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事的人,睡觉都睡不踏实,哪里还能睡懒觉。
睡懒觉的人一般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生活惬意舒适,无忧无虑。朱元璋写过一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诗里的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还在睡,就算起了床,估计也是斗鸡惹狗遛鸟钓鱼,这种优游岁月的生活,连皇上都羡慕,也难怪那么多人想提前退休了。
睡懒觉的第二种人就有点悲惨了,这种人的心态应该是,心灰意懒,百无聊赖,破罐破摔……换句话来说就是,弃疗。
比如,a和b同寝室,有一天早上,
a跟b说,宝宝,你咋还不起,你今天不是有考试吗?
b说,考个鬼,啥也不会,不去了,睡觉。
a说,去试试嘛,说不定就过了呢?
b说,哎呀你烦死了,悄悄地,别吵了。
a说,你现在去打印张小抄,实在不行看旁边有没有霸霸,瞄两眼,快去呀!
b说,嘘~!
a说,你没救了。
b说,无所谓,反正我不要脸。
你们猜一下b那天最后什么时候起的床?
在春秋战国大变革大动荡的大背景下,能以第一种心态睡懒觉的人少之又少。鲁哀公算一个,他和孔子说:“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后来他死了。
宰予昼寝,应该是弃疗了。上面例子的b,如果家长在旁边,就算是装样子,也不可能缺考。但是宰予,他连装都懒得装,孔子都来了他还在睡,这人是绝望了吧。
宰予绝望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觉着主张推行不下去,前路微茫,也许是女神嫁人了……总归他是绝望了,所以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你没救了。
————————
这段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