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再次成为两会焦点提案,周忠和委员从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到目前中国科学教育推进所面临的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问题都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科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中小学生学科学并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两会期间,周忠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根据周忠和的调研,他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师专职化比例仅33.7%,县级以下小学情况更差,科学教师专职化比例仅16.1%。
其次,科学教材编写和课程标准制定有待加强。周忠和发现,我国现有教科版、首师大版等8个版本的科学教材在不同地区使用,但编写质量参差不齐,科学知识碎片化堆砌,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工程技术部分的内容单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内容体现不够。另外,科学教育缺少顶层设计,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科学教育缺少科学教育资源支持,授课质量堪忧。
基于此,周忠和建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和科学教材编写工作中,要吸纳热心基础教育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深度参与,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专家队伍。
另外,他建议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培训,提升科学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建议开展全国性的科学教师培训工作,让科学教师了解科学前沿,提升现有科学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专业能力。
引入社会资源,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也很重要。周忠和给出了解决方案,“首先,在中小学设立科普讲堂,鼓励一线科学家、退休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员到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其次,吸纳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后,深度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科学课实施双师制。”周忠和说,另外,还要加大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作品扶持力度,在中小学推广科学阅读,加强孩子们对科技史、科学家精神、自然科学不同学科的了解。
“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科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中小学生学科学并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两会期间,周忠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根据周忠和的调研,他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师专职化比例仅33.7%,县级以下小学情况更差,科学教师专职化比例仅16.1%。
其次,科学教材编写和课程标准制定有待加强。周忠和发现,我国现有教科版、首师大版等8个版本的科学教材在不同地区使用,但编写质量参差不齐,科学知识碎片化堆砌,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工程技术部分的内容单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内容体现不够。另外,科学教育缺少顶层设计,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科学教育缺少科学教育资源支持,授课质量堪忧。
基于此,周忠和建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和科学教材编写工作中,要吸纳热心基础教育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深度参与,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专家队伍。
另外,他建议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培训,提升科学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建议开展全国性的科学教师培训工作,让科学教师了解科学前沿,提升现有科学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专业能力。
引入社会资源,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也很重要。周忠和给出了解决方案,“首先,在中小学设立科普讲堂,鼓励一线科学家、退休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员到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其次,吸纳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后,深度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科学课实施双师制。”周忠和说,另外,还要加大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作品扶持力度,在中小学推广科学阅读,加强孩子们对科技史、科学家精神、自然科学不同学科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