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吧 关注:16,129贴子:843,610
  • 5回复贴,共1

重要科普:躁郁症有什么症状?躁郁症可以完全康复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要摆脱躁郁症,必须对躁郁症的症状有所了解。
翻译自美国权威学者的《躁郁症治疗手册》中专门指出:因为对于患者来说,当他知道别人也有类似的症状,不仅会找到安慰,同时也能对自己的病有所认识。
“如果其他人也有我这样类似的经历并且最终摆脱了,那么我也可以。”
但奇怪的是,不光是普通人不了解躁郁症,连患者本身对自己的症状都不甚了解。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学术界对躁郁症的定义就不断在发展,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失常,表现为有一定发作期的狂躁,或是抑郁症和躁狂症的严重程度相同的一型躁郁症,以及躁狂症轻,抑郁症较重的二型躁郁症,而重度抑郁或重度狂躁发作期间,除了情绪症状外,可能伴有妄想、错觉之类的精神错乱。轻微情绪交替异常的主要症状为轻度狂躁和轻度抑郁的周期性交替发作。
简单来说,也就是躁郁症包括一定发作期的躁狂,重抑郁重躁狂的1型躁郁症,重抑郁轻躁狂的2型躁郁症,以及轻抑郁轻躁狂周期交替发作的轻微异常。
社会大众包括患者自己对躁郁症有一个普遍的误解,那就是一旦得病就再也好不了了。但事实是:躁郁症并非不能治愈。根据美国学者的多项调查,25%的患者完全康复;55%-65%的患者部分康复,能参加工作,但无法达到曾经的成就水平;只有10%-20%的患者疗效不佳,症状持续,发展为慢性疾病。
其实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医生可能并没有时间做病情解释,只会开相应的药物,并要求定期复诊,而重度患者可能就需要住院,进行强度更大的治疗。而对我这种痊愈后因为大意而惨痛复发的病人来说,我特别要强调这一点,了解病症才能在病情开始变化的时候及早介入治疗,防止复发,住院,甚至终身不能停药。
而且,不仅自己要了解,你还要将你发病的标志性信号告知给你的陪护人,比如父母,伴侣,亲密的朋友,因为躁郁症患者的一个特点是疾病意识受损,也就是自知力缺失,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变化没有丝毫察觉,反而觉得正常,就像喝醉的人不承认自己喝醉了一样。不过不用担心,只要进行治疗,患者会慢慢恢复对自己的自知力。告知亲密陪护人也是为了他们能及时提醒你或带你去复查。
比较有难度的是,躁狂与抑郁的症状很多,而且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不同,还会有躯体上的病痛表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别的病。举例来说。我第一次抑郁发病时,呼吸困难,浑身无力,我还以为我是犯了哮喘。我的好友胃痛了很久,屡次就诊无效,直到一个专家建议她服用抗抑郁与焦虑的药。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门诊公布的研究数据中,近半数慢性失眠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超过六成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是不是很奇怪,呼吸困难,胃痛,睡不着……居然也是精神疾病的表现?
那躁郁症在专业书籍上的症状是什么呢?《躁郁症治疗手册》的总结是:

但是这个描述缺乏一定的衡量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出现几种症状就意味着病情需要介入了,因此我强烈建议病友熟知以下两张诊断图:

具体来说,狂躁发作的7种症状中,如果仅有易怒表现,那必须同时有4种症状。如果情绪高涨健谈或易怒,则必须有以下3种症状。
这些症状的具体表现以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 自我膨胀或沾沾自喜,比如感觉自己是一个大人物,对这个世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觉得自己特别有才能或特别有魅力等等;
2, 睡眠需求减少,比如仅睡3小时就感觉精力旺盛,并且持续多日;
3, 比平时更健谈,或者一直滔滔不绝,比如平时明明与人交流不积极,却突然变得很想说话而且有说不完的想法与话题;
4, 思维奔逸,或主观感觉思维过快,其实就是脑子里各种念头不断出现,思维速度非常地快,语言表达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连自己都觉得自己脑子飞转;
5, 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微不足道或不相干的外部事物吸引,很难集中精力看书学习等等;
6, 目的性活动增多,比如严重超出平时强度地学习和工作,或者纵欲严重;而精神运动性激越增强是指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7, 过度参与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消遣活动,比如疯狂购物,性滥交或者盲目投资,书中记录了一位86岁的老太太,停药后三周内,花了96000美元买了一辆奔驰跑车,一路开到神父家,要求神父陪她疯狂,还威胁要剥夺教堂所有权,之后不久,警察因时速100码拦截了老太太和可怜的神父……
看到这些症状大家可以比对一下自己在躁期主要有哪些比较标志性的症状,以我为例,我的睡眠会越来越少,精力旺盛,表达欲望很强,而且购物狂,所以我复发以后就非常严肃地和我父母谈,如果发现我有这几项与平日截然不然的表现,一定要提醒我加药,复诊,如果已经出现重度病症,比如妄想等,即使在我不承认生病的情况下也要尽快强制送医。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病症并不会一下子加重,有一个发展期,这个时候介入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抑郁的发病表现则至少要有5项症状,持续期至少两周。而且其中症状1与2必须有一项。由于这里讲得比较具体,所以就不展开具体说明了,大家注意如果持续两周有包括1或2的5种症状,那么你的抑郁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与帮助。

了解完病症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1, 要更加敏感自己的情绪变化与症状表现,当抑郁或躁狂超出到平常范围的时候,及时复诊或根据医生平日的叮嘱自行增减药物,并在没有好转的时候向家人医生求助;
2, 找到自己的标志性发病症状,比如无法停止运动,拼命购物等等,告知自己可信任的家人朋友让他们也帮忙留意;
3, 记录,尤其是每一次躁期与郁期发病的情况,导致发病的可能原因,使用的治疗手段以及效用,疾病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当你每一次抗敌,都可以总结出胜败的经验教训,什么让你好转,什么加重了病情,记住这些,并在下一次躁郁时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4, 找到一个伙伴,比如你的家人,好友,病友,同学,同事,一个你信任他并愿意理解你帮助你的人,你和他有定期的联系,当你无意识发病的时候比如长期睡眠减少精力过剩时他可以提醒你不对劲,提醒你加药或者复诊,甚至可以联系你的其他亲人朋友一起帮助你;
5, 但是有很多人连父母都无法理解病情,那加入互助小组的好处在于,你有不对劲的地方可以求助与提问,大家会给你建议与力所能及的帮助。香港著名女星蓝洁瑛在2018年去世,这位惊艳影坛的女子却半生疯癫,她的去世让很多人唏嘘,我却注意到一个细节,蓝洁瑛长年独居,公布她死讯的是她的私人朋友,这位朋友会定期去探访她了解她有什么需要。而世界上最著名的AA匿名戒酒会还会结成同伴,交换房屋钥匙以防不测,我这里并不是提倡在群里找这样的同伴,因为在你们身边找到这样的同伴与支持更加容易,就像拥有一张安全网,当你意外跌落,一双温暖的手有可能在你受伤前接住你。
继续推荐《躁郁症治疗手册》这本书,我以后还会继续分享书中的内容,有问题随时可以提问。
谢谢你们的阅读,得了躁郁症并不是世界末日,依然可以活得精彩且幸福!
祝你们今天过得开心!


1楼2020-03-01 10:57回复
    银河系的二大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01 12:13
    收起回复
      2025-08-13 09:1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老公确症了,中度,他还是不觉得有病,说医生水平不行,我跟他一起去的。我也看了医生,医生说我烦躁,我老公一直问我医生有没有说你有病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05 12:44
      收起回复