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7,146贴子:74,729,715

中国历史速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5000年历史中间故事太多了,朝代一个接一下,划分朝代讲历史其实是一种为了方便归类的方法,但是不利于理解历史变迁。因为历史是连续的,就像昨天和今天,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把昨天和今天分开是因为睡了一觉断片了。经常熬夜的人会有这种感觉,已经凌晨2点了,睡了一觉起来还会说我是昨天两点睡的。他把凌晨2点归类到昨天,因为凌晨2点前和真正意义的昨天是连续的。断片后起来才算今天。昨天和今天的划分是有一个清晰的界线,那就是我断片了。
历史也会造成一种假象,比如宋朝到元朝,人们会觉得它们之间区分很大,就像换了一个世界一样,而事实是历史是连续的。当然你可以说昨天还好好的,今天蒙古人杀过来了,人都死光了当然换了个世界,这是微观视角。因为要速读,就说用最快速度把5000年说一遍,所以不可能聊微观,一定聊宏观。
我试着拿着地球仪读中国历史,不再局限于某个昏君某个权臣,宏观也就是不管他们怎么样,历史洪流就是这样走。
当然这是我个人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只算过观点,并非事实,仅供您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自己开贴发表,欢迎学者讨论,不欢迎喷子骂人,带脏字或者讽刺的删掉。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2-18 14:21回复
    生活在东亚地区的智人和绝大多数地区的智人一样,形成了部落文明,部落依赖河流灌溉,所以东亚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江黄河流域,也就是中原。各部落为了争夺中原最富饶的生存环境时常发生冲突。几百人的群架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战争了。
    没有相关记载,只是猜测,因为邓巴数字限制部落人数不超过150人。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2-18 14:25
    回复
      2025-08-19 14:29: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黄河脾气不太好,经常发洪水。而单一部落根本没有能力治理整个黄河中下游,唯一的办法就是部落联盟。把力量凝聚起来交给一个独裁者,由他指挥所有人治水。而权力集中后,掌权者在治水之后就不可能再把权力再分回去了,一定会继续保持集中权力,至此第一个朝代夏朝诞生。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2-18 14:29
      收起回复
        当然,大家都是部落联盟,就像多家小公司合并成大公司,为的是对抗大灾难。然而,曾经公司的老总们也就是曾经部落的首领们可不会把权力都交出去,在长年累月的发展中这些小部落的实力有可能超越中央。那中原富饶,当然是有能者占领它啦。那商就替代了夏,一段时间后周又替代了商。
        这个过程中周人就寻思按照这个逻辑,下一个也会有哪个部落把我替了,所以我要想一套规范,避免自己被替代。这时就诞生了周礼,也就是贵族行为规范。
        内容很复杂就不详细说,大概意思就是周王把天下分封给亲戚和有战功的人,这些人就是贵族,大家要遵守这套行为规范。包括祭祀,打仗。因为都是自家人,闹矛盾了打架那也要守规矩,就像班级里两个同学闹矛盾要打架,老师说你们不能乱打,按照国际摔跤规则去泥地里打,有裁判,按规矩来。打完还有可能成为朋友,其乐融融天下太平。所以周礼孔子一直非常推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2-18 14:39
        回复
          周礼这套让世界都挺和平的,一切相安无事。但是规则的制定者都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制定的,他从没考虑社会会发展,财富在积累,人口在增加,社会管理的复杂度也在增加。
          很快周礼这套就搞不下去了。
          因为有两样技术革新出现了,第一,竹简。加快了文字传播,知识开始被更多人接受。贵族人口在增加,但不是所有贵族都能得到封地,那得不到封地但有知识的破落贵族越来越多,比如孔子,孟子等人。他们为了生计还会贩卖知识,知识开始流向平民。
          第二,牛耕技术的进步。过去百姓种井田,在九宫格的田里干活,中间是贵族家的田,你要先种了地主家的田才能种自家的田。由于技术落后,农民种完地主家的也没多少力气种自己的了,没有什么财富盈余,只能依附贵族生存。当牛耕技术发展起来后,农民种完地主家的,还能把自己的种的很好,甚至收成比地主家还多。农民有了盈余就想摆脱贵族控制,开始逃跑私自开荒。
          然而贵族是不会看着农民逃跑的,所以派人抓。一开始农民们还没有那么轻松逃离贵族掌控。
          这差不多就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2-18 14:50
          收起回复
            原创吗?好评


            7楼2019-02-18 15:01
            回复
              分封制初期其实是挺不错的管理手段,但是时间一长就不利于统治者管理了。因为分出去的诸侯们发展的好就不会听话,再过几代人大家都不认你了,甚至在经济上超越你。
              君王想打仗也要贵族出人出力,而贵族们不可能倾尽全力帮你打仗,派几个贵族子弟去锻炼一下,就当参加奥运会吧。所以在春秋之前,打仗人很少,一千人都不得了了,而且大家都是贵族,打架按周礼讲规矩,踢正步姿势帅就算赢。别砍死人,砍死人还不算你赢。
              但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不讲规矩的国家,楚国。这家伙上来轮刀就砍,完全没有什么贵族礼仪,周礼是啥?他们可不管,因为楚国是原生国度,不是周王分封的,在中原国家眼里那就是蛮夷。但人家打架狠啊,你们还踢正步那不死惨。然后各国开始了改革。既然要死人,就不能随便派自家的贵族子弟啦,最好拉农民上战场。
              而这时候正好遇上楼上说的两个技术革新。
              各国君王就开始了变法,大概意思:
              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直接给君王交税,君王有了财政就能养兵保护农民,法律上承认农民的私田,从而削弱了贵族力量。
              二,政治上排挤贵族影响力。因为知识被广泛传播,那君王就不用完全依赖贵族管理国家了,他们开始启用外地知识分子。这些人在本地没有根基,他们的利益完全由君王说了算,而且与君王利益共同。
              这两套方案一看就知道,贵族非常不满意,他们很不爽就利用自己的力量各种阻挠。看看搞变法的商鞅死的多惨就知道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2-18 15: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2-18 15:05
                回复
                  2025-08-19 14:23: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2-18 15:10
                  回复
                    这里插播一个百家争鸣,百家太多分不清。先说什么要百家争鸣,他们争些什么?因为周礼崩了,贵族们没有贵族的样子,打仗人死一片。因为君王对国家的掌控力变大了,战争的投入也在加大,各国开始了军备竞赛,看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些知识分子们感叹世界怎么了?以前在周礼的管理下人们田园牧歌,不是挺好的吗?人们还联合在一起对抗洪水,人和人之间不会那么恶劣啊?
