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4万多人次,每年670多万人次……买票要排队……白天航班平均半小时就有一趟……上海—重庆1条航线有13条船在开……”
一段对十六铺码头的记忆,勾勒那时的繁华景象,唤起一种割舍不下的码头情怀。
十六铺码头,距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重要的水上门户。它是中西方商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者,也是上海从小渔村发展成国际都市的记录者。
数不清的外滩记忆,道不尽的上海传奇,在这里轮番上演。
自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此时,十六铺已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商贾云集,繁华鼎盛。
起初计划划分27个铺,但实际却只划分到了16个铺(即从头铺到十六铺)。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黄浦江一带,与法租界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