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罗巍
1945年秋天,上海的清晨,在黄浦江上的船笛声中悄悄到来。 林森路8号, 黑色的大门打开,一辆八成新的白色梅塞迪斯缓缓驶出。岗楼旁身着笔挺军服的卫兵,脚上的牛皮靴子咚地一声磕出了脆响,举手敬礼。
军事委员会统计局(军统,BIS)内勤总局第一处副处长罗巍扣紧了上校军装领口的风纪扣,优雅地点了下头,“嗨”,旋即脚踩油门,梅塞迪斯加速冲上了林荫大街。
军.统总局下属有八处,第一处,负责国际情报和军事情报,又名军事处。第二处负责政治情报,主要是对付政敌共(产)党。又名情报处。第一处的任务和第二处有些雷同,都含有情报侦察。可要论起名气,第一处远远不能和第二处相比较。 因为第二处是局长亲自管辖,而局长之名如雷贯耳,戴笠戴雨农。
就在军统一处副处座罗巍驾车外出的同时,他的简历就端正地摆在军统局局长戴笠的办公桌上。

“报告”卫兵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戴笠。
“局座,人事处和保密科的人都来问,罗处长是不是被排除在特别处置小组之外?”
戴笠合上档案,深吸了一口气:“精英之才,不用可惜啊。还是让他参加吧。告诉毛人凤,让他小心看着。”
罗巍上校驾车回到自己在市光路尽头的小别墅。 民国“大上海计划”兴建新市中心区时,上海中心地带都是租界,只好将新市区建立在一片农田的五角场地区。市光路、民府路建造了混合结构的花园住宅36幢,又称“三十六宅”。
这些花园洋房可说是时下最高档的住宅区了。
把车开进了车库,进门前,罗巍习惯地来到雕花铁栅栏的大门前,翻开门柱上的一个小木箱。果然,里面有两瓶“可的”牌牛奶。看来是下午才送来。今早送奶工并没有准时来,而且昨天也没有来。罗巍看到奶瓶,心里安稳了许多。
拉开厚实的窗帘,看看外面漆黑的森林和农田,没有任何动静。 他又拉开书柜,那后面藏着一个高倍望远镜,镜头里装了红外线扫描,可以在暗夜里看清别墅外面一百米内的活动物体,比如移动的人,汽车或者野鹿。他这独居郊外的私人别墅是父亲的遗产。父亲过世后,遣散了保姆佣人,只有他自己独居在此。
红外线望远镜内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异样。
罗巍打开一张黑胶唱片,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激昂欢悦的声音立刻充满了别墅的顶层阁楼。
他把壁炉中的木柴规整了一下,熊熊的炉火烧着了。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他才小心翼翼地拿出小刀剃开了瓶子盖,一张巴掌大小的白纸出现。罗巍澜拿出药品包,从里面拿出碘酒面片,轻柔地擦在白纸上。 一行淡蓝色的小字显现出来:
“鼓手呼唤独舞者 ” 后面是一串机械的数字。
罗巍到书架上,找到雨果的{九三年}。一边翻着,一边记录下译文:‘’今晚九时三十分,百乐门舞厅,黑色燕尾服,金色领带,左手臂有一铜钱大小的疤痕。鼓手约见独舞者‘’
罗巍皱了皱眉。来到客厅, 落地木钟正在敲响,七点整。他拿起电话拨了军统上海办公厅二处值班总机:“二处李机要?我是罗巍, 请转接电讯科孙科长.”
“对不起,罗长官,孙科长正在开会,不接电话”
“那请你等他开完会转告孙科长, 就说罗处改主意了,今晚决定和他一起去百乐门喝酒。不过要麻烦他来市光别墅三十一号接我。八点中,我在家里等他”
罗巍放下电话,熄了灯,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把体型超级小巧的0.22口径手枪,装好弹夹,揣进西服内兜。又拿出几张银票放进钱包。来到门廊穿衣镜前,打开门廊上的顶灯,对着镜子整理领带,袖口,手帕。镜子里是一个英挺的男人悄然站立,一身合身的笔挺西装,略微松散的领带,偏分的黑发一丝不苟地梳理整齐,剑眉下一双深邃明亮的眸子掩映在浓密修长的睫毛后,配上高挺笔直的鼻子和紧闭的双唇, 虽然脸上没有表情,却给人温暖而含着笑意的感觉。
过了许久, 漆黑的屋子里面忽然有一束移动的光影。罗巍知道是电讯科长孙大壮来了。果然几十秒后,汽车的马达声已经在花园铁门外响起。
“有人么?小巍?你在家么?罗巍?罗上校?”孙大壮粗大的嗓门在门外喧嚣的时候,罗巍已经锁上门,悄无声息地站在他的车子旁:“大壮,你的嗓门和名字一样”
“嘿,我说小巍,你怎么脚步轻得像鬼?到底耐不住寂寞?决定和我上百乐门一醉方休?行了,就冲
你今天周五晚上肯陪我,这顿酒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