,赋予老婆一定的“管家婆权利”,叫她们带孩子干活买菜做饭计划家庭开支,他们觉得男人有义务在金钱上给妻子安全感,毕竟老婆只是一个依附者,只要对她好她就不会闹翻天。
上一代女性有非常强的依附思维。她们不敢离开家庭,没结婚前听父母的,结婚后听老公的,维持住自己的家庭关系,讨好自己的丈夫,就是很多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她们心甘情愿成为老公的附庸。要是老公对自己好,给自己工资卡神马的,那还不幸福死了。
这种人身和心理从属关系,在古代社会,是从制度上就贯彻到底的,女人不存在独立的财产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纵然有百宝箱,也只能嫁人,她不能自己拥有百宝箱然后包养一大堆小鲜肉。
后来,这种制度被砸碎了,但是女人在心理上,社会在文化上,并没有完全解锁。在社会舆论上,离婚的女人也总是饱受争议。
直到90年代初,谁家父母离异可是大事件,孩子在学校头都不敢抬。那时候哪个女人选择离婚,那一定是因为真的走投无路。
所以在制度上的设定,才是“离婚就能让她们有经济收益”,本质是对她们的补偿。
但那时候的女性根本就不会往“离婚还能牟利”这件事儿上想,上一代男人都交工资卡,也没见交出什么问题。因为上一代大多数女人觉得把老公的钱拐跑是不可思议的,根本就不会往那方面想。在她们心里,丈夫的光荣就是自己的光荣,个人利益完全让位于家庭需要。
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们,她们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就是我,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是生育的工具。一些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性,找个合作型的婚姻,一起协力,倒也罢了。
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根本就没有创造GDP的能力,也没打算为家庭付出什么,却一股脑的算计在家庭中索取。
同样的,一旦在设定上,离婚这件事儿就对她们有利,那即使你没做错任何事,甚至你还做的挺好的,但她可能为了这笔利益,就会去主动选择离婚,然后狠狠宰你一笔。
或者,像日本女人那样,仅仅因为“老公碍着自己眼了”,就把他撵出家门。
她们想要活得舒坦。
为此,国家特意出台了《婚姻法》的各种司法解释,制止这种变态的行为。
但依然堵不住**在房产证上给她们加名的脚步。咱不占人便宜,但咱要保护好自己的动劳成果,保护好上一代的辛勤劳动。自己的基因、财产,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在地球上从未存在过。
中国有的男人实在太蠢!
也许这就是,物竞天择?
女人已经开始大声索取权利,我国男人还沉浸在过时的拼命文化里。
他们还觉得自己应该做一颗被拧干的螺丝钉,以为拼命赚钱就能取悦女性!还觉得自己穿的像农民工老婆像贵妇就是有面子!
新时代的中国男人,真的需要在感情关系上好好升级更新换代了!
虽然只是网络玩笑梗,但可以想见日本姑娘在这些男人心里的良好印象,温柔贤淑等等。
然而,日本男人却越来越不愿意谈恋爱、结婚。那些似乎应该幸福的日本男人,他们正在遭遇妻子残酷的抛弃。
“退休离婚”已经成为日本流行的现象。
2006年,日本通过法律,2008年4月份以后,即使丈夫不同意,妻子也可以要求离婚,并且分享他们一半的退休金。
日本社会男女分工非常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男人退休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而女人负责生儿育女、照顾家庭。
退休后,男人基本就没啥事儿了,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剩下的一些简单家务就由女性来负责了。
也就是说,退休后的日本男人,对他的妻子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了,反倒成了累赘。
于是这些妻子,纷纷抛弃了自己丈夫,选择把他们踹出身边!!
新法实施后,日本国内离婚率激增,而且95%是由女性提出。
对日本男人来说,这非常残酷无情。
他们不像中国男人还会做点家务(中国男性家务率在全世界都能排在前列),习惯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他们,大多数对家务是一窍不通。
日本法律还比较偏袒女性,如果只有一套房产,房产往往会判归女性。也就是说,这些可怜的老头奋斗一生,最终被扫地出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对日本妻子来说,并非这些男人出轨了,家暴了。她们只是嫌弃退休返家的丈夫碍眼,阻碍她们愉快生活。或者干脆就是,觉得离婚了能得利。这点,出乎许多人意料。
当初订立这条法律,初衷无疑是为了保护离婚妇女的利益。日本的许多法律都是这样设置的:只要发生“离婚”这个事件,就会使女性有经济收益。
因为在传统思维里,一般都认为女性不会主动要求离婚。一旦离婚,一定是因为生活无奈,或者老公太坏。女性一定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因此需要对她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不止是日本,其实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比如房产加名、彩礼之类的。只要发生“离婚”这件事,她们就会获得收益。因为整个社会认为,妻子在婚姻关系里是个依附者,只要这段婚姻还算满意,她们就不会离婚。很多男性会把工资卡甩给老婆,居高临下,赋予老婆一定的“管家婆权利”,叫她们带孩子干活买菜做饭计划家庭开支,他们觉得男人有义务在金钱上给妻子安全感,毕竟老婆只是一个依附者,只要对她好她就不会闹翻天。
上一代女性有非常强的依附思维。她们不敢离开家庭,没结婚前听父母的,结婚后听老公的,维持住自己的家庭关系,讨好自己的丈夫,就是很多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她们心甘情愿成为老公的附庸。要是老公对自己好,给自己工资卡神马的,那还不幸福死了。
这种人身和心理从属关系,在古代社会,是从制度上就贯彻到底的,女人不存在独立的财产权,《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纵然有百宝箱,也只能嫁人,她不能自己拥有百宝箱然后包养一大堆小鲜肉。
后来,这种制度被砸碎了,但是女人在心理上,社会在文化上,并没有完全解锁。在社会舆论上,离婚的女人也总是饱受争议。
直到90年代初,谁家父母离异可是大事件,孩子在学校头都不敢抬。那时候哪个女人选择离婚,那一定是因为真的走投无路。
所以在制度上的设定,才是“离婚就能让她们有经济收益”,本质是对她们的补偿。
但那时候的女性根本就不会往“离婚还能牟利”这件事儿上想,上一代男人都交工资卡,也没见交出什么问题。因为上一代大多数女人觉得把老公的钱拐跑是不可思议的,根本就不会往那方面想。在她们心里,丈夫的光荣就是自己的光荣,个人利益完全让位于家庭需要。
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们,她们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就是我,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是生育的工具。一些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性,找个合作型的婚姻,一起协力,倒也罢了。
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根本就没有创造GDP的能力,也没打算为家庭付出什么,却一股脑的算计在家庭中索取。
同样的,一旦在设定上,离婚这件事儿就对她们有利,那即使你没做错任何事,甚至你还做的挺好的,但她可能为了这笔利益,就会去主动选择离婚,然后狠狠宰你一笔。
或者,像日本女人那样,仅仅因为“老公碍着自己眼了”,就把他撵出家门。
她们想要活得舒坦。
为此,国家特意出台了《婚姻法》的各种司法解释,制止这种变态的行为。
但依然堵不住**在房产证上给她们加名的脚步。咱不占人便宜,但咱要保护好自己的动劳成果,保护好上一代的辛勤劳动。自己的基因、财产,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在地球上从未存在过。
中国有的男人实在太蠢!
也许这就是,物竞天择?
女人已经开始大声索取权利,我国男人还沉浸在过时的拼命文化里。
他们还觉得自己应该做一颗被拧干的螺丝钉,以为拼命赚钱就能取悦女性!还觉得自己穿的像农民工老婆像贵妇就是有面子!
新时代的中国男人,真的需要在感情关系上好好升级更新换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