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橡集团吧 关注:103贴子:2,526
  • 8回复贴,共1

网络谣言涉及的罪名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络谣言“四宗罪”待法律解释
 专家认为打击网络犯罪需“有法可依”,提醒防止相应罪名被滥用
 公安部门集中公布的5起典型网络谣言案件,主要涉及4个罪名: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诽谤罪和非法经营罪。这些罪名在1997年刑法修改时被确定,在现实生活中被经常提及,如今被用在网络中,也引发网络空间是否适用现实空间、网络是否公共场所等相应讨论。
 专家认为,在打击网络谣言、诽谤等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可以考虑出台司法解释弥补这些空白,使网络犯罪的打击有法可依。[10]
 网上造谣是否是“寻衅滋事”
 这个罪名的前身是流氓罪,流氓罪是个公认的“口袋罪”。
 按照1979年的刑法规定,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都可以定流氓罪。学界认为,这个罪名的量刑幅度过宽,定罪的随意性很大。
 1997年刑法大修,流氓罪被分解为多个罪名,其中一个就是寻衅滋事罪。这个罪名主要针对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场合无故挑衅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
 有很多学者认为,寻衅滋事罪,依然是个“口袋罪”,很多行为都可以被“装进去”。
 当寻衅滋事罪被用在网络上,一些争议随之而来:网络是不是公共场所,在网上造谣,算不算寻衅滋事。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认为,网络只是传播工具,网上发言不构成寻衅滋事。
 洪道德也认为,如果将网上造谣的行为定为寻衅滋事罪,还要明确衡量标准,要防范个别地方滥用这一规定,乱抓人。[10]
 网络谣言的法律解释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1]
 《罪名补充规定(六)》将该款的罪名确定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针对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专门条款予以规制。今后,网络传谣要负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1楼2018-07-14 14:02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7-14 23:04
    回复
      自力更生的顶顶顶


      4楼2018-07-16 09:24
      回复
        网络谣言是犯罪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7-16 16:12
        回复


          IP属地:湖北7楼2018-07-18 15:29
          回复


            IP属地:湖北8楼2018-08-03 10:13
            回复
              顶起来


              9楼2018-12-20 16:26
              回复
                顶一下 最完美的十五字没有之一


                10楼2019-01-04 10:33
                回复
                  顶一下


                  11楼2019-06-21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