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林
一、明代溧水高官齐泰
明代洪武年间,溧水出了一名高官,这就是兵部尚书齐泰,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长。他原名齐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在应天乡试时考中举人,为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
齐泰中进士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洪武十八年,见于《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齐泰,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更具体地说他是洪武十八年三甲一百名进士。
第二种说法是洪武二十一年。清代光绪《溧水县志》卷十一:“齐泰,洪武二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此说见于《名臣实录》、《名臣志钞》、《献征录》、《明书》等史料。今人黄云眉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认为,应以《明史》为准。
齐泰中进士后,被安排在中央机关工作。历任礼部、兵部二部主事(正六品),后任兵部郎中(兵部内诸司长官,正五品)。他后来因为三件事而受到朱元璋的赏识:第一件事是“雷震谨身殿,太祖(朱元璋)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结果选中了齐德,朱元璋赐名为泰,从此他才叫齐泰。第二件事是“洪武二十八年,(齐泰)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相当于今日国防部副部长)。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第三件事是“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朱元璋“大奇之”。因此,朱元璋临死前命齐泰和黄子澄两人辅佐建文帝。不久齐泰升任兵部尚书,在当时是何等荣耀。平心而论,从齐泰的这三件事中,我们或许可以想象,齐泰在太平年代可能是个好官,也可能是个清官,但并没有表现出有多大的治国才能。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大杀功臣,弄得朝中无人,这才使齐泰当上了顾命大臣。
朱元璋去世时,留下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说,是齐泰伪造了朱元璋的遗诏,离间了骨肉之情,都对他不滿。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都被分封为王,分驻各地,且拥有重兵,这对身为侄子的建文帝构成了威协。齐泰和黄子澄秘密建议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建文元年,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等五王相继以某某罪名而被废。到了七月,燕王朱棣从北京举兵南下,师名“靖难”,他起兵是为皇帝清除奸臣,并指齐泰为“奸党之首”。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靖难军攻入京师。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 ,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登皇帝位。
当时,齐泰跑到广德,想起兵兴复,但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齐泰将所骑的白马涂黑,欲以掩人耳日,但因马流汗后,露出白色,终于被人认出,抓到了朱棣面前。“六月二十五日,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奷党死者甚众。”(《明史》)他们的亲属都遭了灾,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齐泰被凌迟,他的直系亲属有叔父齐阳彦、齐襄城、齐大恺、齐时永,以及堂弟齐敬、齐宗、齐宰等七人都被杀死,后其棺置于南京朝阳门外。其亲属中被送教坊司者不计其数。据宋端仪《立斋闲录》记载,成祖下令将齐泰的姐姐和黄子澄的妹妹等四名女子让二十条汉子日夜轮流糟蹋;让人将建文旧臣病死的妻女抬出喂狗。(转引自《文史知识》1998年12期)当时溧水县内一片恐怖,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许多人受到牵连。可惜留下的材料太少,当时的知县及其它官员的姓名也没留下。仅在浙江宁海的地方志书中查到“卢原质,字希鲁,浙江宁海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洪武二十八年任太常少卿,后左迁为溧水县丞,卒于靖难之役。”的记载。说明当时溧水县丞卢原质是受到齐泰的牵连而被杀之一人。
一、明代溧水高官齐泰
明代洪武年间,溧水出了一名高官,这就是兵部尚书齐泰,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长。他原名齐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在应天乡试时考中举人,为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
齐泰中进士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洪武十八年,见于《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齐泰,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更具体地说他是洪武十八年三甲一百名进士。
第二种说法是洪武二十一年。清代光绪《溧水县志》卷十一:“齐泰,洪武二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此说见于《名臣实录》、《名臣志钞》、《献征录》、《明书》等史料。今人黄云眉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认为,应以《明史》为准。
齐泰中进士后,被安排在中央机关工作。历任礼部、兵部二部主事(正六品),后任兵部郎中(兵部内诸司长官,正五品)。他后来因为三件事而受到朱元璋的赏识:第一件事是“雷震谨身殿,太祖(朱元璋)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结果选中了齐德,朱元璋赐名为泰,从此他才叫齐泰。第二件事是“洪武二十八年,(齐泰)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相当于今日国防部副部长)。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第三件事是“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朱元璋“大奇之”。因此,朱元璋临死前命齐泰和黄子澄两人辅佐建文帝。不久齐泰升任兵部尚书,在当时是何等荣耀。平心而论,从齐泰的这三件事中,我们或许可以想象,齐泰在太平年代可能是个好官,也可能是个清官,但并没有表现出有多大的治国才能。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大杀功臣,弄得朝中无人,这才使齐泰当上了顾命大臣。
朱元璋去世时,留下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说,是齐泰伪造了朱元璋的遗诏,离间了骨肉之情,都对他不滿。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都被分封为王,分驻各地,且拥有重兵,这对身为侄子的建文帝构成了威协。齐泰和黄子澄秘密建议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建文元年,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等五王相继以某某罪名而被废。到了七月,燕王朱棣从北京举兵南下,师名“靖难”,他起兵是为皇帝清除奸臣,并指齐泰为“奸党之首”。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靖难军攻入京师。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 ,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登皇帝位。
当时,齐泰跑到广德,想起兵兴复,但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齐泰将所骑的白马涂黑,欲以掩人耳日,但因马流汗后,露出白色,终于被人认出,抓到了朱棣面前。“六月二十五日,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奷党死者甚众。”(《明史》)他们的亲属都遭了灾,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齐泰被凌迟,他的直系亲属有叔父齐阳彦、齐襄城、齐大恺、齐时永,以及堂弟齐敬、齐宗、齐宰等七人都被杀死,后其棺置于南京朝阳门外。其亲属中被送教坊司者不计其数。据宋端仪《立斋闲录》记载,成祖下令将齐泰的姐姐和黄子澄的妹妹等四名女子让二十条汉子日夜轮流糟蹋;让人将建文旧臣病死的妻女抬出喂狗。(转引自《文史知识》1998年12期)当时溧水县内一片恐怖,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许多人受到牵连。可惜留下的材料太少,当时的知县及其它官员的姓名也没留下。仅在浙江宁海的地方志书中查到“卢原质,字希鲁,浙江宁海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洪武二十八年任太常少卿,后左迁为溧水县丞,卒于靖难之役。”的记载。说明当时溧水县丞卢原质是受到齐泰的牵连而被杀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