                    孔孟说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要思考怎么重新整合社会秩序。怎么重整秩序这个话题就大了,各方代表发表论文,就有了百家争鸣。我们大体分成三类:
                    第一类,过去好。代表是儒家思想。儒家说以前周礼之下天下太平,我们要复周礼。
                    第二类,过去不好,要创新。代表是法家思想。时代变了,周礼已经不能管理天下了,要根据国情制定法律法规,新的管理条例。
                    第三类,都不好。代表道家思想。天下大乱都是你们这群人搞坏的,搞什么搞,什么都不搞最好,世界有它的自然法则,我们什么都不做反而天下太平。
                    这都是观点,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君王更喜欢哪个呢?很明显,第二个,因为制定新规则,怎么制定?当然是有利于我统治的规则啦。法家思想迅速得到君王重用,所以孔子孟子表面上都能得到各国君王请吃饭,但实际上不会得到重用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2-18 15:18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2-18 15:22
                      回复
                        各国君王逐渐削弱贵族,农民的户籍都掌握在君王手中,那战争动员就越来越方便,参战人数越来越多。长平之战死了30万人,这在春秋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战争动员越来越大,军备竞赛导致经济民生凋敝,每个国家都顶不住了,大家渴望停下来大一统。
                        能做到一统天下的国家必须做到彻底改革,也就是把国内的贵族势力彻底消灭,国家机器完全掌控在一个独裁者手中,那战争力量绝对最强。这就属于秦国了。
                        秦国的优势有很多,地理优势就不说了。就说他的政治结构也比较好,那就是贵族力量弱,因为秦国起家晚,比起其他国家的贵族,那秦国的贵族没啥力量。秦王一动手就能把它们全铲除了。
                        比如干掉嫪毐,吕不韦,软禁他妈这是拔掉赵国势力。逼他弟弟叛逃去韩国,这个弟弟是韩国公主所生,趁机把韩国势力拔掉。最后他连自己老婆也拔了,历史根本就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皇后是谁,可能就是楚国人,因为芈月不就是楚国人吗,秦始皇更狠连个记载都不给。还有就是他儿子公子扶苏,也是楚国血统,自己儿子他都没放过,这是下了多大的狠心啊。所以活该天下被他一统。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2-18 15:30
                        回复
                          休息一下,晚上再更。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2-18 15:32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2-18 16:19
                            回复
                              2025-08-19 14:1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秦国统一天下不久就亡了。主要原因还是法家思想。因为秦王用的是法家指导思想,这套指导思想对国家的动员能力很强,处在战争年代它当然可行。但是周边敌人都打光了,法家的逻辑就走到头了。是该改变了。
                              可是秦始皇可想不到这么多,因为没有历史案例可供参考,他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就像小公司迅速发展吞并了全国各大企业,制度试点成功应该全国推行。全国保持这么高的动员能力,有没有敌人可供打仗,咋办?秦王想了想,别浪费啊,搞房地产开发啊。骊山陵墓,阿房宫,长城等等一系列大工程就搞起来了。
                              过去这么高效动员还是有战争回报的,这回就成了纯消耗了。很快大家就受不了了,各个起来反叛,曾经各国的旧贵族们纷纷搞复国。领头的当然是霸王项羽啦,他的想法很单纯:既然大一统不好,那大家就回到过去,推崇儒家的复周礼。他把秦国一推翻,把天下分成了三十多个小国,他自己只占了西楚一块。大家又回到春秋之前的田园牧歌生活多好啊。
                              可是秦始皇可想不到这么多,因为没有历史案例可供参考,他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就像小公司迅速发展吞并了全国各大企业,制度试点成功应该全国推行。全国保持这么高的动员能力,有没有敌人可供打仗,咋办?秦王想了想,别浪费啊,搞房地产开发啊。骊山陵墓,阿房宫,长城等等一系列大工程就搞起来了。
                              过去这么高效动员还是有战争回报的,这回就成了纯消耗了。很快大家就受不了了,各个起来反叛,曾经各国的旧贵族们纷纷搞复国。领头的当然是霸王项羽啦,他的想法很单纯:既然大一统不好,那大家就回到过去,推崇儒家的复周礼。他把秦国一推翻,把天下分成了三十多个小国,他自己只占了西楚一块。大家又回到春秋之前的田园牧歌生活多好啊。
                              过去这么高效动员还是有战争回报的,这回就成了纯消耗了。很快大家就受不了了,各个起来反叛,曾经各国的旧贵族们纷纷搞复国。领头的当然是霸王项羽啦,他的想法很单纯:既然大一统不好,那大家就回到过去,推崇儒家的复周礼。他把秦国一推翻,把天下分成了三十多个小国,他自己只占了西楚一块。大家又回到春秋之前的田园牧歌生活多好啊。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2-18 17: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